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970)

作者:不吃小南瓜 阅读记录

看着屏幕上的红光,数据室的人都惊呼出声,“浓度很高啊!”

“成功了吧?”

“比我们之前明显太多了,看中间形成了一道高浓度的线……”

摄像机是捕捉不到一阶红光的,但可以捕捉到散射的大量常规红光,明明是制造了一道一阶红光,结果看到的是一大片的红光,中间最浓郁的地方形成了一道致密的光影。

王浩点评了一句,“这是很明显的降阶散射现象。”

“实验难点就在这里。”

何俊磊惊讶的盯着屏幕,继续道,“如果制造出来的一阶波能量不足,就会散射消失,但只要能量足够,覆盖距离就会很远很远。”

每个人都很惊讶。

摄像机的影像上的画面太明显了,他们之前制造的红光波,表现大概只有五分之一,有的地方还断断续续的。

现在则是明显的一片光。

“这算是成功了吧?”王浩问道。

其他人马上说道,“很成功,太成功了!”

“我们从来没有制造过如此连续的一阶波,不管什么频段,总是断断续续不稳定。”

“是啊,简直不可思议!”

“我想,现在沈主任也很惊讶吧!”

“第一次实验就这么成功……”

在进行了红光的制造以后,下一步就是制造超长波,也就是频率为300kHz以下的无线电波。

长波波段的发射能力最强。

在所有波段中,长波最适于以围绕地球曲面的地波的形式而传播,但因为地波传播距离短,—般长波的传播方式仍以天波为主。

现在实验所用的是地波,地波传播距离短,但有个优点是信号稳定,检测相对更容易一些。

“虽然地波的信号稳定,在之前制造的一阶无线电波,信号的断点依旧很严重……”

何俊磊摇头道,“就不知道这一次……”他才刚说完,就看到电脑屏幕上出现一条稳定的波动线。

他顿时瞪大了眼睛。

其他人也看着屏幕上稳定的曲线,不由惊呼出声,“信号这么稳定?太神奇了吧?”

“成功了?”

“还要再看看,我感觉是没问题的。”

“持续性很好啊……”

王浩也一直看着电脑屏幕,稳定的长波持续了五分钟左右,已经可以确定是成功了。

实验组那边准备换一个频度继续进行测试,王浩则是直接开口道,“制造一阶高频短波吧,其他频段的波,以后再测试!”

沈会明收到了消息,也马上交代制造高频短波。

雷达所用的波就是高频短波,他们的研究目标也是制造一阶高频短波,只要能稳定的制造出来,就等于是研究成功了。

很快。

电脑上有了新的波动显示,波动线的频率明显增大,同时出现了有序断点,就是高频短波的波形。

所有人都盯着屏幕,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激动的讨论起来,“没错,稳定的高频短波!”

“这就是雷达信号!”

“太稳定了,如果不知道,还以为是常规雷达信号……”

何俊磊满心激动,他站起来看向王浩,满是崇拜的惊叹道,“王院士,你真是了不起!”

其他人也都看过来。

“没什么。”

王浩轻轻摇了摇头,问道,“这就应该算是成功了吧?”

“对!”

“当然了,再成功不过了!”

“那就好。”

王浩说完点了点头,道,“那你们就继续实验吧,我那边还有工作要做,就先走了。”

他说完就离开了数据室。

实际上,王浩对于研究成功并没有多大的感触,因为就只是一个b级的任务,他也没有做什么努力。

现在成功了,也就多了一项关键技术。

这才重要。

数据室内则是继续激动和惊呼。

半个多小时后,沈会明完成实验也来到了数据室,他的脸色通红明显非常激动的,赶忙宣布道,“我们的实验成功了!”

他随后左右看看,疑惑问道,“王院士人呢?”

“王院士已经走了。”

“半个小时以前就走了,刚做完雷达波测试……”

“王院士好像不太在意……”

沈会明听罢呆愣好半天,最后叹气的苦笑道,“最开始我以为王院士说一个星期,是和我们一起改进设计……”

“当时我还不太相信,现在想想,是改进设计加改造设备再加实验,总共才用了一个星期啊!”

“一次实验,就成功了!”

“俊磊,你说的对啊,天才真是我们普通人不能理解的,我现在知道了,和王院士相比,我们就是……”

“井底之蛙啊!”

第五百五十六章 激光武器范围不够?王浩:亏你还拿了诺贝尔!

一阶雷达波释放实验取得了巨大成功。

沈会明团队制造了高频短波以后,又实验制造了各种频度的波,都一一取得了成功,并且表现的非常稳定。

他们甚至还制造出了高频X光波,只不过受限于电磁脉冲技术原理,高频X光波表现的并不稳定。

这主要是因为,电磁脉冲技术制造电磁波,注重的是增加电磁波的总能量,而不是增大电磁波的频率。

在实验取得成功以后,他们马上上报了消息。

沈会明团队的研究一直都很被军方重视,主要就是因为国内的雷达技术一直落后于国际最先进水平。

这方面的研究也投入了很多,但肯定比不上那些老牌国家百年的积累,国内前科技领域已经实现了远远超越,结果‘软技术’雷达一直都跟不上,还是很让人郁闷的。

一阶雷达技术研发成功,就是在雷达技术领域实现了超越。

一阶电磁波,国际上连直接的检测技术都没有,更不用说去拦截干扰一阶电磁波信号了。

相比常规雷达来说,一阶雷达信号覆盖范围更广,穿透力更强,想要研发检测技术的难度也要高的多。

如果没有针对性的检测、拦截技术,即便通过分析散射的常规电磁波,发现了一阶雷达信号的存在,也根本无法做拦截、解析,一阶雷达传播过程中,不断的散射常规波,强行解析只会得到一大团的乱码。

另外,一阶雷达信号的传播距离更远、穿透力更强。

从理论上来说,即便是能量强度在临界线上的一阶电磁波,传播距离也是百万公里级别了。

其中的原理就牵扯到《相对论》了。

《相对论》的时间理论,常规环境下是正确的,光速传播的能量或物质,时间会变得无比缓慢。

即便理论寿命只有几微秒,传播覆盖距离也要远比‘光速乘以存在时间’要长的多。

如果一阶电磁波的能量强度很高,自然会有着非常惊人的传播距离。

有了一阶雷达技术以后,电子战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因为对方无法拦截、干扰己方的信号。

这就足够了。

一阶雷达技术会成为其他科技的强力补充。

比如,F射线技术。

F射线发生技术,最重要的就是打的准,常规的雷达并不能帮助F射线调整准确方向。

一阶雷达就不用了。

因为有着极为惊人的穿透力和覆盖范围,一阶雷达足以在地面监测到太空上的卫星,也就根本不用再释放什么追踪卫星,去追踪计算目标卫星的轨迹,直接就可以在地面进行跟踪计算,然后就可以释放F射线,比光速精准的命中目标。

地面上的F射线装置,就真正成为了‘卫星武器’。

空舰系列飞行器也一样,一阶雷达可以穿透强湮灭力场,也就能支持空舰飞行器开启防护罩状态下,依旧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大大增强防御能力的同时,进攻也会变得非常犀利。

如此重要的技术,自然就有很多人关注。

沈会明上报的研究成果中,把王浩列在了研究贡献的名单中,而且是排在第一位的,比他的位置还要靠前。

上一篇:鼻炎Beta生活手册 下一篇:5G时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