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729(185)

作者:郁华 阅读记录

直到他走到最后一个学生面前,手中的练习册,也不过五六本。

他回到讲桌前,深吸一口气,背过身去,在黑板上写下这节课的标题,说,“好,接下来我们上课。”

学生们肉眼可见地松弛了下来,甚至口中还“嗨”了一声,仿佛是对自己逃出生天的庆幸。

因着充分的准备,秦言的课讲地很顺畅,下课时,他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

回到办公室后,秦言将收上来的五本练习册一一批改,在这五本中,有三本作业明显是在糊弄,只有两本练习,看得出学生是用心写了。

秦言记下这两个作业完成情况较好的同学的名字,而后深深叹了口气。

就在今天,就在这节课,他终于明白过来,对于山村的孩子来说,最需要的不是老师讲多少大道理,扯多远的未来,而是帮助他们建立起规则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他们必须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1]。

下午放学前,秦言守在教室门口,手里还拿了一摞的练习,等老师一出来,学生们正要往外涌的时候,秦言进去了,他把门一关,站在讲台上,说,“昨天没完成作业的二十五个人,都要在教室里把作业补完才能回家。”

教室中一下子炸了锅,有些孩子只是小声抱怨,而有些则吵嚷着,叫喊着,就是不肯掏出练习册来。

秦言看着他们,说,“补不完作业就别回家,我就在这里陪着你们,看着你们。”

大多数听话的或是胆小的孩子终于磨磨蹭蹭地掏出练习册来,有一搭没一搭地涂写着,而有些则继续装憨卖呆,催他们,他们就说,练习册忘在家里了,要回到家才能写。

秦言怎么会想不到这茬?

他淡淡地抽了一张纸给他们,上面印着的,正是练习册上的内容。

于是,最闹腾的学生也没辙了,只能埋头补作业。

练习册的内容不多,不到二十分钟,就有学生举起手来,说自己写完了,正要走呢,秦言却把他拦住,说,“检查了再走。”

学生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他不情不愿地将练习册交到秦言手里,十几秒后,收获了满满的红圈儿。

“回去改改,不会做的再来问我。”

听到这些,学生们脸上的痛苦更甚,各个苦不堪言,这下,他们想随便糊弄的心思彻底告吹了。

于是,学生们大多神色凝重,只得塌下心来写作业。

一批批地学生举起手来,又一批批地回到座位上返工、而后修改,再举手。

等到六点半的时候,教室里的最后一个学生也完成了昨天的作业。秦言长舒一口气,这漫长的一天,总算是结束了。

第二天,秦言如法炮制,结果早晨收作业时,仍有一半的同学声称自己作业“忘带了”。

于是,放学后这些同学又被留在了教室,一待待到了六点半。

等到第三天,早晨不交作业的同学只剩下了那么一两个,可收上来的作业,质量却参差不齐,有些是认认真真写了,有的却明显是在糊弄。

秦言批改完作业,下午放学前又出现在了教室门口,说,“大家的作业完成情况不好,我给大家讲讲,咱们在教室里修改完再走。”

学生们的小心思再次落空,教室里充斥着叫苦连天的声音。

于是,第四天,秦言不光收上来了几乎所有的作业,这些作业的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

秦言的日子繁忙却充实,他住在学校,吃在学校,一颗心都扑在教学上,渐渐地,他习惯了学校里的清汤寡水,习惯了早晨油腻腻的肉包子,习惯了学生们的天真与小小的恶劣,也习惯了每天晚上嗡嗡作响的蚊子。

这个期末,秦言所教的五年级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不仅是语文成绩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就连数学和英语,也进步飞快。

作者有话说:

ps我自己没有支教过,山区村小支教见闻来自于本科同学的讲述。[1]山里的学生需要建立严格的规则意识是张桂梅老师在接受采访时主张的教学理念之一。我在一个视频中看到后,很受触动。

第110章

期末考试结束后,与往年一样,学校组织了免费的课后培训,每个学生都可以参加。

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个年级报名的人不多,但加起来,总共也有差不多二十来个。而秦言所教的五年级,就占了其中的一多半。

每天早晨,秦言会一早来到教室,等到学生们到了,就让他们早读,背诵书本上的必背内容,他还会定期抽查,每个写生都能顾及到。

等早读结束后,他就看着学生们做作业。这二十多个学生的作业,他都会一一批改,学生们无论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问他,而他也会针对难点、重点,向学生们讲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