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案现场禁止撒糖(369)

作者:凤尾松 阅读记录

不去探探,总觉得事情没完。

笔记本已经翻了一大半了,但越往后翻,他们的心情就越凝重,因为前面的内容都够他们好长一段时间去揣测去探究和消化了。

互相对望一眼,继续往下翻页。

后面的内容是一篇一篇手写的日记。

1998年,12月

凛冬将至,暖不至百姓

容百

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挨家挨户走访,我发现滨海水澳村的村民,很多工厂工人家里并没获得燃煤电暖补助费。工人在寒冬腊月里挨冻受冷,很多村民因此受寒生病。

滨海的冬天万里飘雪,再加上高海拔,寒气更是逼人,如果家里不能供暖取暖,别说生活的质量保证,人能不能扛过严冬也能一个大问题。

我走访了二十多户人家,得到的一个信息都是,上面说会发,但具体什么时候发,还没有确实告知。于是我打算替村民去有关部门询问清楚。

1999年,春节

如今的社会,竟还有人冷死。

走访供电局,虽被告知会尽快处理,但时隔大半个月再去水澳村去走访,发现有几户人家已经人去楼空。再一询问,原来是身体扛不住冷,有些被冷死,有些幸运点,冷病去住院,却因为没钱看病,只能死在了医院里。

听到这消息,我浑身颤抖。

电供暖呢?

滨海的冬天,零下二十多度,虽冷,却依旧比不上有些单位的冷。

1999年,3月

春天将至,滨海再次迎来一波倒春寒,冷气逼人不比严冬弱。我这头又开始在担心水澳村的村民了,急匆匆又去走访,这回发现原本就人少的村民,似乎更没人了。

我再次去了供暖局,这回没有笑脸也没有客气,他们说已经下发下去了,让我不要再做不实报道,印象市民对政府的信任值。

什么叫做不实报道,没电供暖却说已经下发了就叫做实诚吗?

回去后,我正准备做个报道,却被领导喊到办公室,给了我一个莫须有的名头,把我给辞退了。公丑不容说,百口能遮几张何?

1999年,4月

在家一个月,我开始了“查”的生活。当记者时存下的一些人脉,没想到能在这种事情上派上用上。跟踪,走访,可以明确,国家发下来的电暖费,并没有下发下去。或者说,下发了,但只发了一个零头,杯水车薪,有似无。

而且我从一些渠道里得知,国家发下来的电暖费,就有一个亿。一个亿是一个大数目,这笔钱去哪儿了,往哪儿流动,是一个谜。

1999年,8月

有人暗中给了我一份资料,我看到后震惊。但这一份资料,也足够把那个大老虎给拉下马了。我去司法局和税务局里上交材料举报。

就在我以为这次应该成了,没想到曾荣却一点事都没有,而我,只能藏起来。

日记到这里就完了,后面附上了一张资金流动的表格,每一份都写的很明白。

同一年里,一个亿,以不同的名义,进了十个不同的口袋。

以及一个地址:水澳村。

沈睿只觉得口干舌燥,哑着喉咙说道:“当年曾荣贪污了电暖费,导致那个地区的很多村民在冬天冻死和冻病?”

他难以相信在现代社会还会出现如此无法无天的事。

一时间有一股气在胸口膨胀,让他有些窒息难受。

李兵兵也觉得头大,觉得案子好像偏离了他预测的方向,且越来越恐怖:“他留了地址,是不是让我们亲眼去验证下这里面写的是不是真的?”

“这地方不太远,开车一个多小时能到,去不去?”

周元点头,“去。”

没理由不去,是深渊还是平原,还得亲眼见一见才能体会到当时那些人的绝望。

抱着沉重的心情,继续往下翻动笔记本。

映入眼帘的是马冬青的照片。

不过是年纪稍年长的马冬青,李兵兵见过,马冬青在退休后还在警局外聘了一段时间,算是局里的老前辈,所以打眼一瞧,立刻就认出来。

沈睿沉声说:“这是马冬青前辈?”

照片是在一个简陋的糊石灰的民房里,一张长方形的桌子左右上下都坐了人。而坐两旁的人穿着九十年代那种松垮垮的西装,手里拿着文件递给马冬青和他旁边的另一个中年男人签。

“这是签什么?”李兵兵随口问道。

沈睿他们不知,但看样子,签的东西应该不是小事,这张桌子上的人除了两个穿西装的男人,其他人脸色都一脸严肃。

不过周元眼尖,看东西比较仔细,他摇头说道:“不是马老前辈,马老前辈的眉头并没有眉间痣,这人有一颗黑痣,所以有差别。”

说着他接着往下翻页,下一页大概就给了他们答案。

上一篇:吸猫后我脱单了 下一篇:飞不起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