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宗禁止内销(137)

作者:观山眠 阅读记录

房间内静谧,无声,与昨晚上的热闹大不相同。

然而这才是她最习以为常的状态,所以并不觉得有多寂寞。

唐姣拉过椅子,坐在上面,将李少音昨天交给她的那枚符箓取了出来。

青色的符箓名为“承音符”,上面附有禁制,只有唐姣的真气才能解开,除了徐沉云以外没人知道里面的具体内容,她端详了一阵符箓,然后调动真气,注入符箓之中。

感受到确是唐姣的真气无疑,符箓的禁制应声而开,显出青色的光芒。

属于徐沉云的声音在唐姣的脑海中响起。

“宝册之中的内容属于秘密,阅后即焚,所以我只能借这种方式传达给师妹。”

唐姣感觉自己似乎有一段时间没有听过他的声音了。

大师兄的声音向来温柔,徐徐的,好似春风拂过秋水,引得枝叶低垂,群鱼潜底。

这符箓中所记载的声音和她印象中的差不多,只是更为低沉,稍显暗哑。

如果要形容,就是泅着一场暴雨的天际,在湖面上倒映出微寒苍凉的景象。

符箓中的声音继续说道:“黄泉碧落镯最初是出现在浮屠之棺中的。相传,三百年前,某个修士在寒炽地域中进行探索之际,无意间发现地域内的灵脉,也就是不周山忽然出现了一扇漆黑的门,镶嵌在山体之间,散发着不详的气息,不似地域内的生物。”

“与他同行的一共有五名修士,修为都是七阶以上,这六名修士商量之后,决定前去查看,结果最后只有这一名修士活着回来了。”他说,“此事很快引发了九州盟的关注,这名修士神魂破碎,精神状态极不稳定,众丹修调理无果之后,决定进行搜魂。”

“从他断断续续的记忆中,众人发现了三件事:第一,无论多少人靠近那扇门,也只有一个人能够进入,人数的限制使得每个进入此门的人都陷入危险的境地;第二,这名修士之所以能活着回来,是因为他无意间撞见了一个金色的虚影,而那道虚影为他指明了方向;第三,在仅存的清醒记忆之中,他最后看到的景象,是一枚漆黑的镯子。”

“小师妹既然问了我这方面的问题,应该是自己也对当年的事情做过了一定程度上的了解吧。”徐沉云说道,“那么我就不仔细讲述当年的阴火四溢事件了。发现这三件事的九州盟众人决定前往不周山,这时候,那扇门已经吞噬了许多修士,寒炽地域本来就在九州盟的管辖内,他们不能再坐视不管了。在九阶真君对这扇门进行了解之后,得知此门名为‘浮屠之棺’,正是当年的阴火事件残余下来的怨气所构成的一座坟冢。”

即使徐沉云的声音柔和,娓娓道来,唐姣还是从中感受到了一丝寒意。

“你可能有些疑惑,当年明释法师不是已经以身超度了这些冤魂吗?”他说,“其实他并没有完全超度冤魂,阴火本来就是邪物,是与真气完全相反的存在,自盘古开天劈地以来,真气上浮,阴火下沉,两者本来就是相辅相成,如同阴阳两极。被阴火所烧尽的那些人永世无法进入轮回,明释法师一人无法解救所有人,只能将他们牵引到不周山上,将影响降到最小,两百年过去,他的压制逐渐变弱,于是怨气又卷土重来了。”

“那道金色的虚影,自然就是明释法师无可奈何,留下的最后手段。”

“然而,就像五百年前那般,他当年无法拯救所有冤魂,如今也无法拯救所有被浮屠之棺所吸引而来的修士,无论这些修士是自愿的还是被强行拉扯过来的。他当年其实留下了一句话,只是受到各种势力的干预,这句话并没有流传出去,他说,两百年后,会出现一名继承他衣钵的修士,身怀使命,将以身渡世,完成自己未能完成的事情。”

徐沉云告诉唐姣:“几番查探,九州盟发现浮屠之棺的核心其实是在于那枚镯子,那些不散的怨气凝结成了一枚镯子,这就是天品法宝‘黄泉碧落镯’的由来。进入浮屠之棺的所有人都会经历这些冤魂当年所经历过的痛苦,许多修士往往在进入门后不到半个时辰就已经心神崩裂,爆体而亡,即使是九阶真君,在门后呆了百日,仍然承受不了那种恶意,踉跄着逃了出来。九州盟意识到如果无法承担这扇门背后的所有痛苦,就没办法让那枚镯子认主,也无法关上门,事情陷入僵局,只能由九阶符修将此地封锁。”

“又过了四十年,当时身为八阶丹修的珩清决定前往不周山。”他说道,“尽管所有人都在阻拦他,告诉他,丹修本来就没有什么保命的手段,而浮屠之棺一次又只能进去一人,他进入这扇门,就像羊入虎口一般,有去无回,他仍然铁了心要进这扇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