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全员美人的家族做谋士+番外(124)

作者:甜冰茶 阅读记录

王允一直沉默的站在那儿,一言不发,曾经能横刀立马的名士如今也佝偻起了背,乍一看真的像是一名风烛残年的老者。

他的所有梦想与期望都在今日彻底破碎了。

立于高处,小皇帝心中却无比寒凉,他问道:

“卿等纵兵伤民,欲何为乎?”

“董公忠于陛下,却无故被害,臣等乃为董公报仇,不敢为逆。”

李傕答道,随后他看向了那始终不发一言的司徒。

“董公何罪?请司徒为我等解惑。”

劫掠长安的军阀露出了胜利者的微笑,如此说道。

王允闭上了双眼,再次睁眼时,他令天子待在原地,自己一步一步走下了城楼,走向了那条穷途末路。

————

“长安沦陷了。”

牛车依旧在前行着,官道久未修缮,道路坎坷颠簸,叫人昏昏欲睡。

荀晏不知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应该有什么反应,他当时只是非常平静,在心底轻描淡写的一声,哦,长安沦陷了。

“可惜了。”

荀攸叹道。

也不知他到底可惜的是汉室的统治,还是一意孤行最终亡命于军阀之手的司徒,又或者是那些长安城中,无辜遭此浩劫的百姓。

荀晏突然感到一种深切的恐惧,那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大势

,当流言传遍长安,当司徒独断朝政,眼里容不下董卓残部,这其中,又有谁潜藏在暗处,悄悄推动了大势,为已半只脚踏进棺材的汉室压上了最后那块棺材板。

曾经抱着匡扶汉室之心而来长安的士子,如今连遭坎坷,受牢狱之灾,最后眼看着长安形势失控,选择离开那纷争之地。

羸弱的汉室再也无法控制住那些权臣军阀,如今是李傕郭汜肆虐长安,但只要天子尚在一日,纷争就不会停止,如今不管是谁入驻长安,天子终究只能是一个傀儡。

“快要散架的马车终究难以重归完好,”荀晏斟酌着说道,“不破不立,破而后立。”

“清恒所言甚是。”

荀攸浅笑着答道,对荀晏的话接受度良好,或许对于他而言,这些时日在长安的所见所闻,已经足以叫他颠覆过去几十年接受的教诲,重新建立一个新的目标,新的抱负。

“只是破而后立的过程大抵会非常漫长,痛苦。”

他如此说道,似是已经窥见了未来军阀混战,群雄割据的日子。

其实目下,群雄割据的形势已经形成,却不知日后会有谁能够真正胜出,结束这场乱世。

“公达若上书求出蜀郡太守,朝廷会同意吗?”

荀晏抛下了那个沉重的话题,转而问道。

长安朝廷虽然会面临极度的虚弱,但不会完全罢工,李傕郭汜想要掌权,那就还需要这个朝廷能够继续运作下去,不可能杀光所有官员,甚至还要优待那些士族子弟。

只是任城相与蜀郡太守之间的差别还是挺大的。

“蜀郡太守可不是什么好差事,”荀攸温雅笑道,“若是情况不好,攸恐怕都入不了蜀。”

荀晏一时之间竟然感觉很正常。

颍阴侯回不了颍阴,蜀郡太守到不了蜀郡什么的,真是再正常不过了!

“刘益州非易与之辈,若要入蜀,免不了要和他打交道。”

荀晏托着脸,愁苦的说道。

或者说现在能割据一方的军阀,没有一个是易与之辈,刘焉据益州一事几乎是开了割据一方的头,隔壁荆州的刘表也很秀,单骑入荆拿下荆州,更遑论如今势大的二袁。

“刘焉阴怀攘窃之志,生

骄尊之心,恐生劫难。”

荀攸说道。

荀晏听得一个激灵,这种标准预言式口吻,真的宛如乌鸦嘴一样一说一个准。

但作为诸侯之一,刘焉之心却是不加隐瞒,旁人或许还会打打清君侧的口号,他倒是不管不顾,私造天子车舆,图谋不轨之心几乎不加以掩饰。

如此高调之下,真出什么事似乎也不难理解,便是权势滔天如董卓,也死于他这个小小的刺客之手,但此事不确定性太强,谁也不知道中途会生出什么变故。

“清恒不必多虑,”荀攸倒是心态良好,“或可先依刘荆州,观望蜀地,静观其变,再做抉择。”

汉中已被刘焉截断,道路不通,若要入蜀,还是得从荆州绕道,若是刘焉不放汉臣入蜀,那暂时依附荆州的刘表也不失为良策。

况且刘表与刘焉关系不和,若有人能够前往益州分权,他恐怕再支持不过了。

荀晏垂眸思索片刻,蓦的抬手抓住荀攸的手。

“若公达有意益州,不可耽误时机,若有机会……”

他顿了一下,却终究没有说完那后半句话。

若要前往益州分一杯羹,时机便是最重要的,去得晚了,木已成舟,去得早了,不知要等多久,但还有一个选择,自己动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