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随身携带物流园(671)

作者:蟹老板的蟹黄堡9 阅读记录

找一所大学合作,由自己提供书籍,再和各学科的领头人对接,整理出符合国情的书籍,先把教师群体培训完毕,由他们再教育学生?

这也不能成,不是江澈不愿意提供书籍,也不是各学科的领头人不愿意做利国利民的事情,而是现在的教师们可没有前些年那么空闲。

自从去年恢复高考后,每一个大学教师都忙得团团转。

为什么?

学生们太爱学习了,学生们现在不仅仅是卷自己,他们更是在卷老师。

有不会的,先是同学之间交流,没人会,找老师答疑解惑去。

老师在备课,学生会来问题目。

老师在吃饭,有学生会找上前。

老师在回家的路上,学生们也没有放过。

几乎每一个老师无论在哪,都会被学生团团围住。

可以说现在各个老师都在超负荷运转,如果江澈再把他们拉过去再回炉重造,老师们能不能吃得消一边学习一边教书的苦?

如果走前世的路子,筛选出一批优秀的学生或者年轻的导师送到国外进行委培,很难不会再次发生优秀的人才出去了,学会了,最后留下了。

不送人出去,搞引进教学?

先不说这么多年国外在民众中对我们进行妖魔化宣传早已达到深入骨髓的地步,即便有人没有被洗脑,单单地域文化、饮食结构这些外来的洋教师都不一定能够适应的了。

即便适应的了,可江澈仍然有顾虑。

之前曾老就和他说过,最近国内悄然升起了一股‘国外月亮比国内圆’的荒诞思想,江澈担心因为这些外国教师的原因,某些本就有这种思想的群体会更加扩大化。

进不来,出不去,这便是江澈最头痛的问题所在。

一路行,一路想。

江澈还没想出个一二三呢,车子便到了村里。

“大哥,快停车。”

才到中心广场这边,就看到许多人都围在大队部门前,每个人脸上都挂满了笑容。

见到有热闹,刚才还有些迷糊的江铃玲顿时来了精神。

江澈也挺好奇村里有什么喜事,瞧着人山人海的模样,好像村里的人都来了:“这是有什么喜事?不应该啊,要是村里有什么事,一般都会打电话来通知的。”

之前因为在京城帮别人打家具,沙河村过得就比周边村子宽裕的多,每个村子都希望把自家闺女嫁过去。

自从沙河大队被江澈改造后,别说周边村子,就算是隔壁县都知道了有一个风景如画,每家每户都是住着窗明几净大瓦房的沙河大队。

村里本就不多的适龄青年早就在年前年后的那段时间结了婚,年龄不大够的也都定完婚了。

“栓子回来啦!~”

“前些天在电视上看到你又被大领导颁发荣誉了,好,好啊!”

“……”

“哎呦,这是三闺女吧,这才小半年没见,长这么大了。”

“是啊,随小白,长得真漂亮。”

“什么三闺女,叫的真难听,人家叫江佳韵,小乖乖叫三爷爷,三爷爷带你买糖吃。”

“你这赖老三,孩子才几个月大啊,你让她给你叫三爷爷,你这不是闹呢么。”

“哈哈……”

“我和玲玲可是同年呢,你看看玲玲,再看看我。”

“你还说你呢,我要是和玲玲一起走在街上,人家肯定会说我们是娘俩,哪里像是姐妹呦。”

“……”

江澈刚刚把车子停稳,亲戚们都围了上来。

有夸奖江澈为老江家再次争光的,有夸奖江佳韵长得漂亮的,还有几个岁数和江铃玲差不多的嫂子在比较着谁显得更年轻。

“都让让,都让让,六爷爷要看看栓子。”

