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蓬莱(166)

作者:郁都 阅读记录

他心中惦记着这酒不醉人也不能多喝,因此只是喝了两口便放下了,让水上夜风吹过自己发烫的脸。

喧嚣人声之中,谢苏问道:“师尊为何会在这里?”

“找你。”明无应却是过了片刻才开口,“溟海上不能用术法,杜靖川送信再快,也要等过了溟海再说。杨观察觉到你离开了学宫,怕担上干系,就去找了姚黄。”

谢苏心道:“自然是姚黄告诉师尊,我已经离开学宫了。”

只是师尊又为什么说杨祭酒怕因此担上干系?

学宫弟子在学成之前不可离开,这是铁律。他与贺兰月误打误撞上了木兰长船,虽非故意,但已经是破了学宫的规矩,该是他们二人担忧才对。

明无应淡淡道:“杨观生怕你在他手里头丢了,我回去会扒他的皮。”

谢苏微微一怔,心头霎时间涌起许多情绪,似甜似苦,最后有微微的酸意。

若是师尊知道自己对他的心思,还会如今日这样对待自己吗?

一个念头尚未转完,谢苏又听明无应说道:“谁知道你们一路游玩,到了金陵。”

谢苏听到这句话,却忽然想起杜靖川令他寻找阵法方位一事,直接在船上站了起来。

明无应道:“怎么了?”

谢苏当即把他们为何要来金陵,那钟灵离家而去,杜靖川让他踏好阵中方位,一起寻找钟灵气息的事情道出。

他遇到明无应,震惊欣喜心酸诸般情绪交织之下,竟然把这件事给忘了。

明无应却道:“找个人而已,要是没了你,杜靖川就找不到人,那他也不用待在学宫误人子弟了,回昆仑再学个十年吧。”

他坐在船中回头,目光望向远处,像是随意一看,谢苏却知道,明无应望去的方向正是卢家所在之地。

谢苏道:“师尊是要跟我一起去吗?”

“巧得很,这卢家我本来也是要去的,”明无应道,“他们家里有个东西,有点意思。”

谢苏忽然想到一件事。今日刚入卢府的时候他就有察觉,外面暑热正盛,卢府之中却有一丝寒浸浸的凉意,顿了顿,问道:“很棘手么?”

小船靠岸,明无应先踏上一步,回身向谢苏伸出手来,散漫一笑:“不用担心,你是跟我在一起呢。”

谢苏心中一动,伸手过去,只觉师尊掌心极暖,手指修长有力,只轻轻一提,自己已经到了岸上。

此处游人虽然不像方才岸上那么多,但也是热闹非凡。谢苏记得卢家的方位,正要动身,忽然听到数声悠长磬音。

长街尽处走来一队人,经幡帷幔开路,两名提着灯的童子在前,两名手持拂尘的童子在后,又有两名童子手中拿着莲花。

他们身后的人齐声吟咏,是《步虚辞》中的一节。

这些人都穿着一模一样的霜色衣衫,袖口和衣袖有玄青色的绣纹。

经幡开路很是显眼,吟咏之声也是空灵幽渺,竟然渐渐将街上喧嚣的人声压了下去。

一时之间,街上的游人都回头去看,片刻之后,许多人都认出这是天清观的仙师出行,又是恭敬又是好奇地站在路边,听着那空灵的吟咏和磬音,如临仙境一般。

谢苏见天清观的人向他们越走越近,转过脸看了明无应一眼。

明无应神情轻慢,似乎还有一些嘲弄的意思。

那帷幔在他们身前停下,似是被人以术法操纵,忽然幽幽地扩展开来,如一顶帐子将他们围住,也将游人的视线挡在外面。

那些提灯拿拂尘的童子散开,从后面走出一个素衣玉簪的少年。

少年手中捧着一个托盘,上面盖着黄布,看不出是什么东西。

他径直向明无应和谢苏走来,目光始终落在自己身前,并不抬头,行礼的时候也恭敬非常。

“见过蓬莱主。”

少年转向谢苏,彬彬有礼道:“这位想来就是蓬莱山首徒。”

明无应从腰间解下一个面具戴在脸上,正是谢苏见到他时,他脸上戴着的那个。

他随口道:“你认错人了。”

少年微微躬身,捧着托盘的双手纹丝不动,那些帷幔也没有丝毫要散开的样子。

“国师知道今夜金陵城中有贵人驾临,特命我前来,请蓬莱主往观中一叙。”

蓬莱与天清观素无往来,又或者说天清观与其他的仙门本就交往浅淡,反而入世最深,与皇家关系紧密。

谢苏却不知道天清观的人今夜来此,是什么目的。

过得片刻,只听明无应道:“童老头儿想见我,让他自己来就是了。”

天清观的观主,也是当朝国师,本名童碧山。

那少年神色平静,声音也没有一丝波澜起伏。

“国师说,他有一份礼物,请蓬莱主看了之后再做决定。”

上一篇:轻舟晚 下一篇:探心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