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秀(147)

作者:珞珈 阅读记录

叶蝉反问道:“有什么比照顾我和我肚里的孩子更重要的呢?不是已经让你当上副总了吗?还不算重用啊?”

“虽说是副总,但是是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的,平时也没什么大事。当然,不出事自然是好,我也不是说这个不重要。只是你看我学的专业,还有我原来在罗申的工作经历,可以有更合适的岗位嘛。”

“哎呀,知道了,不就是想做投资那块嘛!我爸的意思是让你先熟悉一下集团的业务。投资毕竟是核心板块,都是我那些叔叔们在管,现在就把你插进去也不是那么好插的呀。你先慢慢干着,平时要是有好的投资项目也可以给公司介绍一下,不就能显示出你的实力了吗?急什么呀?先吃饭!”

“我倒是不急,但其实我是为你着想。核心业务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对吧?你看我们都快结婚了,孩子马上也要生了,总得开始为长远打算了。”

“嗯……需要想那么远吗?长远来讲,信源集团不都是我的吗?哎呀,我们先把我们的小日子打算好吧!”

许嘉峰不说话了。叶婵总是懒懒散散、俏皮可爱的语气。一开始他以为未婚妻就是个富家女天真可爱好糊弄,可相处久了才发现自己实际得到的并不多。尤其还有一个该死的婚前协议,他开始怀疑究竟谁更天真一些。

他们走到楼下的餐馆,叶婵还没走到餐桌边,许嘉峰就为她拉开了椅子,又把购物袋塞进了邻桌的椅子里。他专注地向叶婵灌输一个叫昭阳光伏的公司有多赚钱,信源要是不考虑收购那简直就是错失几个亿,

“对不起,这位子有人了,我同事一会就来。”徐芳琳从电脑旁抬起头,愣住了。

许嘉峰也愣住了。还没等他说话,叶婵对徐芳琳说:“谁知道你是不是真有同事要来啊。”

徐芳琳看着许嘉峰,隐隐要发作。许嘉峰马上拎起袋子对叶婵说:“我们换一个地方吧。”

“为什么要换?我可是孕妇哎!”叶婵挺了挺肚子说。

徐芳琳看着叶婵隆起的肚子,又看看许嘉峰,端起手边一杯茶站了起来。许嘉峰大惊失色,赶忙护到了叶婵前。徐芳琳一杯水就泼到了他脸上,还有两片茶叶沾在了他的眼镜上。

几滴茶水溅到了叶蝉身上,她尖叫了起来,破口大骂。许嘉峰尴尬地解释这是他的前女友,叶婵骂得更凶了,引来餐厅里的人频频侧目。

“前女友?明明是前未婚妻!”徐芳琳看到了叶婵手上的订婚戒指,和自己曾经戴过的一模一样。她跟许嘉峰分手时把这个钻戒砸到了他脸上,没想到又在这里看到了。她眼圈一下就红了,冷笑道,“靠怀孕上位的男人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叶蝉推开许嘉峰喊道:“你发什么神经啊?居然赶泼我未婚夫?”她拎起一茶壶的水就要泼出去,却被人从手里夺走了。

王晓菁把茶壶放到了叶婵够不到的地方,站到了徐芳琳身边。

许嘉峰说:“晓菁,你就别来添乱了,已经够乱的了。”

王晓菁止住了许嘉峰,根本就没用正眼瞧他,而是对徐芳琳大骂道:“哭什么哭?为这种男人值得哭吗?你应该高兴才是!幸好没有嫁给他,否则作为他老婆要是知道他脚踏十条船,不知道还有没有胃口吃饭。我记得他微信上不是有什么标签吗?有一个叫 ‘茶叶’的,都是各种女孩的微信,什么龙井茶、普洱茶……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了。哦,要是顺便查一下淘宝账户,应该会在购买记录和收件人地址里发现不少有意思的内容吧?这样的男人如果有孩子,不知道能不能教好。难道要告诉孩子自己和你妈结婚,是为了一心向上爬,看重的是你的钱吗?”

王晓菁拉走了惊愕的徐芳琳。就听叶婵在她们身后尖叫道:“许嘉峰!把你的手机给我!”

