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银行卡只会算加法(116)

作者:屑一谢 阅读记录

她学习成绩再不好,也记得历史上好像没有一位姓池的总统或者皇帝,看来这位前世的愿望没有实现,不过池迟归还是出于本能的问了空易一嘴:“那后来呢,天下同了吗?”

她本来以为空易不会回答的。

没想到他很随意的说:“后来你又不想当皇帝了,支持共和制,所以我们就专心经商不涉政界了。”

空易说到这还有点意犹未尽:“说起来,论经商才能我远不如你,若你那一世活得久一点,说不定此时已经垄断全球了。”

池迟归从小接受的自由民主思想动荡了起来。

“你是怎么理直气壮地说出垄断这两个字的,不觉得很恐怖吗?”

空易:“?今时今日你对万年隆还有什么特殊的误解吗?”

池迟归不理解。

一家号称自己专心经商不涉政界的集团公司,其实居然是整个国家背后的垄断头子。在她们永宁,这种公司是要被限购、限售、强制调控的。

国计民生怎么能掌握在一家从事经济利益活动的公司手中?

空易摊手:“如你所见,万年隆就是这么一家有社会责任感的正经公司。”

大概这时候池迟归才能理解为什么身为一个集团公司,她和空易的持股比例加起来能达到夸张的99%——因为万年隆不仅是一个垄断的公司,还是一个家族式的垄断公司。

只不过比起传统的垄断一个行业,它的运作更类似于:垄断垄断行业的那些公司。

也就是说从实际上万年隆其实是在承担相当大一部分的非商业经营类工作的。

而池迟归哪怕已经解锁了云枝的记忆,还是对这种运作方式难以想象。

毕竟这是后工业化时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后带来的全新商业模式。

空易建议她慢慢学,这样才能早日垄断全球。

“希望你没忘记,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你的。”

池迟归来到行初国一年半,开始从社会制度层面开始重新补课。

她得搞搞清楚这个国家到底是依靠什么在运行的。

依靠企业家的良心吗?

