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全员美人的家族做谋士+番外(481)

作者:甜冰茶 阅读记录

可奈何天生的立场与身份将他们越推越远,不复旧日之亲密与信赖。

他顺势起身寻了个借口去外头转悠一圈。

天色黯淡了下来,天边乌云聚集,待会怕是要下雨了,他打了个喷嚏,一边闷咳一边寻了个地方撑着。

不远处的青衣谋士曲腿坐在廊下,一人独饮,神色恹恹。

“奉孝如何在此独饮?”

荀晏提声问道。

郭嘉这才惊醒,下一秒便皱起了眉。

“江陵时的病还没好吗?”他问道,“谁见人家领兵的将军是个病秧子?”

他嘴上嫌弃,还是起身搀扶了一把。

“我早不领兵了,”荀晏不以为意,“逼我去我都不去。”

光是行军就能要他半条命,他还想多活几年。

郭嘉翻了个白眼,这人是忘了赤壁一战刚过去不久吗,嘴上讲着不来,事到眼前比谁都积极,平白担起过多的责任。

他复又坐下,独酌发

呆。

“你与丞相怎么了?”

荀晏直白问道。

他又非瞎子,曹操平日里最是信任郭嘉,几乎给予了对待本家人的信任,今日见他们几无交流,若说没发生点什么他是不相信的。

“无事,”郭嘉懒洋洋说道,“不过是……略有分歧。”

“或许日后会寻一山清水秀的地方隐居几年。”

他半是玩笑的说道。

荀晏挑眉,他看了看发小略显苍白的面孔,提醒道:“丞相看重你。”

郭嘉之于曹操,已是不可能离去了,他手中掌握的机密要事,要离去唯有身死之时,且曹操明显的,有为其铺路的意思。

“玩笑而已,”郭嘉笑着,蓦的说道,“明公老矣。”

“哪有不老的人。”

荀晏温和说道。

郭嘉起身拍了拍荀晏的肩,低声说道:“清恒且小心行事。”

“明公遇刺以来脾性暴躁,似有为身后之事而计之意……”

荀晏眨了眨眼,站立片刻后与郭嘉一前一后回了席上。

席间气氛略微沉凝,他俯身坐下,见兄长面无表情站在一旁,他只能转头看向了荀攸。

大侄子咋了咋了?

他错过啥了?

荀攸微微摇头,荀晏还未来得及想发生了什么,惊变骤起。

“啪——”

曹操掷手边瓷瓶于荀彧脚下,瓷器顿时碎开,碎片溅起。

荀彧岿然不动。

荀晏色变,他方才坐下,这会直起身子,右手紧握腰间剑柄,几欲拔剑出鞘。

是荀攸紧紧按住了他的手臂,他下了死劲,荀晏一时竟挣脱不开。

荀彧面色不变,白皙的脸颊上竟是不慎被碎片划出一条血痕。

他如往常一般平和说道:“丞相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不宜如何?

不宜称公。

荀晏一时竟不知是愤怒更多还是迷茫更多。

他没有想到曹操会在北方出事以后,第一时间回到许都落实本只是传言的进封国公之事。

更是没有想到曹操会当众如此对待兄长。

曹操几乎下一瞬就控制好了神色,他看了一眼荀彧,只淡淡说道:“孤已知晓令君之意。”

“既是如此,今日便暂且到这吧,诸君退下吧。”!

第215章

这是丞相十数年间第一次对于荀令君发火,当日在座之人皆是惊讶到无言,回去后对此事讳莫如深,但心中是否起了什么心思便不得而知了。

事后曹操派人送了许多上好的伤药与精巧的摆件给荀彧,叫人带了些慰问的话,但终究是不如以往。

进封国公之事,本不过是捕风捉影的流言,如今却堂而皇之的放在公开场合上相谈,而荀彧又这般明确的发言。

河面平静,底下却已是暗流涌动,谁也不知如今渐行渐远的曹荀二人是否会发生更加激烈的矛盾。

荀府上尚且平静,荀晏打发走了府医,撩起袖子给兄长擦药。

伤在眼下,荀文若常年埋首案间,肤色白皙,衬得那道不慎被瓷片划到的伤口格外显眼。

“差一些进眼睛了,”荀晏说道,“阿兄如何不躲?”

“无妨。”

荀彧闭着眼,神色平静。

荀晏忍不住手下一重,兄长没有出声,只微微皱眉。

“阿兄知我并非此意。”

他收起了伤药。

荀彧不语,只垂眸望着手上未放下的卷宗。

荀晏抿了抿唇说道:“兄长令我回颍阴时,想来心中已有定数,不欲与我争辩,只今日弟仍要多嘴了……”

“自东郡起兵至今,丞相自微末县令至今日之权倾朝野,可为权臣也,然霍光辅政,死后霍氏满门诛灭,自古成王败寇,只许进不许退,何况……”

他抽去了荀彧手上的卷宗,平静说道:“何况以兄长之敏锐,应当熟知丞相之为人,而今皇权低微,大局将定,兄长纵是心系汉室,也要为荀氏之宗族而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