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之城(90)

第二天一早,年轻人在街边捡到了她,这就是一段故事的开始。这个女孩丢失了记忆,连自己的姓名都不知道。她来历神秘,年轻的小乐队歌手深深地爱上了这个神秘的女孩。他把她接到自己的公寓,和她同吃同住,她脑子里只存在一些断章残片,有几个模糊的人影,她在陌生的城市里跌跌撞撞,遇到了一些人和一些事,慢慢成长。

故事里的城市规模不大,十多万人,只有一位心理医生。他带她去看心理医生。于是在剧情进行到十五分钟之后,沈钦言终于出场。

心理医生很年轻,却有一间老旧的办公室,他背对门口坐着,半晌后转椅缓缓地转过来,心理医生从金边眼镜后对这个年轻的女人加以审视,一言不发地听乔希宁叙述女孩子的情况。

接下来的剧情,主要是沈钦言饰演的心理医生和年轻女人的互动,以对白为主,心理医生抛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经过了精心的设定。

“你喜欢小狗吗?”

“非常喜欢。”

“当小狗在你脚边撒尿的时候,你还喜欢它吗?”

三秒钟的沉默之后,“喜欢。”

“如果你怀孕了,你希望是一个男孩还是女孩?”

“……女孩。”

“如果是双胞胎呢?”

“也是女孩……”

这并非是影院现场,在场的每个人——除了我和安露,大概都已多次看过这部影片,因此并不如我这样情绪激动,时有说话声传来,是在讨论某些细节。

我说:“图灵测试。”

黑暗中我的声音很小,沈钦言还是听到了,他低声回答我:“是的。”

我说:“问题设置相当专业,简直可以直接用在智能计算机模拟中。”

我下意识地将目光投向坐在前排的顾持钧,他和安露并肩而坐,两个人正在低声说话。我相信这一段的剧本没有修改,顾持钧真是相当厉害。我有点明白邹导为什么非要把这个剧本拍成电影了。接下来的剧情都是围绕着一个个问题进行。

两个人的话题谈到了爱情,于是,自然而然地在心理医生和女主角之间产生了一段暧昧的感情,但点到为止,相当含蓄——连个牵手、接吻的动作都没有,只有一次不成功的试图接吻。

我相当满意这部分的情节。

最可怜的是乔希宁扮演的角色,明明知道留不住她,却为她付出了一切乃至生命。

故事到了三分之二时,所有的线索都被串了起来,穿插在全剧中的音乐,是心理医生最爱的风格;精致和谐的城市居然与世隔绝,没有外人进入;而女主角并非真正的人,只是那位心理医生“通感”产生的想象人物,她诞生于虚无,脱离了想象。所以心理医生根本不吃惊。

剧情进行到这里,我大吃一惊。我想到了很多可能性。

故事里有个角色特别让人在意,那是个总在女主角记忆中出现的男人,他是个作家,行事神秘莫测,出现时总穿着一身黑色的长风衣,口袋中有一个小小的记事本和一支黑色钢笔,笔尖游走过纸上留下的是一手漂亮的字。

故事到了最后三十分钟时,因为顾持钧的出现,剧情更是来了个大逆转,推翻了之前的一切——原来,郡位心理医生所在的世界、所在的社会,竟然全都脱胎于这位作家的想象。线索被串联了起来。

最后的最后,新的城市、新的秩序在作家的想象中被构建起来;在新的世界里,沈钦言作为唯一从旧世界走到新世界的人类,保持了独一无二的清醒。他消失在人群中的背影,犹如泪水化入深秋雨中。

一百四十分钟的电影,我看完了有些震惊。

不是赞叹演员的演技,也不是感慨精彩的情节,而是震惊这电影里的科学分量。

以想象力构建一个世界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背景设定,而这部电影最精彩的一点,就是这看似荒诞不经的世界。每一个细节都建立在翔实的脑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之上,甚至包括了相当多的计算机知识。在这部电影中,我没有找到任何科学上的Bug。怪不得沈钦言说这部片子“可遇而不可求”,说他“一辈子也难以超过顾持钧”,我现在倒是真的有些明白了。

这郝电影非常棒,各种意义上说都是。你会把它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只要稍微有点审美观的人,都毫不怀疑这部片子会卖座。

我长长呼出一口气,在灯亮起来之前,侧过头去看沈钦言。他盯着屏幕,屏幕反射的光落在他的脸上,直到最后一行字闪过。他看这部电影恐怕不下十次,但观影的态度还是这么认真。

皎皎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