三月一日,池迟归和空易抵达首都的当天,池易控娱旗下口碑之作《修真录》的重制版正式上线。

重做后的《修真录》售价25元——不能只卖1元,因为会破坏市场的稳定性,对其他游戏厂商造成冲击。

上面这条是池迟归又研究了一阵子经济学以后得到的经验。

如果不是往隆泰和走的这一遭让池迟归认清了万年隆的本质,她说不定真的会出一款只要1元的精品游戏——然后对整个游戏行业造成巨大冲击。

那可能真的要去喝茶了。

不过也就是喝喝茶而已。

就空易那目中无人的模样,一开口就要垄断全球,池迟归很担心前脚自己进去喝茶,后脚总统就换人了。

资本家竟是我自己.jpg

而伴随着《修真录》的开始出售,池迟归第一笔投资的收益也到了账中。

她先兴致勃勃地玩了玩《修真录》。

跟传统的游戏不同,《修真录》制作了超清晰的大地图,并且内嵌了具有放置游戏内核的修真系统和模拟经营类系统,当然也没忘了植入剧情和社交系统。

玩家登录可以随便看看风景,也能佛系提升修为,还可以在自己的洞府种地养花养灵兽。

最初玩家们以为这是个RPG游戏,可是他们不用每天每周按时上线打卡清副本,甚至还找不到充钱变强页面。

后来他们把这个游戏当作跑图游戏,致力于探索地图观察风景,然后怒骂跑图游戏这么精细建模简直是浪费。

当然也有人就为了体验体验修真的快乐,或者看看剧情,纯粹追星。

《修真录》的大小NPC无数,大部分都是电子建模衍生而出的,却也投放了主线剧情,是由真人动态捕捉后做成的CG。

在官方放出的主线剧情中,他们聘请的专业编剧撰写了一部盛大的仙侠群像故事,脱离了浅白俗套的“你爱我我爱你”游戏故事剧情主线,获得了玩家的广泛好评。

其中的很多人物甚至拥有了自己的粉丝和追随者,美名其曰和纸片人谈恋爱。

而在这时,由《修真录》主线剧情改编制作的真人大电影也进行了公示。

主要演员:知名爱豆方和放,素人云薇。

粉丝最开始是:【这谁??黑人问号。】

然后怒骂经纪公司报春鸟一百句:【在?什么恶心人的糊饼烂饼都往我们哥哥嘴里塞?】

《修真录》玩家:【拒绝明星,请勿真人KY,游戏不要挂勾三次元。】

然后等到电影上映,大家赫然发现这两位主演就是主线剧情的动态捕捉演员。

纷纷真香:【欢迎老婆来到三次元。】和【哥哥的美貌能驾驭纸片人。】刷了几万条。

池迟归默默关闭了游戏页面——不能充钱变强的游戏玩起来确实有亿点点难哈哈哈哈。

也正是在这个对于不能充钱而耿耿于怀的夜晚,池迟归解锁了新的记忆。

第97章 很难吗

江南十里荷塘, 荷叶连顷碧意遮天,往来游人谁不说一句天赐佳景。

可这佳景姓沈。

十里荷塘,是两衢首富沈尧的家。

这沈尧三十岁的时候, 还只是个湖上卖莲蓬的渔夫,全部身家只有一艘破船一间草屋。

他三十岁这年的寒冬腊月, 在荷塘里捞起来个花楼女子名叫喜娘, 俩人喜结连理三年后生下了一个女儿, 名叫络娘。

然后沈尧就莫名其妙的从一个卖鱼郎变成了鱼铺掌柜,再然后经营水路货运,成了两衢首富。

左邻右舍就解释不明白更想不明白, 这人到底哪来的运道呢。

卖鱼郎变富商,唯一的区别就是结婚生女了,他们琢磨着,要么是喜娘旺夫,要么是络娘旺父。

洛娘十三岁的时候,沈家经完整的买下了十里荷塘并添置了一批家仆。

其中一位打短工的,是个洗衣女工人称浣嫂子,她丈夫早亡,只带着儿子独自生活。

浣嫂子十分美貌, 沈尧又对母子二人分外照顾,不少风言风语传了出来, 连还是个小姑娘的络娘都听说了。

络娘从小是家里千疼万宠长大的,脾气相当大,一听说父亲可能跟洗衣女工有染,气势汹汹地就带着丫鬟家仆打上门去, 没碰见去上工的浣嫂子,倒是碰见了他十七岁的儿子。

明绎。

明绎是个读书人。

很难想象吧, 住在狭小的土屋里,母亲靠洗衣为生的条件下,他是个纯粹的读书人——纯粹的意思是:他只读书,不科考。

十七岁的少年郎,面容俊朗,身若青松,气质高雅,行止得当又饱读诗书,一举一动都充满着让人遐思的文人风骨。

他开门时只冷漠的一瞥,就让络娘收了气势,敛了颜色,回家之后久久不能忘怀。

络娘感觉自己喜欢上明绎了。

她找人打听过他没有婚约在身,就跟父亲沈尧说想要嫁给明绎。

沈尧自然是不同意的。

那明绎确实生的俊俏又气质好,然而他家有辛劳母亲,却不事生产,只每天坐在窗下读些杂书。

读书人称他一句不慕名利,邻里邻居又哪个不诟病他呢。

他们看不懂这少年的书法如何写意挥洒,也不知道他在读的是什么珍奇孤本,更不知道和他一起泛舟游湖的是哪家学子何处状元,只知道:

他母亲在中庭挥着重斧砍柴的时候,他在桌前挥洒笔墨,一根墨抵百捆柴;

他母亲对着豆大油灯缝补衣物的时候,他点着油蜡读闲书,稳坐窗前视若无物。

他母亲飘雪冬日仍在湖边涮洗衣物补贴家用的时候,他和朋友拥着火炉湖心泛舟,写两句酸诗叹“天地苍茫”。

这种人,长得再俊俏,书读的再好,能做夫婿吗?

谁家嫁了女儿给他,那不是送上门去当佣人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