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全员美人的家族做谋士+番外(522)

作者:甜冰茶 阅读记录

他说道:“太尉此行,恐怕并非如国舅所愿。”

他不知道耿纪金祎等人究竟给出了什么条件,但他却不觉得他们能给出说动这位世交之弟的条件,那如今之形势,只可能是荀晏想要如此。

那他究竟想要什么呢?

荀晏微微一笑,他说道:“国舅欲再行奉天子以令不臣之事,斥丞相所行乃挟天子。”

“国舅欲如此,那你呢?”

陈群追问。

荀晏的笑意淡了些,半晌,他说道:“我想怎样重要吗?他们都在逼我。”

天子在逼他,曹操在逼他,凭什么他永远要夹在中间里外不是人,承担那些斗争的后果?

谁会为他的阿兄哀悼?谁会为他的伯纠恸哭?

陈群陡然止住了质问。

“清恒,你我相识多

年,我只希望你莫要冲动行事,”他说道,“你若一意孤行,我便只能舍命相随了。”

荀晏一怔,他莞尔道:“多谢长文了,只是也不必如此……”

“过了今日再提日后吧。”

声音渐轻,他不再于此耽误,回身离去上了步辇。

陈群远远望着他,陡然发觉那道背影显得过为瘦削,也过为陌生,他重新坐了下来,提笔起草文书。

穿过长且幽深的宫道,荀晏终于至天子殿前。

那煌煌宫阙威严的矗立于他身前,其中坐着的是那大汉最后一任天子,在无助与寄人篱下中度过数十年的汉天子。

他下了步辇,在突兀的心悸中晕眩了片刻,指节突出到青白,转瞬之间他向两边诸人颔首,面上殊无异色。

折腾一大晚上,他若是少年时也就罢了,放这会就显得吃力了起来。

两边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的汉臣,忠臣欣慰的看着他,好似在他身上看见了大汉的前景一般。

荀晏心中陡然升起讥诮之情。

这些人这么多年来什么都没有学会,他们自诩忠臣,又何尝不是与曹操发生了利益的冲突。

昔年袁绍召董卓入京,他们将董卓视为诛杀宦官,谋求利益的那把刀。

如今他们召自己起事,又何尝不是抱着相同的想法。

殿门前的虎贲上前拦住了他,请他解剑。

他神色冷淡,似若未闻,在众人惊愕的眼神中再度抬脚。

他按着腰间佩剑,剑履上殿。

端坐于宫阙之内的天子用相似的惊愕眼神看着他,他抬头看了过去。

不似往日里的低眉垂目,谨小慎微,他毫无掩饰的用冷漠的目光看着天子。

[你从来不敬天子,但伪装的皮披久了,自己都要当真了。]

那熟悉的声音再次响起,幻觉般的混乱与现实的清醒混在一起,他的眼神仍然清明。

[你厌恶天子,从慈明公时便是如此,你敢说自己从未想过一些什么吗?]

无力的天子端坐于至高之处,座下群臣的参拜如山呼海啸,似将一切吞没,腐朽的战车摇摇欲坠,魏王站在他的王座之下,岿然不动。

[许都内外皆是你的人马,曹操困于淮南,夏侯惇不是你的对手,吕布、孙权都喜闻乐见你的反叛,]那道声音如蛊惑般说着,[你的政见无法得到曹操的全力支持,那换一种情形呢?]

[没有,]荀晏答道,[将死之人,自然从未想过。]

[清之,闭嘴吧。]

刘协开始感到不安,似有什么脱离了掌控一般。

他亲封的颍阴侯沉默了太久,久到令他感到了不安。

这不是平日里温和自持的荀家郎君,而是另一个他有些陌生的,自少年时便征战四方的荀清恒。

许久之后,荀晏轻声说道:“臣参见陛下。”!

第233章

刘协并不陌生荀晏。

在他还是个在董卓治下委曲求全的稚龄少年时,董家的女郎对那荀郎一见倾心,最终导致了董卓遇刺的那一处漏洞。

他是那么宠爱自己的孙女。

而后的这么多年,他虽与荀晏关系不如何亲密,但也数次听他讲课,讲那些圣人之言。

他能够敏锐的感受到其实这位颍阴侯对自己是隐隐抗拒的,但他仍然会尽责的去讲述那些经学,也不会如有些近臣一般畏畏缩缩不敢直言。

他自是有底气去说他想说的,教他想教的。

天底下的名士大多一个样,名声好,学问好,而能称得上君子的却极少。

他见惯了温和自持,慎独不争的荀清恒,却从未想过他会有如今日一般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的模样。

“荀卿心中有怨。”

他轻声说道。

若是无怨,何以剑履上殿,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了?

荀晏并未否认。

殿中已无旁人,宫女与太监都悄然离去,这宫中也不可能藏着戏文里常出现的五百刀斧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