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投资,你养活半个娱乐圈?(479)

作者:诸葛黯 阅读记录

这个记录早晚会再次打破,甚至翻上几番也说不定。

那电影行业的春天就真来到了。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嘉行,必将分到最大的蛋糕。

“今天嘉行酒楼开庆功宴,所有人都要来参加啊,有红包。”徐嘉笑道。

一句话将气氛彻底点燃,各种鬼哭狼嚎都冒了出来。

杨蜜也被这种氛围给感染,笑眯眯道:“不光徐总发,我这个杨总也发。”

双份红包,双喜临门。

“徐总大气。”

“嘉行千秋万代!”

“牛的嘞,没想到我第一天入职就能有红包。”

他们心中都生出了一个念头,那就是进入嘉行,只怕是他们这辈子做过最正确的决定。

……

而在嘉行之外。

一百三十万张预售电影票对影视界更是一场地震。

全程看完直播的王中垒脸色煞白,好半晌才回过神来,看向一旁的王中军:“就问你,之前我让你站在嘉行这边走对没?”

“服了,真服了,大哥你棋高一招啊。”王中军感慨道。

他就没见过内地电影有这么离谱的时候,一个民营企业硬生生玩出了国营的感觉。

也就是一些官方包场的电影,能够保证盈利。

而徐嘉用一场直播就给做出来同样的效果,并且省却了无数宣传费。

只要电影质量不差,这一百三十万个观众就是免费的自来水,更不用说人本来就有从众的心理。

当嘉行的电影看的人越多,那后面选择看的人也就越多。

这样才能参与进话题,从而形成一股风潮。

只要嘉行口碑不破,他们的直播间就永远立得住脚,其他制作商就得仰其鼻息。

……

企鹅。

小马哥难得流露出兴奋来,看向会议室众人:“你们不是一直说电商领域是阿里的自留地,现在拼夕夕挤进去了,你们又说它背后的人本来就是阿里旧将,那如今徐嘉已经用斗映的直播给趟出一条新路子了,别告诉我,你们还做不到。”

他这人一向被人当成是书生,行事上颇为温和,没有阿里那个老马杀伐果断。

但那是因为企鹅业绩看得过去,他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各方都在紧追猛干,企鹅再慢吞吞的,难保不会被时代抛弃。

他也就狠下心来:“从今天开始,只要效益不好的项目,就给我砍掉,公司内部各种不良风气,我知道一个就开除一个,坚决不罢休,所有人把精力给我集中起来,让你们开创不会,那就给我模仿,要是连这也不行,就别怪我不念旧情了。”

众人齐齐应是,听到老本行总算是多出几分信心。

……

阿里。

老马对此的表态就更简单和直接。

“以最快的速度,把同样的模式给嵌入到淘宝当中,没有主播挖主播,不懂直播就给我研究这一场,无论是资金,人员,还是任何要求,能够满足的集团必须优先满足直播团队,总之,在我们的领域里绝对不能落后于人。”

老马说完这些,又对助理道:“给嘉行的徐嘉发邀请,就说我希望能跟他见上一面,最好是能带着团队来我们总部参观,大家互相交流下。”