她们走到商场外的街心花园坐下。徐芳琳已经不哭了,自嘲地笑道:“我其实也不是伤心,就是觉得自己太傻了,为什么会为这样一个人付出那么多?”

“及时止损就好。”

“晓菁,我很羡慕你,总是那么理智,男人不敢欺负你这样的。你也不用像我这样,为自己的愚蠢难过。”

王晓菁一时无法回应。徐芳琳说对了一半,她是很理智。但她会不会为感情难过?她不知道,因为她好像已经经历过了。

王晓菁安慰她道:“你那不是愚蠢,而是被爱情蒙蔽了,这不是你的错。我明天要出差,等我回来我们一起聚一聚。”

如果不是因为做项目,王晓菁可能永远不会有机会踏上连海市的土地。从地理位置上来讲,这里靠近辽宁,有着北方城市的苍凉辽阔,同时又因为靠着海,隔着渤海湾与大连遥遥相对,又多了些海滨城市的浪漫。

从机场出来后,罗申团队沿着海滨大道开了很长一段距离。海景逐渐变得平淡无奇。毫无征兆的,一大片海上风车赫然出现。

风车就架设在近海海域里。远看如翩飞的白鸟、走进了却如堂吉诃德眼中的巨人。高大的白色立柱上衔接着三头叶片,在铅灰色的天空下缓慢地旋转着。

车从风车下开过,旋转的叶片贴着车窗划过。王晓菁扒在窗边,看一排叶片从天空的顶端直落下来,在逼近她时仿佛带来了呼呼风声,又在远离她时被再次抛向天空顶端。车窗密闭,没什么声音,可她耳中贯彻了声音——叶片搅动空气发出了巨响,宛如大海的低鸣或天空的叹息。

她起了敬畏之情。这种感觉就像看到了几千米海拔上连绵不断的高山,令人感叹人的渺小。他们每一个人都微不足道,不过是这片涌动的钢铁洪流中的一滴水,或是这片呼啸海风中的一缕风。这些海上风车是工业的产物,看到那些离此不远的钢铁厂、造船厂、港口,想到风车是为了给它们发电而建的,就会赞叹人类虽然渺小,却仍能创造出比自己高大宏伟数万倍的奇迹来。

“听说船厂比这个还壮观。”罗锐恒冷不丁地说了一句。

王晓菁微偏了下头,她可以认为这句话是在对她说的。她记得他们曾在火车上讨论过风车,似乎他也记得。

但是罗锐恒下一句就和王鸣飞、孙明经讨论起去江海船舶参观的安排。王晓菁觉得自己想多了。他们还在为上次大吵一架心有隔阂,至少她还有。罗锐恒这句话大概没什么特别的含义。

商务车开过一座长桥,远处并行的渤海湾大桥正在修建中。罗申团队来的时候没赶上好天气,阴云低低地压在尚未合拢的大桥上,几乎从两段间的缝隙里流淌过去。走完这段长桥,他们也看到了“江海船舶”的铜牌子,像一块上了岁月的功勋章失了光泽。

一个瘦高的中年男人站在铜牌下等着。罗锐恒亲自下去请他上车,原来是江海船舶的胡副总。

车子又开了一段路,经过了厂里的生活区。王晓菁恍然回到了十几年前,回到了小时候生活里的场景。居民楼盖得很紧凑,一条条长长的阳台走道通到底,一扇扇门紧挨着,大约对应着每间不大的房间。阳台上放着许多花盆,种的是太阳花这种好养活的。有的地方用竹竿支起了衣架,还有的图省事直接就把被套晒在了栏杆上。花盆、衣架、被套……恰好平均划分了每家阳台面积。

二层阳台下是沿街的商铺,从满足生活需求来讲一应俱全,可以想象当年这里的繁荣。只是现在几乎全关门了。路上除了他们这辆车,连行人都不见。那些长条的阳台上也都户门紧闭。偶尔有门打开,有人探出头来看看,都是些老人和妇女。

再往前开,路被一道栏杆拦住了。胡副总和看守路障的保安说他们是代表潜在收购方来调研的,保安没有马上放行,说要打个电话。

没两分钟一辆卡车开过来了。一伙穿着颜色不一的保安服的人跳下车来,堵在商务车前。他们手上拿着钢条和铁链子,敲得铮铮作响,“爽滚”的骂声不绝于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