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警官和木木(12)

作者:轻尘一杯 阅读记录

这种多重人格作案的认定,在我国还没有首例。

魏承澜:“最早的多重人格案例,是1977年M国发生的一起强|暴案,普利·米利根因强|奸EHE州立大学四名女学生受到指控。普利·米利根具有24重人格,有人还为他写了纪实小说。”

“心理动力学认为,强烈的创伤经历、内部的冲突和缺陷使个体处于混乱痛苦的胶着状态,压力超过了承受能力,个体便通过分离出强大的次人格来逃离恐惧和伤害,以保护主人格。

“所以说,这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防御机制。”

鉴于我“好学”的品性,魏承澜医生很愉快地给我讲了起来。

“次人格是一个独立完整的存在,有自己的特征及世界观。在分离的过程中,他们被摒弃了“坏”的心理内容,往往承载了主人格潜意识当中的愿望。所以,甚至主人格也没有意识到次人格正是自己潜意识的体现。他们往往性格迥异。”

我问:“主次人格之间,他们会互相知道吗?”

“这个不一定,得看病情严重与否。轻度DID,发现不了自己的次人格很正常,重度DID,当主意识被其他人格掌控的时候,出现了记忆空白和崭新的现实内容,迟早会让人起疑的。所以说,除非真的是心太大天塌下来当被子盖,个体对自己的状态还是会有一定的认知的。”

魏承澜医生讲了很多、很细,当我谢过他将要离开办公室的时候,忽然打了个激灵,又折了回去,“魏医生你说的那本纪实小说是《24个比利》吧?我想起来了,有人给我介绍过!好像有些次人格拥有特别的天赋和潜能,而这些是主人格所不具备的?”

魏承澜笑了笑:“是的,一个孱弱的人,很有可能会分离出强壮的次人格,他在体力和智力上都上升了一个档次,也未可知。”

我迫切地想知道凌云木的童年时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日记被我翻烂了也没有看出什么端倪。

这家伙不爱写叙述文,他的秘密隐藏在感悟里,让人揣摩不透。

五本日记,没有一篇是回忆童年时代的!如果有,肯定已经化为感悟了。

当次人格(暂且当他们存在吧)出来回应他的时候,他甚至像君王一样,不肯低下他高傲的头颅,不置回应,看也不看一眼。

而我现在的身份,无法从警方那里得到更多的资料,比如他孤儿院时期的资料。

着急上火,不得不劝自己,也许一切都是我想多了,根本不存在什么次人格犯案,记得有个伟人说过:“好人做梦,坏人作恶。”①

真正的坏人做起恶来,是直接了当的;而好人,一切都止步于幻想。

“现在,可以告诉我是谁了吗?”可能是医生的直觉,让他不能置之不理,“你一直照顾着凌云木,该不会……”

我赶忙摆手否认,转念一想,干脆夸夸其谈:“我就是太闲了,你知道我下岗了,无业游民。而根据我以往的职业习惯,总是会想得很多,比如,像凌云木所遭遇的灭门案,这么重大的创伤,他会不会人格分裂?尽管他已经不是儿童了!”

魏承澜抬了抬头,光线在他的镜片上划出一道细长的亮光,让眼睛显得炯炯有神。他沉吟片刻,“也不是没有可能,他的预后不太理想。希望只是短暂的精神分裂吧,如果恶化下去,很有可能因为无法承受而人格分离。”

但我知道,如果日记中的次人格是真的,我必须将他们给引出来。一个强壮暴戾的人格,一个成熟冷静的人格,加上凌云木的谨慎周全,三人格协同作案,也不是不可能!

作者有话要说:

PS:

柏拉图说:“好人做梦,坏人作恶。”

第9章 安抚

“项少,老爷子说了,你要在这里签个字,才算是龙渊项氏的合法继承人。”妆容无懈可击的女律师捧着一本合同,恳求半天了,我只觉得耳边聒噪。

“请你不要打扰我的生活,我是不会签字的。”我第三次郑重地告诉她。

“项少,龙渊项氏那么大的资产,你到底哪里不满意?”

“你真的想知道?”

她赶忙摆了摆手,转而继续央求。

我也不理她,晾好床单后,推着拖车就往病房走。她紧紧地尾随着,路上出来晃荡的病人张牙舞爪的将她吓个半死。

“他们一般不伤人,你不用这么紧张。”有暴力倾向的一般都单独关在别处,能出来走动的,其实并没有什么危害。

她略微放松了些,“项少,要怎样你才肯签名?”

我好心给她建议:“换个工作吧,你挣不到这个钱。知道你是第几任吗?”

“第……第几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