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975)

作者:不吃小南瓜 阅读记录

“那倒是不用。”

王浩很平淡的道,“设计已经完成了,唐教授,你过去以后和曹东明院士对接,让他们的凹面反射镜设计上,预留出激光释放口。”

“……”

唐洪超愣愣的张着嘴,已经说不出来话了。

他脑子里不由得产生一副画面。

太空中,一个巨大的圆球装物体,不断向后喷射着高热光,圆球四周有着密集的孔洞。

某一时刻,几个孔洞忽然向外喷发出一道道亮光,覆盖范围达到了几千公里,有的则击在几千公里外的飞船上。

目标飞船,瞬时被引爆。

“这应该是星际大战的画面吧?”

“是真的吗?”

“光压发动机设计已经完成?马上进入到制造阶段……也就是说,用不了几年时间,就能有这种超越时代的科技了?”

……

王浩和唐洪超一起来到了设计基地。

唐洪超进入到基地内部时,精神还有些恍惚,直到见了好几个认识的教授、院士,才确定一切都是真实的。

光压发动机设计项目是真的。

而且,设计已经完成。

他到这里的工作就是提供激光武器的设计框架,和凹面反射镜设计组一起改进内外层设计,预留激光武器的释放口。

“初步预料一百二十个释放口,覆盖圆球前后部分。”

“每一个释放口的角度可进行微调。”

“同时,电子系统也要预留控制激光释放的部分,后续添加激光武器设备可以再进行补充……”

王浩交代了工作以后,就让相关的组别去忙了。

他则是快速写了一份申请,分别递交给科技部门以及负责的高层人员,只要申请通过了审批,就可以讨论进入制造阶段了。

制造阶段,自然要有一个大型团队负责。

王浩和其他人讨论一下,决定还是创建个太空相关的科技公司,负责光压发动机制造、实验的工作。

于此同时。

科技部门的徐老师也受到了申请,他看着申请上的内容都惊住了,“这就进入制造阶段了?”

“预计经费,五百个亿?”

“经费……自筹?”

徐老师看的直咧嘴,他和其他人说起过光压发动机的研究,总觉得研究太过超越时代。

简单来说,有点不靠谱。

之前只是设计阶段,就是集合一大堆专家讨论一下,给出整体的设计方案,动动脑子自然没什么。

现在是制造阶段了,就必须投入大笔的经费,拿各种昂贵的材料去制造、实验,就必须慎之又慎了。

但是,怎么不同意呢?

“经费自筹啊!”

徐老师对邓怀真苦笑道,“拒绝,都根本无法拒绝,湮灭力场实验组是真有钱……”

“五百个亿啊!”

“湮灭科技公司,确实没少赚钱……”

他说着让秘书小张,找一份湮灭科技公司的报表,资料找过来以后,他扫上一眼就再次惊住了,“上个季度,营业额770亿美元、360亿种花币……”

“嘶~~~”

“以现在的汇率,也有四千亿啊!”

“四千亿的营业额,刨除报税以及各项成本,纯利润怎么也有一千五百亿以上吧?归属湮灭力场实验组五分之一,三百个亿?”

“……”

徐老师做出简单计算以后,还不确定的问向邓怀真,“邓院士,我没算错吧?”

邓怀真咧嘴点头。

他一辈子都在为科研事业奋斗,也参与过好多的大项目,以自身成果贡献被评为了科学院院士。

但是,他负责主持的最大项目,总经费也只有七千多万。

湮灭力场实验组,一个季度的科技经费分红,就达到了三百个亿以上,简直就是不可想象啊。

邓怀真苦笑道,“经费多也正常,都是湮灭力场实验组自己赚到的,湮灭科技公司,本来就是以他们的技术为基础。”

“而且,以王院士的能力,给多少经费都不会过。”

徐老师点头道,“我不是反对给王院士高经费,就是感慨……他们实在太有钱了,果然是研究高科技才有高利润了。”

“我现在算是明白,那些老牌资本主义为什么这么有钱了,卖出东西都是纯粹的利润。”

他说着转了个话题,说道,“湮灭力场实验组自掏腰包支持光压发动机的研究,万一……我是说,万一,他们真的制造出了光压发动机,而且发动机的性能还很理想,到时候,归属问题怎么说?”

“那当然是归属湮灭力场实验组。”

邓怀真疑惑道,“总不能说他们花钱研究制造的东西,强行拿过来给其他机构吧?”

“问题……那是航天啊!”

徐老师道,“我倒不是质疑归属问题,只是想到航天局……”

“到时候,最先进的技术、最先进的发动机、航天器,是湮灭力场实验组制造出来的,后续做什么航天的探索,或是其他相关工作,肯定都会找他们……航天局会不会很尴尬?”

邓怀真思考着说道,“或者,可以把航天局的探索项目,都拿来给湮灭力场实验组?”

“你这个提议,让朱老师听见,他可能会当场抡拳头……”

徐老师顿时喷笑出声。

第五百五十九章 航天飞船工业公司成立,库博的大成果!

航天局。

近一段时间,航天局内部人事有了很大变动,主要是因为登月计划已经完成,即将开始下一个阶段的工作,就会出现重要岗位人员的调整。

一些到年龄的老人,被放在了等待退休的清闲岗位。

一些年轻人被提拔上来。

其中受益最大的是陈佳禾,他被提升成为了系统科技司的司长,同时,也明确担任反重力航天飞船项目的总负责人。

他已经是航天局排名前五的重量级人物。

陈佳禾被航天局的老人们看中,也被直属上级朱老师器重,职位被提升也是很正常的。

下一个阶段,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反重力航天飞船项目。

反重力航天飞船项目,实际上,就是制造航天版本的空舰飞碟,航天局内部一直在做准备,他们已经和空舰飞碟团队谈好了合作。

陈佳禾拿着材料给朱老师做汇报,“我们最快在下个月就能拿到一台实验机,还有超导电池技术、横向反重力技术的图纸。”

“只要能吃透这些资料内容,我们就可以进行小范围的论证。”

“在掌握了核心技术以后,就能进入下一步,大范围的论证制造航天飞碟……”

朱老师耐心听着点头,但是表情却不太好。

自从知道了光压发动机项目以后,他就一直感觉非常的焦虑,光压发动机肯定是针对航天的,航天就等于有了竞争压力。

航天局,自然代表最高端的航天技术。

如果最高端的航天技术被其他机构掌握,那么航天局就会很尴尬,他作为航天局的最高负责人,自然就会更加的尴尬。

光压发动机的研究听起来有些科幻,但还是有可能成功的,毕竟王浩团队已经掌握了湮灭粒子技术。

有技术基础,再做研究就会有希望。

这就是朱老师焦虑的原因。

他摇头问道,“小陈啊,我们就不能以更高的起点做研究吗?比如,利用湮灭粒子技术。”

“如果我们有了完善的设计和计划,我也向最高决策人申请湮灭粒子技术。”

陈佳禾苦笑的摇头,“这项技术的保密性太高了,而且我们并不了解技术,运用肯定不成熟,也不可能拿出有说服力的计划。”

“我们的研究,还是要以稳定为主。”

“而且,湮灭粒子技术,即便是申请下来,想运用也非常的困难,总不能把王院士的团队整个调过来吧?我们愿意,他们也不愿意。”

“经费也是问题。”

“湮灭粒子技术,不管朝着什么方向去运用,都肯定会用到大量的一阶材料。”

上一篇:鼻炎Beta生活手册 下一篇:5G时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