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蓬莱(178)

作者:郁都 阅读记录

谢苏又向前迈出一步,却像是撞上了一道无形的墙壁,一个不稳,险些失去了平衡。

他慢慢地伸出手去,直到指尖碰到了什么东西,像极硬的风,极坚的水,摸到了,却越不过去。

自他来到蓬莱,这些年里,第一次被明无应的禁制挡在外面。

第76章 抽刀断水(三)

学宫虽在蓬莱,却是独独开辟出的一处地界,四季更替仍与外间相同。

春深风暖时,也是学宫弟子们结业大考的时候。

木兰长船远渡溟海,泊在岸边,无数仙门中人从船中走下,在主事们的接引之下进入学宫。

除去天下的少年英才齐聚而来,为了进入学宫的名额而接受试炼,这学宫的结业大考就是最热闹的时候了。

学宫的声名在外,历年历代弟子中不乏大能修士,自行开宗立派的也不在少数。

是以历届弟子结业大考时,各大仙门都会派人前来,是招揽才能的意思,也是带着自己门中小辈见见世面,起个激励他们的意思。

何况许多学宫弟子原本就是仙门出身,终于学成结业,门中自然会遣人来贺。

如此,学宫的客舍中便住满了人,其中不乏各大仙门中有头有脸的人物。

譬如昆仑山,是掌门郑道年的师弟张道朴率领门下弟子前来。

而无极宫那边,则是宫主叶沛之亲自来了。

华歆从前总是觉得叶沛之威严,虽是长辈,却不太敢跟他亲近。

但三年不见,她似是思家情切,亲亲热热地凑上去,嘴甜地叫着“掌门师伯”,一双明媚的大眼睛转来转去,不知道遮遮掩掩地在找什么,口中却道自己在学宫这三年过得很好,学到了不少东西。

叶沛之仍是那副冷面冷心的样子,过不多时便离开此地去拜会杨观。

倒是华歆的师父、叶沛之的师弟范青看到她这副情态,直视华歆,仿佛意有所指,说道:“天羽仍在冰海之中闭关,这次就没有带他来。他虽没有进入学宫,但这些年里进益也很大。”

华歆脸上不觉一红,轻声道:“谁问他了?”

范青微微一笑,不再说话,华歆又挽住师父的手臂,带他去看自己的住所。

鬼脸沉默地跟在他们身后,如一道影子一般。

当年学宫试炼中有魔息出现,试炼尚未到三日之期便不得不结束,所以这一届弟子不过十二三人。

其中倒有一多半出身仙门世家。

木兰长船将他们的师门亲眷渡来,三年不见,再相见时自然觉得十分亲厚。

又是结业前夕,展望此后仙途,只觉踌躇满志,畅快难言。门中又有不少师弟师妹也想来学宫参选,不住问东问西,他们自是知无不言。

如此,这学宫清净地,也不得不喧嚣起来了。

丛靖雪和云靖青亦被昆仑门人围住,在这喧嚣中还留有一丝安静的,反而是贺兰月和谢苏。

贺兰月是野路子出身,没有师门的。

据他说来,少年时偶然遇到贵人,看出他根骨奇佳,便传了功法给他修炼。

不过那人似乎也是个黯然失意之人,说自己不算是贺兰月的师父,传了他功法便独自离开了。

后来贺兰月听人说起学宫,连来学宫的路费都是山匪劫道,他笑眯眯地束手就擒,反手将那批山匪给劫了,这才凑足的。

不过他天性爱热闹,跟什么人都能聊到一起去,学宫乍然间变得这么热闹,贺兰月混迹在人堆里面,好像也是如鱼得水。

谢苏就与他不同了。

他蓬莱山首徒的身份在这里搁着,没有任何仙门敢露出招揽之意。他们似乎都觉得,以谢苏这样的身份和资质,天下各处无不可去,但他终归是蓬莱的人。

换句话说,是明无应的人。

不过假使他们相邀,谢苏也是不会去的。

外界喧嚣似乎完全影响不到他,谢苏每日甚至还能抽出时间去藏书阁待一会儿。

这里的万卷藏书,他不敢说都能倒背如流,三年下来,却已经看得差不多了。

藏书阁建在极高处,从这里的窗口望去,学宫中到处都是仙门中人,远处溟海碧色波涛起伏,木兰长船静静泊在岸边。

学宫主事见谢苏这时还能来藏书阁安静看书,眼中颇有赞赏之意。

而谢苏在书架之间穿行,手指随着目光掠过,拿走的却都是关于天门阵的典籍。

学宫结业大考那日,日光清盛,山风和畅。

弟子们在校场边缘列队站好,说是大考,其实是习练表演的性质多些,在于展示三年教习所得。

学宫传承千年,这大考的规矩便也延续至今。

校场之下人头攒动,全是前来观看的仙门中人。

虽然大考场合庄严,数位主事又一力约束,但毕竟人多,那些交谈私语之声融在一起,也实在算不上安静。

上一篇:轻舟晚 下一篇:探心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