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厘米的阳光(116)

她只知道是危险的,具体有多危险,她没经历过。

午饭时,何菲菲开车带她去打牙祭,两人在一家人不是太多的韩国烧烤吃饭,纪忆屡屡走神,将她的话听得支离破碎的。何菲菲最后忍不住,用银色的筷子敲了敲她的玻璃杯:“你不是失恋了吧?最近都病恹恹的,看起来特没精神。”

“没有,”纪忆敷衍,放下筷子,轻声说,“我吃饱了。”

“吃了半盘五花肉就饱了?”

“你说……今天嘉宾都会到吗?”纪忆忽然问。

“应该都会吧?除非堵车堵在路上了,”何菲菲笑了,“上次我参加一个发布会,本来有三个嘉宾的,其中那个大学教授就堵在路上了,最后十分钟才到,北京的交通啊……真是耽误事,你小时候是怎么过来的?”

“以前不怎么堵车,”纪忆想了想,“01年有场大雪,不知道为什么,从那晚开始,北京就经常堵得特别严重了。”

她想起那个雪夜,季成阳和自己被堵在长安街上,直到凌晨。

“真的?01年我还在云南老家,”何菲菲笑着说,“没想到你对一场大雪能记得那么清楚。”

“也没有……记得那晚的人挺多的。”

等到结账的时候,何菲菲才想起一个八卦:“今天的主持临时换掉了,不是咱们报社的,是个特有名的女主持人,刘晚夏,听过吗?”

她愣住。

刘晚夏忽然来一个大学主持个非盈利活动……是因为他吧?

那天的活动,纪忆最终没有去。

而当天,她在食堂里吃饭的时候,就听到了有去参加这个活动的师妹说,最想看到的男记者没有来。虽然那两个讨论的人没有说出名字,她却觉得会是他,晚上何菲菲的电话就证实了这件事:“他是临时缺席,大家都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主编也不知道。倒是Amanda开玩笑地说他刚从战场上捡了命回来,估计又不知道在那间医院的病房被关禁闭了。”

纪忆攥着手机,半晌都没出声。

一共四大高校的演讲,他缺席了三场。

她也三场没去。

最后一站是在政法大学,这也是四所学校里唯一不在学院路的一所,校址在郊区昌平。纪忆推掉了院里的活动,坐何菲菲的车,从报社一路开车过去,加上路上堵车的时间足足用了一个半小时,险些迟到。

幸好,这是最后一场,之前的嘉宾们都已经熟悉了流程,比前三场更加随便了些,再加上有协办的学生来协调,招待中并没有出什么差错。

纪忆走入会场,嘉宾们刚刚落座。

四周也渐渐安静下来。

外边在下雪,室内却是暖意融融,她鞋上的雪很快就化成水,弄湿了脚下的地面。而她的心也慢慢地落回到原位,最右边座位上已经坐了人,他没有缺席。纪忆悄悄挤入最后一排的学生中,没有去后台。她说不清自己为什么要来,是为了确认他没有如别人玩笑中所说的是身体问题?还是……怕他忽然又彻底消失?

场内坐满了人,这些后进来的人都热情地站着,等待着听听这些让人尊敬的记者们会如何给出一场精彩的即兴演讲。

刘晚夏这几年也有自己的访谈节目,对于这种和嘉宾面对面的谈话很熟悉。尤其台上这几位虽然国籍不同,却都曾有过交流的同行们彼此也很熟悉,很快气氛就热烈起来。

“说实话,会不会怕?”刘晚夏笑着看各位嘉宾,有意多看了季成阳一眼,这也是她几年来第一次见到这位老同学。

“怕,当然会怕,千万不要以为所有的战地记者都是肾上腺素上脑,眼中没有死神,”报社副主编刘凯丰先笑了,坦率地说,“我觉得上战场不怕的人才不正常。不过我也碰到过真不怕的,人和人不同,记者和记者也不同。”

刘晚夏笑了:“你可真坦率,”她转头去看Amanda和另外一个意大利记者,用娴熟的英文继续问道,“战地记者被绑架、伤害、甚至是杀害的事件一直不断,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遇到过,或者自己身边人有过这种经历?有没有对那些想当战地记者的人,有好的建议?”

“很多,屡见不鲜,”意大利男记者略微回忆,“我报道过一些同行被喝得烂醉的穷大兵当街杀害的事件。所以,很多记者身上都会携带大笔金钱,能在关键时刻保命。”

Amanda接话:“现在很多地方都有战地记者的培训,很专业,可以让你躲过很多生死危机,”Amanda笑了笑,无奈地说,“是不是,Yang?”

墨宝非宝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