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终有时(217)

当地年轻人容易躁,一找不到工作,没钱就四处撒泼想要发泄这种躁动,而且因着骨子里的宗族意识,总有种“靠,安城怎么了,他们凭什么看不起我们安城人?”“C市就那么屁大点地儿,比安城还不如,竟敢欺负到我们头上了?”的犟劲在,而且不只是在心里想想,是真的付诸了行动,看不惯被临市欺负,就去欺负回去,刚稍微好转的治安再次陷入混乱。

沈遇是在那时才萌生了组建一个安城实业的想法。安城地缘位置虽不好,但也自有优势在,竹林茂盛,几百年的发展下来,竹艺尤其出色,另有一些比较有特色的民俗工艺品在市场上也向来紧俏,只是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这些在工艺上都需要不少人力投入,关键是安城人都懂,也会。既可以利用安城本地优势将其传统工艺传承并发扬出去,也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不一定就是在厂区上班,各家各户就可以形成一个小型的工艺坊。

他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工艺品整合起来,并扩展销路,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沈靳破产前本就是做这一块的,只是因为涉事被羁押过两年,资金也周转不过来才倒闭的。

沈遇因此找了沈靳、老三老六和老七几个,借着沈靳的经商手腕,沈家的财力,以及沈家星绽在娱乐圈的影响力,公司几个一线演员共同代言下,很快打出了知名度,并迅速发展起来。

六年下来,整个企业基本已稳定下来,各部门有各部门的能人,各司其职,他们几个不在几天也不会有太大影响,但公司虽是以沈遇名义对外,实际的决策者主要还是经商能力在他之上的沈靳,整个公司的运营都是他在总体把关,现在夏言这个事对他打击太大,沈遇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能恢复过来,他不可能等他一年半载恢复过来再来管理公司,因此想着趁这段时间,自己先顶一顶。

他经商经验虽不及沈靳,但毕竟在这行混了六年多,也与沈靳携手合作六年多,真要下手不会比沈靳差。

沈遇抱持着这份考虑来了公司,没想着人刚踏进办公室,老六却拿着手机急急叫住了他,“老大老大,出事了。”

沈遇停下脚步看他,“怎么?”

“看手机。”老六急急将手机递给他,“前几天不是有人发了个视频说安城人遭地域歧视吗?然后就不少人跟风,都发评论或微博说自己遭遇过的地域歧视,话题一下子就火起来了,有媒体将这个热门做成了专题,拿安城举例,嫂子当年那篇调研又被挖坟了,这会儿连当初他们几个做调研的学生都被人肉出来了。”

第99章

沈遇将手机从他手里拿过,指腹压着屏幕滑动了几圈,确实有人将乔时几个的个人信息人肉出来了,不仅名字、学校工作单位,甚至连照片也给人肉出来了,乔时是当时整个小组的负责人,当年又常和他一块儿去乡下采样,被人肉的信息自然是最多的。

前几天看到视频时沈遇心里是掠过一丝隐忧的,本想着回头让人好好盯着这块,没想着当晚遇上夏言出事,整个心思都放在了医院那边,也没来得及上网,这才两三天,一下子就发酵成了热点。关键也还是本地媒体热炒,做了个安城地域歧视因何而来的专题。

节目出发点是好的,借着深入探究安城遭遇地域歧视这一现实问题,呼吁大众要理性看待问题,不要一棍子打翻一船人,唯一不好的是在落点上。

整个专题特地做了一期的电视节目,特地找了几个典型代表来讲述自己求职时所遭遇的地域歧视,找的多是些比较老实巴交看着让人生怜的大叔大妈或者年轻人,对着镜头磕磕绊绊地诉说所遭遇的不公,谈到伤心处时还哽咽着流了泪,整个节目过程主打悲情牌。而后在悲情牌结束后,开始探究造成这种现象的前因后果,重点就落在了乔时当年那篇调研上,调研报告虽用的是谢正滔的名义,但特地指出的是这几个学生来当地调研的事,并将此作为一个导火线在追根究底,整个就造成了一个指向性的舆论误导,当年那几个学生因没有深入考虑报告带来的影响,错误地导致了安城遭遇严重地域歧视。

沈遇大致浏览了下图文,当下摸出手机,给乔时打电话,“你今天先别出门。”

乔时此时人已在夏言的小书店里了,她吃过饭便听从沈遇的意思,下去看看沈靳这边的情况,刚从楼上下来,还没时间上网和看电视,听得有些莫名,“怎么了?”

“有点事,别出门。”沈遇没说得太明白,“你先在家里好好待着,我一会儿回去。”

上一篇:如果没有你 下一篇:最动听的事

清枫语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