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归来嗅炊烟[美食](39)

作者:五里苏桥 阅读记录

竹笋跟两个人玩游戏一样,躲避着他们的追踪,让他们在期待、惊喜、失望、再惊喜中反复跳转。

玩着玩着,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太阳落山的时候,已经挖了半筐。

从小在村里长大的何年归知道,挖竹笋不能逮着一个地方挖,得间隔着挖,不然容易把一个地方挖秃。也不能多挖,挖多了竹林容易稀。

两人就在傍晚的夕阳里,带着满满的收获,大跨步下了山。

半筐竹笋他们也吃不完,何袅袅便挑出了两小篮,一篮送去给阿雅奶奶,一篮送去给红婶。可刚进红婶家院门,就听到红婶两口子在吵架——与其说是在吵架,不如说是红婶在被单方面责骂。

“孩子去寄宿学校多好的事!你说不行就不行?你为这个家赚过一分钱吗?这个家里有你说话的份吗?”男人的语气不容反驳。

“孩子回家能吃好睡好,我还能照顾她……”红婶略带央求的语气。

“高中了,孩子来回跑,她不累吗?学习重要还是吃饭睡觉重要?”

……

这种时候何袅袅实在是不方便进去,便把竹笋篮子放在院子里,悄悄离开了。

何袅袅回来的时候,何年归正在她家院子里剥竹笋,坐在小板凳上,手脚麻利。何袅袅默默坐下来,跟他一起剥。何年归看何袅袅脸上不太开心的样子。便学着叫魂的样子,对着屋外虚喊:“袅袅啊,回家吃饭啦~何袅袅,回家吃饭了~”

何年归煞有介事的样子缓和了何袅袅心里的郁结,她说:“我想帮村里的妇女就业。”

“红婶又被骂了?”何年归问。

“他们两口子对孩子的未来规划不一样,红婶作为妈妈,却完全说不上话。”何袅袅叹了口气说,“村里的妇女,感觉一辈子都在为家里付出,年轻的时候要照顾孩子,好不容易孩子大了去上学了,稍微有点空闲,又被丈夫嫌弃不赚钱。可是他们哪有什么渠道去赚钱啊……”

“那你想怎么帮她们就业呢?”

“雇她们去我菊花地里干活。”何袅袅说,“男人在外面打工的时候,地里的活大部分都是她们干的,种地这块,她们有经验。”

“可现在你只有一个棚。也就一开始种的时候忙一点,等花开的这段时间,都不怎么需要人工,怎么雇她们?”

“那就种的时候雇!”何袅袅提起了精神,“因为我也刚起步,万一我以后成功了,包下了很多地,我一个人忙不过来,不就可以雇她们,帮她们就业了吗?”

“不是万一,是一定!”何年归认真起来,“你一定可以打败化肥厂,带村子致富的。”

何袅袅一扫阴霾,跟在何年归后面帮他打下手。腌笃鲜的“腌”是指咸肉,咸肉提前用温水泡过,稀释了盐分,切成大块放进炖锅中。“鲜”是新鲜的竹笋,竹笋洗好了之后,切成滚刀块,也一并放入炖锅中,还可以加一点新鲜的排骨增加鲜肉的香味。提香的关键是加几片金华火腿进去,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慢闷,就是“笃”。

在“笃”的过程中,蒸汽不断从锅与锅盖的缝隙中涌出,把整个厨房都温得暖暖的。何年归和何袅袅就坐在锅灶旁的小板凳上,看着灶台里的火苗,等待着一锅美食的成熟。似乎是柔和蒸汽的作用,何年归的声音也柔了下来。他问:“你怎么会那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而且理想又那么伟大啊?”

“伟大?太夸张了吧。”何袅袅说,“我就是普通人。想做什么就努力去做了。”

“你怎么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呢?”何年归问。

这个问题何袅袅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她心里有很多很多想去做的事,很多时候这些想法都是要在心里做一下竞争,只有欲望最强烈的那个,她才会去实践,从来就没有遇到过不知道想做什么的时候。

“就没有人像我一样,对未来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吗?”何年归问。

“那你有什么爱好吗?”何袅袅问。

“我爱好吃的,只想每天躺平,做一个只知道吃吃喝喝的咸鱼。”何年归对自己的定位很明确。

“是不是你爸妈把你逼太紧了啊?”何袅袅想起来自己上学的时候,爸妈特别注重成绩,除了学校里的学习之外,何袅袅还要上不同的补习班。工作日放学后要上补习班,学英语、数学。周末白天要上兴趣班,学画画和小提琴,但何袅袅对这些都没有兴趣,所以那段时间她也很迷茫。

何年归想了想说:“也不是,而是我现在学的临床医学并不是我感兴趣的,可不学吧,我也不知道能干什么。而且我已经学了这么多年,就这么丢掉的话,也挺可惜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