尽管今年淘宝的成绩再创新高,依旧没有达到顶峰的样子,但他心头却已经生出危机感。

相比起即时通讯一家独大的企鹅,阿里在电商的竞争对手就太多也太强了。

第604章 全球发行体系

次日。

《寄生虫》正式全球上映。

奉俊昊等主创团队被徐嘉给派到高丽去路演。

那边是他认为的第一大票仓,以高丽人的性格,这种荣获奥斯卡荣誉的电影,绝对会被他们买爆。

至于其他电影市场,有奥斯卡四个大奖的荣誉就足够了。

他们对于主创团队又不像本国人民一样熟悉,更多是看重于奥斯卡的名头。

而华夏,就更不用说,嘉行出品这四个字足以。

不过徐嘉也没指望票房能有多爆。

毕竟这个电影内核还是讲高丽的一些现象,对于这里面的东西,华夏人能感受和理解但不一定能够认可。

谁让各有各的苦法,而且确实有一定的文化差异性。

其实前世这片子在内地是禁映的状态,这一世有嘉行的投资,再加上奥斯卡加成,以及好不容易刷出来的印象分,才破天荒给了上映的机会。

只不过依旧删删减减,但能上映对于嘉行来说就心满意足了。

“电影上座率怎么样?”徐嘉在办公室问道。

他并不看重《寄生虫》的成绩,可公司内部还是挺重视的。

认真算起来,这是嘉行在今年贺岁档后,第一部为暑期预热的电影。

“各个院线都有数据传回来,一二线城市上座率在八成以上,下面的城市一般,但也有五成,主要是档期不行,只能等周末再看看。”苗玉晴汇报道。

“网上评价不错,但确实负面因素较多,一是题材相对不讨喜,二是档期不合适,最后主演阵容对于国内观众来说并不熟悉,大家普遍更愿意去看《速8》,公司内部预估票房恐怕会在三亿左右止步。”曾佳阐述得更加详细,但言语之间的失落感却溢于言表。

再一看,办公室内大家的情绪都比较低落。

显然对于这个成绩并不满意,嘉行出品的电影目前连低于十亿的都没有,各个都是当季的爆款。

这《寄生虫》在他们看来就是滑铁卢。

让徐嘉不禁露出无奈的笑容:“你们比我还膨胀,一个文艺片哪怕得了奥斯卡,上限也摆在那,不能因为它是我们嘉行投资的,你们就下意识觉得观众一定能够接受,要想清楚这电影当初投资的目的,除了收割全球票房外,就是奔着拿奖去的。”

“现在它两个属性都发挥得不错,我们不能只看国内票房,要看到它在高丽、北美、东瀛都有不小的受众群体,把眼光放眼全球,好多好莱坞的电影在北美票房是亏本的,但是在我们华夏却是赚了大头,以后我们也要做到放眼全球,两条腿走路才能更稳当。”

他是真觉得如果《寄生虫》国内票房能达到三亿已经很不错了。

除非主创阵容全部换成华夏人,那或许有成为爆款的希望,但不值当啊。

这电影内核是高丽的阶层对立,换成华夏演员,里面问题可就大了。

嘉行好不容易刷的印象分,到时候通通要掉光。

为了那点票房不至于,况且徐嘉挑中这个电影,就是为了帮助嘉行在电影节奖项运作上积累经验,顺带着给发行体系搭建一个基础。

“怪不得您在国内《寄生虫》的宣发给出的方案不多,我明白了,接下来就顺其自然,用不用把这套说辞透露给媒体,省得外界再传出风言风语来。”曾佳若有所思道。

她一开始主张增加宣传预算,但徐嘉并没有应下,也没有驳回。

现在想来自己还是想岔了。

“不用,正常宣传,我们主要是线上,主创团队最多会安排来一趟,他们那帮人在获得奥斯卡之后,心一定会野,这次基本就是最后的合作了,不过国内事务我们可以帮他们承接过来,近期热度会有不少邀约。”

“至于那些风言风语,你觉得我们需要在乎么?”

徐嘉轻蔑一笑,嘉行风头正劲,暗地里有人借题发挥是毫无疑问的,可伤不得半根汗毛。

就一百三十万的票卖出去,三千多万的成交额,足够全国有志于直播电商的公司视嘉行为引路人了。

巴结还来不及,谁敢跟风?

等到第二天,国内的首日票房报出来,果然引得网上话题大作。

【嘉行滑铁卢】

【嘉行神话打破?】

【《寄生虫》首日票房三千万】

三条话题冲到围脖热搜榜,下面评论更是乌烟瘴气。

“我就说嘉行早晚成绩会下滑,现在看看应验了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