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情书(137)

作者:理想国的理想国 阅读记录

大家尽情地闹了一场,与其说是为苏霖曼庆祝,不如说这场聚会更像是压抑的高三生活中难得的gap time,短暂的逃离后终究要回到现实,大家各自离开,苏霖曼长舒一口气。

她也很喜欢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只是每一次社交都要消耗她极大的精力。包厢留给仍在等车的几位朋友,苏霖曼借口去上厕所走上火锅店的天台透气。

“恭喜你阿曼。”尚泽明不知从哪出现,拿出一个精美的袋子递给苏霖曼。

“你怎么知道我在这?”苏霖曼道谢后接过礼物,是她购物车里落了灰的一只钢笔。

尚泽明没解释,他也只是凭着直觉,没想到误打误撞的找对了地方。

林礼嘉发来消息说自己有事先走一步,苏霖曼坐在林礼嘉身边瞧着他吃饭时一直拿着手机发短信,脸上还带着些暧昧的笑,她当然知道林礼嘉嘴里的有事是和谁的事。

“尚泽明,你还记不记得高三刚开始的时候咱们三约定要一起去北京?我没拿到金槐杯结果的时候其实特慌,林礼嘉一直在进步,你呢无所谓学校,只要是北京的学校就好。你们知道我是非文学系不去的,可全国好的文学系几乎都在南方,唯独最好也最难考的一所在北京,我特怕没考上,最后只有我失约。”

“不过现在看来,失约的人可能是林礼嘉,不是我了。”

苏霖曼指向楼下,路的尽头是一个短发女孩的身影,林礼嘉看到那人立刻向着她跑过去。

苏霖曼还在开玩笑:“也好,咱俩在北京相依为命也挺好的,你看啊,咱们不是说要一起租房子住吗,林礼嘉一走你就可以一个人住一间房了,他那个人嘴挑,这不吃那不吃的,现在我俩吃饭就不用管他了,还有还有……”

尚泽明不忍地开口打断苏霖曼的想象:“阿曼,我去不了北京了……我要出国了。”

苏霖曼愣住,半晌才讷讷开口:“已经决定了吗。”

尚泽明点头:“我以前觉得不必太努力,毕竟我只是一个工具,做好工具的本职工作就好,直到爷爷走后……”

即使已经过去半个月,提起这件事时尚泽明仍然觉得哽咽:“直到爷爷走后,我才发现我被他保护的太好,要学的东西太多。”

他注意的苏霖曼的表情,伸手摸摸她的头发安慰道:“哎呀,怎么这副表情,这不还有大半年才走吗。”

苏霖曼没吭声,转过头悄悄擦了擦眼睛。

尚泽明没想到苏霖曼的反应这么大,他以为最在乎那个约定的人是他。尚泽明顿时手足无措起来,他走到苏霖曼的左边蹲下身看她埋起来的脸,苏霖曼把脸扭到右边,于是尚泽明也跟着她转到右边。

“阿曼,我发誓,英国和北京没那么打区别,你要找我就给我打个电话,我保证立刻买机票好不好?我们还能常常见面的。”

尚泽明虽然这样说,可苏霖曼和他都默契的知道再见面哪有这样简单。

“没关系啊,”苏霖曼抬头,语气无所谓道,“我倒是觉得挺好的,有更好的机会就要把握住的。你说得对,想见面咱们就买机票。”

尚泽明还想再说什么,苏霖曼已转身向楼下跑去。

小时候不想离开家长去幼儿园,偶尔哭闹就能起作用,越长大“挽留”好像越难被说出。有时候是不愿说,最好面子的年纪,即使争得面红耳赤也不愿意退步;有时候是不敢说,因为觉得自己没有立场也没有理由;有时候却是不能说,因为知道大家要各自奔向未来,所以背道而驰的那刻只能捂住嘴巴。

苏霖曼从未觉得成长是那样残酷的词。

当被冠以成长之名,离别竟成为理所应当的事情。

----

二零一三年的年初下了很大的雪,整整两天两夜没有停歇。

西北的冬天是和这座城市一样冷硬的形象,开着暖气的教室,穿着厚重羽绒服的学生,数学老师催眠的讲课声,老师们从未见过一节课上可以睡着这么多学生,尤其是在高三这样紧要的关头。

动员大会就因为这样荒诞的理由被策划起来,地点定在文昭山上的孔庙。

孔庙在半山腰,潜山寺在山顶,学校允许学生在活动结束后自行前往潜山寺上香,不想去的学生提前跟班主任报备,学校安排了大巴把学生送回家。

遇到人生大事去潜山寺烧香拜佛以求神明庇佑是老一辈代代相传的习俗,即使到这一代大部分年轻人不再有那样坚定的信仰,寺里的香火仍然鼎盛。

苏霖曼作为学生代表站在台侧,网上搜来的演讲稿无趣乏味,她应付着念,学生应付着听。

动员大会的内容如何没人关心,校领导只在乎如何拍出气势浩大的照片,学生把这当做休息日,在紧张的高三生活里终于得以喘息。

上一篇:新晋阎王 下一篇:宦官之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