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爷给夫人撑腰了吗(462)

作者:水果店的瓶子 阅读记录

年纪轻轻的,享受这种待遇?

“对了,”副导忽然想到什么,一拍脑门,有点激动,“我是刚听说的,他们今晚就要展示木偶人的机关,好像就是为了这三个人。”

“他们仨?”苏辉一怔,纳闷地问,“经过老馆主同意的?”

副导忙不迭地点头,“我再三确认过,绝对是老馆主同意的。而且还是临时决定的。”

“就为了他们仨?”

“对,就为了他们仨。”

“……操。”

苏辉惊叹之下,口吐芬芳。

在准备这一期节目之前,他们花了大半个月跟老馆主沟通。

在如今娱乐至死的环境下,木偶戏市场式微,喜爱木偶戏的观众日渐稀少,老馆主其实挺担心木偶戏的未来。

一方面跟节目组合作,老馆主觉得可以宣传木偶戏,但另一方面,节目组让嘉宾学一两天就上场,且拍一些娱乐化的内容,让他觉得这是对木偶戏的不尊重。

节目组跟他交涉了很久,他才同意节目组跟他们木偶馆合作。

但是,当节目组提议可否在节目中展示镇馆之宝·机关木偶时,老馆主却死活都不同意。

他们当时都快放弃了,直至段桐月不知用什么手段,才说服的老馆主。

也就是说——

这次机会,难得。

结果,忽然冒出三个人,轻松让老馆主答应……

这反差极其强大的对比,能不让苏辉郁闷吗?

“赶紧的。”

苏辉忽然想到什么,推了副导一下,“快去跟他们交涉,今晚展示机关的时候,能不能让我们在一旁拍摄。”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来自爱网。

------------

第227章 馆里最年轻的三位贵宾【三更】

快去跟他们交涉,今晚展示机关的时候,能不能让我们在一旁拍摄。”

苏辉的临时起意,让副导莫名其妙。

愣怔了下,副导才问:“不是明天就可以拍了吗?”

“以防万一!”苏辉道,“听说这个机关木偶内部构造非常复杂,他们就给展示一遍,随便漏掉什么细节,对我们而言都是损失。拍两遍,素材剪起来也方便一些。”

说完理由,苏辉就催促,“赶紧去,跟他们好好说。”

“你咋不去——”

“我这暴脾气,能跟他们好好交涉吗?”苏辉理直气壮。

副导:“……”

您还挺有自知之明哦。

踌躇片刻,副导弱弱地说:“嘉宾们都去后台了……”

苏辉眼睛一瞪,“他们去他们的,你们拍你们的,有什么冲突吗?”

“……”

碰上这么个总是临时起意的总导演,副导真是头都有秃了。

*

会馆占地面积不大,但物尽其用,除了一个表演厅外,其余的地方,都布置成可供游客游览的展厅。

青山镇算是本省除了安城外,旅游行业比较发达的地方之一,旺季的时候,会馆的游客络绎不绝。

因表演厅可容纳的人数有限,加上会馆的艺人也是固定的,无法在同一时间于多个地点、多次演出,所以老馆主就采用这种“游览”的方式,收展览门票钱,以此来增加会馆的收益。

周氏木偶馆,百年传承,展厅里介绍着木偶馆的历史,历代馆长及其经历。

当然,也有各种具有纪念意义的“木偶人”的展示。

有栩栩如生、模样精致的木偶人,亦有“工作”多年、破旧不堪的木偶人。

每一个木偶人,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

陈经理见他们有兴趣,便一一跟他们讲解着,充当一个完全合格的解说。

“五年前,老馆主被评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十二岁跟着民间一个戏班学习木偶戏,之后进过政府组建的木偶剧团,后来觉得学艺不精,又特地来周氏木偶馆拜师学艺……”

说起老馆主的时候,陈经理憧憬又崇拜,情绪激动,滔滔不绝。

这是个真正热爱木偶戏的人。

似乎看出这一点,本来态度冷淡的司笙,待他稍稍缓和了一点。

自从老馆主隐退后,司笙就再没来过青山镇,因为这里再也看不到那样精彩的木偶戏。

老馆主,接触木偶戏六十余年,一心扑在上面,将这一行做到极致。

自他之后,后辈无一人超越他,许是少了些天分,但更多的,是没有那份刻苦钻研的心思,以及对这一行的由衷热爱。

“那个机关木偶,是什么来头?”

等陈经理介绍得差不多时,钟裕忽然问到他一直好奇的问题。

“这个,”陈经理停顿了下,有些抱歉的笑笑,道,“真不好意思,我也不清楚。”

跟随在后的工作人员解释,“这是五年前,老馆主收到的一份礼物,附赠一封信,说是很喜欢他的木偶戏,感谢他这一生在木偶戏上的付出。信上没有落款,不知道是谁。不过,老馆主应该知道,只是他没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