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919)

作者:不吃小南瓜 阅读记录

面对外界沸腾的舆论,王浩和其他人讨论一番,也决定接受采访,他们要召开一个公开的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就是西海大学的大型会议室。

王浩、陈蒙檬、丁志强等人坐成一排,首先是由丁志强来对于研究做出陈述,“我们一直在对于复刻爆炸实验的原理进行研究。”

“国际上有很多反物质相关的说法,但我们认为,实验中并没有出现反物质,因为没有物理基础支持,强湮灭力场不能凭空制造物质。”

“我们认为,爆炸原因是中子被湮灭。”

“在这个方向上,我们研究了几个月时间,并总结出来《零态能量》理论,来对于湮灭质量点问题进行解释。”

丁志强对于研究整体进行陈述。

之后保罗菲尔-琼斯、海伦以及陈蒙檬,分别详细的对三篇研究论文做出说明,保罗菲尔-琼斯还现场演示了‘闭环的数学逻辑’,让现场记者听的头晕眼花,好多人干脆堵住了耳朵。

保罗菲尔-琼斯可不管记者情况,他对于自己的研究被质疑感到非常愤怒,“如果你们能仔细的看论文,就能明白我们的数学逻辑已经形成了闭环。”

“有闭关数学逻辑的物理理论,本身就是很大的成果,质疑理论实在太可笑了!”

“如果谁质疑我们的研究,可以用数学或实验来说话!”

保罗说的都咬牙切齿的。

台下的记者们都听得发懵,他们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即便保罗的态度很恶劣,也没有任何一个人举手提问。

保罗等了好半天,发现没有人提问,才满意的点头,“看来你们也认可我的话……”

除了海伦以外,其他人的表情都很怪异。

当然,习惯就好。

王浩就干脆当保罗没有说过话,他朝着新闻官示意了一下,就开始了自由提问阶段。

记者们的提问都指向王浩。

第一个站起来的国内记者问道,“你们的研究是否是对复刻爆炸实验原理的详细解析?所以说,已经完全了解了爆炸事故原因?”

“某种程度上是这样的。”

王浩道,“以此为基础,我们就能够用各种方式避免出现类似的爆炸事故,但从理论上来说还不完善,这方面我们还需要继续研究。”

第二个站起来的记者问道,“爆炸事故中没有出现反物质,是否代表反物质不存在?现在国际上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

王浩道,“两者是不相关的。”

“我只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国际上有很多反物质的研究,但并没有明确的实验,确定发现了反物质。”

“现在我们也不能确定是否存在反物质,其理论也不能够否定。”

第三个站起来的是一名外国记者,他问了一个非常焦点的问题,“王浩先生,请问你是否支持二号竞选人?”

新闻官顿时看见了王浩。

王浩不在意的摆摆手,回答道,“我个人不会在这种问题上发表看法,另外,我个人也影响不到远在地球另一边的竞选活动。”

记者马上追问了一句,“如果你能影响到呢?你会支持哪一个竞选人?”

有持枪安保朝着记者走了过去。

王浩仿佛是没看到,继续正常回答提问,“我刚才已经说了不会发表看法,那就再补充一句,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我的时间都投入到科学研究中,你的问题对我来说没有意义。”

“当然,如果你坚持让我说支持哪一个……”

会场安静下来。

持枪安保的脚步都停了一下。

王浩轻轻一笑,“——我支持科学!”

第五百二十七章 选择大于努力!实验:不能弱了气势?五个诺贝尔啊!

“我,支持科学!”

王浩自信而坚定的话语,一下子就成为了舆论焦点。

这句话代表了王浩对于科学的认同,他只是做出个人表态,驳斥记者提出的问题,但影响力却非常大。

国内有大量的媒体做出报道,‘一句话视频’火爆整个网络,也吸引了大量网友进行评论,“不愧是王浩大神!”

“王浩大神支持的是科学,谁管你什么竞选人!”

“科学,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王浩来说,根本不会理会什么竞选人,他也没道理去支持谁。具体谁会选上,和王浩大神有什么关系!”

“那些阴谋论的报道,纯粹是对于王浩的污蔑!”

不管媒体发布的内容是什么,很多人都相信王浩,相信他对于科学的敬重,也不可能因为竞选而发布假成果。

另一边。

一些国际媒体干脆闭口不言,他们都是支持一号竞选人的,而中立和二号竞选人的支持媒体,则进行了大肆的报道。

这些报道也改变了很多人的态度。

王浩的个人的影响力太大了,可不只限于国内范围,在很多人心中,他个人就代表了科学。

相比来说,政客的话能相信吗?

“之前那些媒体说,王浩为了支持二号竞选人发布成果,根本就是纯粹的污蔑。”

“王浩没有理由这样做。”

“那些都是假新闻!”

“根本不用去调查了,最少王浩发布的成果是他的研究,他尊重的是科学,相信的是科学,而不会为了支持去做什么。”

舆论,一锤定音。

即便一些媒体选择了视而不见,不做出任何的报道,但他们的同行还是把新闻炒了起来,也让更多人知道了消息。

科技支持方面的内容,一号竞选人就处在了绝对的下风。

当然了。

科技内容并不能够决定竞选结果,就只是竞选的一个方面而已,只是对一号决策人来说,他们在科技支持领域已经失败了。

研究成果对于学术圈的影响力更大。

很多希望能研究反物质的科学家都感到很郁闷,他们希望能有一个专门研究反物质的大项目,而项目开启的基础,就是以爆炸事故、复刻爆炸实验为研究的切入点。

结果王浩的团队发布论文,并认为,“复刻爆炸实验中没有制造出反物质,能量来源是带质量粒子被湮灭。”

这样一来,反物质的研究就没有了切入点。

能源部还为此召开了会议。

一号竞选人说要支持反物质研究,可不只是口头上的,实际上他们确实在讨论相关的计划,并且获得了很多的支持。

比如,军方。

比如,一些议员。

比如,几家大型跨国企业。

如果项目能够正式开启,能源部就是直属的上级部门,项目能获得如此多的支持,主要是因为,他们确实希望在新型科技领域上占据优势,而不像是现在一直处在落后状态。

反物质的研究是个不错的方向。

虽然反物质技术听起来有些虚幻,但爆炸是实实在在发生的,而现在王浩发表成果说爆炸中并没有出现反物质,支持计划还要继续下去吗?

这是个大问题。

能源部召开的会议,召集了很多顶尖物理学家,其中也包括加州理工大学教授本特利-威廉姆斯。

本特利-威廉姆斯是非常优秀的物理学家,他的年纪才刚过四十岁,已经是加州理工大学的终身教授,从事的研究领域包括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分子磁体以及量子混沌。

威廉姆斯的水平非常高,他已经完全弄懂了论文内容。

在会议上,威廉姆斯就明确表示,“三篇论文的数学逻辑没有问题,而且能够自圆其说,形成逻辑闭环。”

“以理论物理的标准判断,是很非常的理论,甚至在技术程度达到一定标准后能够进行验证。”

“当然以我们掌握的技术,暂时是不可能的。”

“这种理论是不可能凭空编造出来的,那些媒体都是在恶意揣测,或者,当然,可能掺杂了一些其他的因素。”

上一篇:鼻炎Beta生活手册 下一篇:5G时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