随着江大山的声音传开,刚才还堵在车前的人群都悄然向两侧散开。

如果说大队长说话这些人还会先听听音再决定做不做,可听到‘六爷爷’来了,谁敢不让,这可是老江家唯一仅存的老祖宗了。

随着人群的分开,江大山扶着头发稀疏,胡子早已尽白的‘六爷爷’拄着拐杖小步挪到江澈跟前。

“六太爷,您老身子骨还成啊?”见到六太爷来了,江澈紧忙向前走了两步扶着他的另外一只手,亲切的问候道。

“哈哈……”

“好,我身子好着呢,一顿还能吃两个大馒头。”

“咳、咳、咳。”

“我身体你不用担心,你在城里啊好好做,要听国家的话,听领导的话,好好做事情。”

“咱们老江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

“之前是你爸,做了咱们江家第一个城里人。”

“现在是你,做了最大的官,给咱们老江家一次又一次争脸面。”

“家国,家国啊,你过来。”

‘六太爷’虽然年事已高,走路虽然颤颤巍巍,可眼不花耳不聋,说话条理清晰。

先是劝导江澈好好工作,别犯错误,接着又开始细数江澈父子的过往。

江澈刚才还感叹‘六太爷’人不糊涂,可怎么突然叫江家国了呢?

江家国是江澈的子侄辈,这孩子在同龄人中最有学习天赋的,去年恢复高考后,江家国便考取了京城大学。

按理说这会儿他正在学校上课,‘六太爷’叫他,是不是糊涂了?

“哎,老祖宗,您叫我。”江家国从人群中钻了进来。

“家国啊,你五叔叔不仅做大官,还在大学里讲课,他是咱们老江家祖祖辈辈本事最大的一个。”

“你五叔叔读到高中,一边上班,一边还设计出了那什么发动机,不管是邮递员还是公安同志哪一个不夸你五叔叔。”

“咱们大队的拖拉机你也看到了,那也是你五叔叔设计的好宝贝,有了它咱们才能过得这么轻省。”

“你是咱们老江家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后代,你啊可不能偷懒,要向你五叔叔好好学习。”

“不说以后做不做官,最起码一点,你要好好学习回报国家,要将你在学校里所学用在需要他的地方。”

“……”‘六太爷’年龄太大,耳提面命说教了一会儿后便有些累了,又让江大山送回去歇着。

“家国,你这会没开学么?”

“五叔,我们学校暑假来了几位外国来交流的老师,大家都舍不得这个难得的机会,就没回来。”

“前几天那几位老师回国了,我们这才放假。”

江家国最崇拜的便是江澈这位族叔,因此,毕恭毕敬的回答了江澈问题。

“是啊,孩子刚回来。”

“今天大家聚在这就是想着做点好吃的,咱一大家人聚一聚,一来给家国补补身子,再则教育教育小辈,让他们向家国多学习。”

听了一圈,江澈这才明白原因。

虽说是好事,可总不能大家有什么事都到大队部来操办这影响可不怎么好,是该启动原有的计划了。

第494章 确定这是活动室?

江澈正在为‘引进来’还是‘走出去’的事情犯难,没想到回趟老家居然还有意外收获,因此吃饭的时候专门将江家国拉在身边问询教师交流的事情。

通过和江家国的聊天江澈才明白这些过来交流的老师并不是他想的金头发白皮肤的鬼佬,而是纯正的华裔。

听到这里将策划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在上面已经明确发出要打击‘外面的月亮比国内圆’这种思想的情况,怎么还敢把鬼佬放进国内和新一代大学生接触,就不怕把那些不好的思想传导进国内么。

毕竟人的思想是内在的东西,又不是写在脸上,谁知道他骨子里是崇拜世界和平,还是极端主义者根本无从分辨。

如果是外国人分辨某一个人是否是自己国家的,先看其是谁的信徒,再看其是否具有其他特质。

比如尤大族,不光要信奉他们自己的教义,还要实行过割礼。

如果没有自己的教派也没有特殊的自残印记,那就很难证明这个人是否是自己的族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