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13)

作者:多梨 阅读记录

李穗苗用筷子轻轻戳碗里的菜梗说:“妈妈,我也想你了。”

“十一还回家吗?”郑歌春问,“票是不是不好买啊?”

“我进了学校里的包车返乡群,”李穗苗说,“别担心,我能回去。”

郑歌春又叮嘱好久,母女俩聊了一阵,才结束了电话。

晚上,李天自又给女儿李穗苗打来电话,顺便告诉她一件事。

“再有三天,我有个公务,要去趟北京,”李天自说,“到时候看看,能不能顺路去看你。”

李穗苗说:“爸爸,北京这么大,从这头到那头,比我们从老家到市里还远。你忙,要不就和我说,你住在哪里,我过去找你。”

“不用,”李天自眯起眼睛,他受伤的那只胳膊捏着照片,在灯光下仔细地看,“我这次正好要去你们学校。”

李穗苗惊讶:“啊?我们学校?什么事?”

警局。

灯光下,微微脱了漆的木桌上,乱七八糟地摆放着一堆档案袋。中性笔脱了笔帽,就这么散乱地摆放着。一个厚厚的笔记本摊开,里面夹着些照片、名片和药物说明书等等,塞得满满当当,最右边,是黑色的笔迹,龙飞凤舞,重重写了一行字。

「青城6月27日杀人案」

李天自穿着略有些松垮的黑色夹克,拇指捏着照片,微微偏移,好让灯光彻底照亮那照片上的人。

穿着一中校服的男生照片。

眼窝深,直发,下唇上有一道浅浅的疤,不明显,像被什么东西挠了,皮肤略略的有些小麦色,不笑,抿着唇,面无表情。

“不是什么大事,你们学校有一个学生,”李天自说,“有个案子,我得找他了解了解情况。”

--------------------

更新啦啊啊啊啊顺便一提。还是熟悉的,山东高考做背景。以及不知道有没有用的一个知识点。山东高考成绩公布时间,一般在六月二十五日下午四点之后。

第10章 颠倒黑白

伪装成正常人是很困难的一件事。

需要对着镜子反复练习的,绝对不只是微笑。

笑容是最简单的伪装。

除此之外,还有惊讶、恐惧、冷淡、疏离……

下面的这些情绪,每一种都需要再根据不同场景进行细微的区分。

比如惊讶,有恐惧的惊讶——深夜无人的校园中忽然看到一双红色的绣花鞋;狂喜的惊讶——在自家庭院中忽然挖出一大块儿金子;意外的惊讶——普通人走在城市路上看到一只梅花鹿的;等等。

我反复练习着每一丝需要细细区分的情绪。

它们可以帮助我欺骗过心理医生和警察,以及,小麦穗。

我和小麦穗的缘分可以追究到很久之前。

追究到她完全忘记我这个“同桌”。

小麦穗的家庭条件算不上好,这一点不需要仔细的观察。她很节省地用一块儿橡皮,把它搓得很小很小也很注意地留着;笔袋瞧得出十分劳苦功高,边缘都磨得发白,还在继续顽强地用。

还有那洗到天然做旧成色的牛仔裤,领口都松垮变形的T恤。

不要误会。

那个时候的我对小麦穗并没有什么想法。

我不是恋|童|癖。

只是感觉,她这个年纪的很多人,都很喜爱崭新的事物。

节俭的人很少。

这是我们短暂的相遇,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更像夏天暴雨前的第一场小微风。

彼时的我不知道这样寻常的清凉会带来一场飓风。

人总是无法预见未来。

我想,当父亲亲眼看着那个男人因为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掉的时候,也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也会有同样的死法吧?

就像我曾经嘲讽一些反面角色会爱上警察的女儿时,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也会走上这条路。

现在的我心甘情愿。

回归正题。

我清晰地记得小麦穗和她父亲每一次的相处。

她很敬仰自己的父亲,会在作文中写下对父亲的敬佩。她曾经以一篇《我最敬佩的人》拿下全市中小学生作文比赛的第一名,其中描写的就是她那默默无闻的警察父亲李天自——

当然,那时候的李天自还没有转正。

还只是一个辅警。

不过这无伤大雅,就像即使身为辅警,也依旧能破杀人案,依旧会奋不顾身地为救人而断了胳膊。

遗憾的是他那案子没能圆满,人也没有成功救下。

我知道李天自的心结。

我也知道李天自的软肋。

朋友的父亲曾让我有了“世界上所有的父亲是否本质都如此恶劣”的念头,李天自的出现却令我再度改观。

收集小麦穗喜好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她有着一位极爱她的父亲。

小麦穗获奖的那片范文被李天自从杂志上裁下,小心翼翼地贴在随身携带的黑皮厚记事本中,为了防止油墨褪色,他甚至还专门裹了一层塑料膜。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