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随身携带物流园(689)

作者:蟹老板的蟹黄堡9 阅读记录

“哈哈……”

“不是说要执行家法的么?怎么不来了?”娄小娥走到江澈身边,憋着笑继续挑逗道。

“你这娘们学坏了!~”

“明知道不行,还故意折磨我!~”

江澈气哼哼的转过身子。

“大傻瓜,别赖叽了。”

“把口红擦擦,整理一下衣服早点回去吧。”

拉起江澈,娄小娥拿起毛巾帮着江澈处理着唇印。

“这么快就回来了?还要洗澡么?”

江澈回到家的时候,白玉冰刚把几个孩子哄睡,扭头看到江澈回来了,语气平淡的问了一句。

“走,走,走。”

“一起洗,一起洗!~”

被撩拨得都上头了的江澈没听出话中的异样,一把抱起白玉冰急匆匆的向着洗漱间走去。

“哎呀!~”

“你怎么这么流氓!~”

“换洗的衣服还没拿呢!~”

第二天江澈神清气爽的开着车子去工地了,白玉冰破天荒的居然请了假。

待江澈回来时,差点没吓尿喽。

原因无他,此刻白玉冰和娄小娥在厨房忙活着晚饭,江铃玲帮着带孩子。

“玲玲,这是什么情况啊?”江澈拉着江玲玲来到院子里,指着厨房小心翼翼的说道。

“我哪里知道什么情况啊!~”

“早晨梁鑫来接孩子去上学的时候,嫂子就让他把我叫过来。”

“我来到后,小娥……嫂子都到了。”

“两人正有说有笑的聊着化妆的事情。”

“后来就是和小娥姐聊家庭、聊孩子,接着两人还一起去买了菜,然后就是你看到的一起做晚饭。”

江玲玲想了想流水账一般的把今天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今晚还好,人少,再加上还有孩子要照顾,没有昨天晚上的心惊胆战。

一起开开心心的吃了晚饭后,白玉冰又如昨天晚上一般让江澈把娄小娥送回去。

回去的路上,江澈又跟娄小娥问起今天的事情。

娄小娥并没有解释,只是微笑着说道:女人的事情,老爷们儿少搀合,做好男人该做的事情。

江澈懵懵的没想明白娄小娥话中什么意思。

原以为,白玉冰约娄小娥过来就是故人叙旧和学习化妆。

可接下来一连几天,娄小娥就跟上班似得,一连几天都出现在江澈家。

白玉冰也是每天都催着江澈送娄小娥回去。

掐着手指算着娄小娥差不多到日子了,江澈欢欢喜喜的早早从工地回来,却发现今天娄小娥居然没来。

江澈偷摸的叹了一口气,见到这一幕,白玉冰一副阴谋得逞的坏笑。

第505章 新时代的竞争

在赴京团到达第5天的时候,正在工地东串串西看看的江澈接到了一个任务——招待赴京团。

江澈听了先是一懵,紧接着在心里破口大骂道:这群家伙真不是东西啊。

你们带着赴京团去香山看了枫叶,到八达岭爬了长城……

去了京城汽车,参观现代化造车过程。

在京城878厂参观了最新一代的半导体制造流程。

京城的名胜古迹、各大工厂全都逛了遍,现在丢给自己让自己招待?!

这是人做的事嘛!~

自己能带他们去哪?

逛逛朝阳菜市场看看京城的物价?

还是去看看四合院儿的大杂院儿?

亦或者天不亮就‘哐、哐、哐!~’砸开他们的门,冻得哆哆嗦嗦的带着他们去看看什么是‘秋菜部’?

尽管心中抱怨,可活还得做啊。

没办法,不看僧面看佛面。

曾老交代的事情,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怎么着也得给办圆满喽。

任务接归接,江澈也在思考曾老让自己半路接手是什么意思。

首先为什么要在临近改开前邀请港商来京,原因就是想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让他们了解了解国内的情况,希望他们会在改开的第一时间响应国内的政策,不至于冷场。

难度是什么?

想要在短时间的接触让这些商人都归心,放心到国内投资,很难。

虽然江澈在这段时间没有和他们接触,但是这些赴京商人的想法江澈还是比较了解的。

爱国,可以捐款捐物。

但是投资,许多人心里还是会犯嘀咕。

毕竟,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才过去没多少年,许多人还记忆犹新,生怕曾经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而曾老到现在把这个棘手的问题交给自己,很显然他们之前做的工作没达到想要的效果,而自己近几年断断续续的在湘江也认识不少人,也被不少人认识,先天的就比国内的人员容易赢得他们的信任感。

可事关自己的利益,即便是他亲爹的话,这些人都要寻思寻思,更何况江澈本就是内地人,还是官员。

在他们的眼中,江澈就是国内的利益代言人和他们不是同一个利益团体,怎么可能会相信江澈。

想明白这两点后,江澈一拍脑袋,有了!

想要把这件事情办圆满了,也不难,只需要分两步走。

首先,便是交流。

只有沟通,才能知道互相的需求和条件。

再一个,要有利益。

对于商人来说只有利益才是增加信任度最快的捷径。

恰恰这两点,对江澈来说再简单不过了。

“呦呵,规模这么大呢?”

“之前只是看过设计图纸还没有太多的概念,实地见了才明白什么叫做规模宏大。”

“江生到底是江生,做的产品冠绝全球,瞧这样子办的大学也是想要给世界一个大大的惊喜啊!~”

当第二天,江澈带着王宽成等人来到建筑场地,霍英东等人啧啧称奇,连连夸赞江澈的魄力大,创办一所大学的规模居然如此之大。

‘至于没看到实地,没发觉规模这么大。’这种鬼话莫说江澈不信,他们自己也不信。

霍英东和郑裕彤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在建筑行业打拼了几十年,看不懂图纸还有可能,但是要说多少平方这种概念在他们的脑海中没有实际的参照物,纯属忽悠人。

作为叱咤商海几十年的老油子不应该展现出如此大的纰漏,之所以如此生硬的硬捧,实在是突然间见到江澈,情绪激动之下没把握好火候用力过猛,捧的有些生硬。

原因还是出在‘My store’。

当初和江澈签订代理合同之前,几人想着南洋诸国对‘My phone’等产品的热度能有阿美十分之一就够了。

毕竟南洋诸国和阿美的经济相差悬殊,有十分之一,甚至是二十分之一的销量热度,他们都会满意。

却没成想第一家‘My store’旗舰店还在装修时,无意中被一名路人发现后,立即给‘未来制造’致电,询问得知他们国家已经有代理商加盟‘My store’,待专卖店全部装修完毕后,‘My phone’等全部产品都会在该国销售的消息后,当天晚上当地的电视台和纸质媒体便发布了这一消息。

在得知本国的‘My store’专卖店已经在装修,‘My phone’等产品即将登陆后,一群群年轻人也不顾时间已经很晚了,一群群的结伴前往被曝光出地址的‘My store’门店前去打卡,犹如虔诚的信徒前往圣地朝拜一般。

能够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对商业的敏感性是首要条件。

听到下面经理人传来的消息后,邵逸夫马上抓住了这个机会,也没和其他人商量。

首先告知经理人要切实做好对这些未来顾客的安保和食宿的工作;然后紧急联系当地媒体资源,进行了一场PY交易后,这则新闻紧急登陆了各家平台。

经过二次曝光,前来‘朝拜’的人越来越多。

远在湘江的邵逸夫等人看到电视中的这一幕,几人面带成功的喜悦表情喝着庆祝的香槟。

经历过‘膜拜’事情,邵逸夫等人对‘My store’表现的期待感又增加了不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