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全员美人的家族做谋士+番外(532)

作者:甜冰茶 阅读记录

曹操瞥了他一眼。

“汝友将杀孤。”

“非也,”郭嘉说道,“若他欲杀明公,当于月前以天子之名发诏,连合孙权、刘备诸人起兵讨魏,再出兵南下,蛊惑郡县反叛,围困明公于淮南。”

曹操冷冷看着他,他起身抽出身旁宝剑,在卞夫人惊恐的目光下,那把劚玉如泥的利刃便搭在了郭嘉颈侧。

“奉孝以为寡人可欺乎?”

他问道。

“明公多谋善断,如何相欺?”郭嘉冷静抬头看着曹操,“荀清恒非袁本初、袁公路之流。”

曹操不语。

剑刃几乎贴在皮肉之上,青衣的文士微笑了起来,他用两指夹着剑刃,将剑小心的挪了开来,以免伤着皮肉。

一声清鸣,宝剑归鞘,随着一同落下的还有美妇人的心。

“他已病入膏肓,不足为惧耳。”

郭嘉手边的温酒洒了出来,他惊愕的看着自己的明公。

“明公……何出此言?”

“奉孝自忖知晓四面八方隐秘之事,却不知身边之事,惜哉惜哉,”曹操的神色变得平和了起来,“他的病没有几年了,树倒猢狲散,孤无意去平白耗费兵力。”

“他死之后,无人可代他执政,”郭嘉的面色犹然苍白,语气却已平静,“令君虽有王佐之才,却少一分狠心……”

他突然有些想笑。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清恒此举与文若有何异焉?

他本以为发小是被逼无奈,持天子以求自保,其中也未尝没有赌气之意,未想他竟是在送自己走那最后一段路。

“若是明公断定他命不久矣,此时只需平定郡县,安抚人心,则荀氏不攻自破耳。”

他轻声说道。

曹操颔首赞同他的话,他屈起一

条腿,随意的坐着,手中把玩着不知哪儿掉下来的玉石。

许久之后,他说道:“君亲至雒阳为使,且为太尉带一句话……”

“夫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孤昔拒王芬,如今仍是此意。”

——————————————————

新年过得颇为热闹。

实际上自董卓乱起之后,家人之间往往是聚少离多,而今的热闹却皆是雒阳京畿士族来往。

荀晏能顺利入雒阳,不无京畿世家早对曹操不满之由,亦有民心所向之缘故。

新年吉祥,又兼汉帝归来,曹操停战,可不就是十多年来再好不过的事情了,那些在雒阳养精蓄锐数年的世家几乎要得意忘形。

荀太尉把持朝政,倚仗者不外乎手中兵权,其二则是雒阳世家支持,如国舅耿纪便是京畿世家出身,一同参与许昌兵变者韦晃,宗族中历任凉州牧守……

来来往往,皆是人情交集。

他初入雒阳,怎么着也得重用他们。

荀清恒的脾气可比曹操好多了。

曹操生性狠毒,杀人如麻,昔在兖州时,边让都说杀就杀了,思及袁绍在河北,那可是礼贤下士,宾客如云,可惜官渡。

于是在热热闹闹的新年里头,脾气极好的荀太尉宴请雒阳诸公,一边说笑着一边令身旁侍从历数在座之人近月所犯罪行。

耿纪坐在太尉右侧,看得清晰。

太尉一贯是宽袍大袖,今日也不例外,发如鸦羽,身形清瘦,他虽不蓄须,但肤色皎然,他知晓许多人明面上会说叨他不蓄须,私下却开始觉得不蓄须好像也不错。

他就看着那温和瘦弱的青年令武士入内,将人一个个提走。

他突然打了个寒颤。

他怎么敢忘了荀清恒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又如何会以为他会不断屈就于他?

就在这时,那人朝他望了过来。

许是用了些酒,他的颧骨旁泛着微红,衬得容貌昳丽而柔和,一眼望来几乎感觉眼前都亮了。

耿纪发现他其实远没有那般温和。

他只是生着一副极具欺骗性的样貌,棱角柔和,眼圆且眼尾微翘,但眼底却殊无笑意

“仆可是扰了国舅兴致?”

太尉问道,他执起酒樽向他遥遥一举。

耿纪连忙回敬,背后却出了一层冷汗。

他并非什么听话的人,暗地里的小动作也不算少,自负有功而行事无忌。

所幸那人并没有动他,反而温言宽慰几句,这场宴席便冷冷清清的结束了。

荀晏回到府上小睡了片刻,实则只是躺在矮榻上辗转反侧。

屋内炭火不重,天气也尚且寒凉,他额上却出了一层汗,躺下后便头晕得难以再起。

一刻之后仲长统来访,他才稍稍坐起。

那儒生较前些年留了一撇小胡子,瞧着成熟了许多,长揖行礼之后交上策论。

数年前他开始四处游学,最后归于雒阳学府为讲师,几日前荀晏邀他相见,却杂务繁忙迟迟未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