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寂与寞的川流上(32)

会议室里硝烟顿起。

企划部人人都有一张刀锋般的嘴,有舒马赫般的大脑反应速度。

穆彦根本什么都不用说,只需坐在那里,微笑就是对程奕最好的嘲讽。

他的行事作风,正如他的个性,思想天马行空,行动大刀阔斧,善于在所有对手还没回过神的时候,闪电般完成布局、攻击、回防,一气呵成——这样一个人,想要他像程奕希望的那样,一步步攀着市场部的尾巴,谨小慎微地过河,这比杀了他还让他难受。

然而听着企划部的发言,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们口才太好,竟让我慢慢觉得他们也有道理。

“时机不等人,先手丢了就会有别人捡去,这不像设计研发,或者销售,没有量化标准可循,我们就是需要灵活变通,先发制人。”徐青的回击很明确,“企划工作有的时候就是务虚,虽然务虚和务实也要结合,但完全用务实的态度来指导务虚的部分,也不合理。”

这话太犀利,不是徐青一贯的圆滑,我想他是被逼到这份上,不得不选择站队了。

要是我去了企划部,现在一定也会成为穆彦手里的投枪匕首。

程奕的辩才不是徐青之敌,显然无法说服这个下属,周遭也没有一个支持的声音。

也许不是完全没有支持,至少市场部集体选择了沉默。

但徐青的辩才,并不能动摇程奕的立场,自始至终程奕没有让步,坚持要让企划部提供策略依据,没有市场研究的依据,就是依靠个人经验,就不是正确的工作方式。

他那双单眼皮的明亮眼睛,在古铜肤色的脸上,显出异常坚定的神采,坚定得近乎顽固。

争论陷入僵局。

纪远尧摘下眼镜,用一方格纹手帕慢慢擦拭,一边擦一边问,“穆彦,你怎么看?”

我抬眼看去,等着看他怎样向程奕发难。

然而出乎意料的,穆彦只是笑笑,“我想我们争论的问题没有本质分歧,只是站在不同立场,看待同一个问题,最终目的是一样的。”

程奕只能点头,“是这样。”

原来穆彦在这出戏里是唱红脸,白脸留给别人去唱。

“我也赞同程总的观点,能在有依据的基础上展开工作当然好,只是这个依据如果等得太久,工作效果可能要打个很大的折扣。”穆彦直视程奕,“不知道程总认为市场研究什么时候拿出结果来指导企划工作比较合适?”

程奕坦然回答,“这个问题的症结在BR身上,至今他们出具的报告,没有一份合格。”

纪远尧皱眉问,“BR效率这么低下?”

BR是我们一直与之合作的市场咨询公司,在这个行业也算资深团队,合作一向顺畅。

穆彦沉默。

市场部经理迟疑了下,回答说,“BR提交了三次阶段性报告,程总认为不够详实,退回去让他们再进一步细化,目前有一些进展,但……”

程奕接过他的话说,“是这样的,前段时间我查阅了BR历次的市场报告,发现他们的数据严密性和及时性都存在问题,个别数据长久没有更新,可见数据库陈旧,部分结论明显出现无意义的重复。这种合作态度和专业水准,让我对这家公司持有保留看法,将新项目这么重要的市场研究交到他们手里,我感到担忧。”

纪远尧转头看穆彦,“如果BR有这些问题,你之前发现过吗?”

穆彦脸色沉了沉,“不是完全没有问题,但在重要环节,BR的工作还是严谨的。”

这话听上去留了很大余地。

穆彦看了看纪远尧脸色,又说,“年初也曾提出过是否与BR继续合作的问题,当时比较了几家合作伙伴,从信任度与配合上考虑,公司认为还是延续与BR的合作较为稳妥。现在新项目即将启动,这个时候临时更换合作伙伴,恐怕不是适合的时机。”

“正因为马上要启动新项目,对市场的把握准确程度,很可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程奕不温不火地反驳,语速不那么快,也没有穆彦和徐青那样密不透风的措辞风格,只是能让人感觉到,即使面对纪远尧,他也不会动摇的立场,“目前的合作,我也认为暂时不宜发生变更,但涉及以后长期工作,我建议公司考虑重新选择合作伙伴。”

市场部经理欲言又止地看向穆彦,穆彦脸色深沉,却没有反驳。

听到这个时候我才有点明白过来,似乎程奕醉翁之意不在酒。

看上去他是想借此cha手市场部,先将与穆彦关系紧密的合作方拆开,再寻机引入自己的人马?难道之前拖延不决的计划,只是将穆彦引进来的幌子?

寐语者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