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全员美人的家族做谋士+番外(518)

作者:甜冰茶 阅读记录

任红昌不解,却也没有再问,

只留荀晏一人独坐。

他低头出神的望着苍白的手掌,掌纹被一道长长的疤痕截断,他忘记了是早年间因什么事受的伤了。

他问自己,今日之情形,是否早已背离了原本的初衷。

他想护佑家族在乱世之中求得一片安宁。

他想家人亲友皆能平安一生。

他想这片白骨露于野的大地能够重燃生机。

而今他却被缠绕在那片蛛网之中,束手束脚,不敢动弹。

扪心自问,近些年来,除却夹在曹氏与刘氏之间的争斗与妥协外,他还做了些什么?

他推开那扇门,书简满屋,微风卷起灰尘,他轻咳着寻到了昔日所作的文章。

满篇稚嫩的文字,他拂过其上已然褪色的文字,低低笑了起来。

他执笔在其上盖上了四个浓墨重彩的大字。

——作茧自缚。

——————————————————

荀彧醒来的时候,屋内皆是米香,小锅上咕嘟咕嘟的温着米粥,他那堂弟似是困极了,蜷缩着倚在一旁的矮榻上。

他翻了个身,倒也不觉饥饿,只是手脚有些无力。

荀晏眠浅,稍有动静便醒了,他含糊问道:“阿兄醒了?喝点米汤吧。”

他言辞亲昵,似是先前二人并未起过纠纷一般。

“空腹多日,乍然进食不可过多,先用些米汤最好,”他自顾自说着,“都挑的精米呢!”

荀彧默然接过,那米汤浓稠微烫,皆是稻米清香。

“我前几日又病了一遭,”荀晏软了声音,“阿兄若是不吃,我必然得被气得旧病复发,卧床不起。”

荀彧:“胡言。”

话虽如此,他仍是慢吞吞的咽下了那口米汤。

他怎能对幼弟这般残忍?

荀晏这才满意,他盯着兄长喝了一碗米汤以后才移开了视线。

“先前是我不对,”他低头道,“口出狂言,目无尊长,兄长昏睡时,我已在外罚跪一个时辰。”

荀彧神色微动,这才发觉堂弟不过几句话的功夫,额角又皆是虚汗,他有意想看看他的腿有没有跪伤,但又说不出口。

“你心中

恐怕不是这般想的吧。”

他收回了手,淡淡说道。

荀晏取了帕子擦了擦汗,并未说什么,神色说得上顺从柔和。

荀彧不想见他这般。

他这幼弟的固执向来藏得极深,如今他若是与自己各执一词他反倒觉得正常,可偏偏是这番顺从的模样……

荀晏已然越过了这个话题,他说道:“官渡已过数年,路途无聊之时回忆往昔,仍不敢忘本初强盛之时,于如今亦有警醒之处。”

荀彧不语,示意他继续说。

荀晏便继续道:“昔袁绍帐下谋士如云,如沮授、田丰、审配,冀州士也,辛评、郭图,颍川士也,逢纪、许攸,南阳士也。”

“能人虽多,却无人可统一言论,致使派系争斗不休,而丞相帐下士人,十年征战中唯荀令一道声音。”

“我族确实权盛一时。”

荀彧淡淡道。

“那阿兄离去后呢?”荀晏轻声问道,“何人能再为‘荀令君’?兄长走后,朝政必然四分五裂。”

这是可以看见的未来。

荀彧不过刚刚开始放手,下头就已然群魔乱舞,似是要上演一出世家中的群雄并起。

曹操再如何把控士族中的话头,但他仍然是个外人,他天生与士族就是对立的。

荀彧沉默了许久,他问道:“清恒想要说什么?”

荀晏温柔一笑,他握住了兄长的手,温声道:“诸事未定,我只想阿兄活着。”

仅此而已。

荀彧默然,他回握住了幼弟的手。

他有些后悔,他本不该叫堂弟看着他如今这副狼狈的情形,若他一直待在邺城,可能不过是听着一道消息……

堂弟笑得温和,神色也平和,但他却觉他已是一道紧绷的弦,稍许外力就会使这根弦彻底崩溃。

他的眼睛却出奇的亮,但实则他少有这般精神的时候,多数总是有些惫懒打不起精神的模样。

“弟愚钝,难以为兄长解忧,”他慎重说道,“但却可向兄长保证,十年内,陛下仍然是陛下。”

荀彧皱眉,他心下总觉不好。

“许下形势复杂,不可妄动。”

“阿兄不必担忧,”荀晏的声音很轻,似如远方飘来一般,“我只是厌倦了。”

“厌倦了总是在退让,也厌倦了这种无能为力。”!

第231章

自太尉归许以后,朝中上下传闻不断。

曹荀之争向来为人瞩目,一面是征伐天下的军阀,一面是居世家魁首的士族,而这场争斗的潦草结束却显得虎头蛇尾到有些玩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