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全员美人的家族做谋士+番外(383)

作者:甜冰茶 阅读记录

鲜血漫过台阶,一寸一寸的洇入了干涸的土壤,双目所及之处具是鲜血与残肢。

手背上染上了鲜血,身体的温度似乎也在随着液体的流出慢慢消散,主簿抠在青石砖上,指甲中已是斑斑血迹,他奋力向前爬去,直至摸到了一双鞋履。

“明府……明府救我……”

他低不可闻的含糊说道。

眼前看不见面容的明府似乎是微微弯下了腰,只是还未等他做什么,地上已经奄奄一息的主簿便被人随意一脚踹到了一旁。

他的双眼顿时瞪大,嘴角不停漫出血沫,任谁看都知道他定是活不成了。

“未想今日杜府君竟在衙署?”踹出那一脚的人故作惊讶,“这几人品德恶劣,故略施小惩,倒是叫府君见笑了。”

“没吓着吧?”

范先关切的问道,眼神却阴戾的紧紧盯着眼前新任的河东太守。

杜畿缓缓直起了身子,他看过这公堂前的庭院,连主簿在内有官吏三十余人倒在了血泊之中。

这是威胁,更是警告。

他神色如常,甚至微微笑了笑。

“既然犯错,该当惩罚。”

掩在长袖下的手不知不觉的握紧,指甲压在肉中,轻微的疼痛中他格外的清醒。

范先又几次询问,眼前这孑然一人的府君仍然从容自若,没有任何惊惶之色,他不由感到了挫败与烦躁,只觉得眼前这人的面容愈发令他厌烦。

王邑被征,他们本可以举郡之力暗投袁氏,可偏偏曹操派来的这位新任胆子大得惊人,一人便敢赴任。

不同于先前应对荀清恒时的犹豫,荀氏本就是大族,杀之后患无穷,杜氏虽曾为名门,如今早已落寞,族中无人可以帮衬,杀了也就杀了。

偏偏卫固在这点上坚持不肯杀此人!

说什么怕杀害新君留下骂名,不愿明目张胆背叛朝廷,照他来看不过是因这二人曾经有过些私交,妇人之仁不愿动手罢了!

范先又是一脚踢过了那还吊着半口气的主簿,心中有气,动作自然也不温柔,他上前欺身拽住了杜畿的衣领。

“府君真不该这会儿来……”

他轻声叹道,声音阴冷,右手却静悄悄的扶在了腰侧佩剑上。

卫固进来看到这一片修罗场似的景象时也不由眼皮一跳,感觉自己有时候怕是低估了这位友人。

转眼见范先一脸几乎不加掩饰的杀意,他心头一跳,连忙上前制止,又少有的对着这位无权无势的杜府君好言劝慰了好几句,随后强行拽着友人离去。

“你这是要如何?”

范先恼怒的挣脱了他的手。

“范君糊涂!”卫固怒声斥责,随即说道,“荀清恒领兵三千已在潼关之外。”

范先悚然一惊,想起了那人此前悄无声息带着本部兵马溜到了安邑的事儿,好歹这会没让他直接进来,可这般近的距离,若是他真的动兵……

“拦住了吗?”

他连忙问道。

卫固冷冷道:“你若是杀了杜伯侯,那怕是拦不住了。”

“据险固守,他能耐我等何?”

范先回过了神来,方才发觉自己刚刚竟是一时被吓住了,不由愈发恼怒,又想起先前那位年轻御史毫不留情的落了自己的面子。

“早与你说了,当时不杀,后患无穷!”

他压低了声音说道。

尚未走远的杜畿微微侧头,神色有些莫名,只是二人一心埋在如何处理将要过河东的御史中丞身上,皆无所察,或者说无意去理会这孤立无援的太守。

他晦涩一笑,甩袖离去。

第172章

夜色朦胧,营地静谧,只听一处忽而骚动,守夜巡逻的队率斥责下押住了一人。

“怎么回事?”

检查了一遍营门防卫,赵云远远朝着队率问道。

火光照亮了那人的面容,是一张清秀的面庞,观其年龄衣着应是个弱冠之年的儒生,如今形容狼狈,只有神情算是安然自若。

“汝乃何人?何故擅入军营重地?”

赵云审视着这人,思忖着他是什么身份。

刀剑加身,那年轻文人却也不怎么怕,挣扎了一下似是要往怀中取什么,立马被那队率重重制止。

“让他拿。”

年轻文人取出了印信,青绶玉印,乃一千石所用之规格。

“河东太守?”

赵云挑眉问道。

“王邑未肯归还印绶,携印私入许昌,此为州郡新制,”那年轻人眉眼清冽,“在下复姓仲长,名统,游学此地,曾与杜府君有同学之谊。”

赵云忍不住多看了这人一眼,虽是身形高挑,颌下蓄了短短的一层胡茬,但观面容明显不过一十出头,那杜府君似是已近不惑……

自称仲长统的儒生神色自若,只是坦然持印绶站在那儿,不理会赵云有些奇怪的神色。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