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蓬莱(347)

作者:郁都 阅读记录

场景再度变幻,谢苏看到了谢太医,他正随着天清观的弟子匆匆而来。

正值太医院及天清观为桃花疫焦头烂额的时候,国师或因劳累过度,晕倒在内室之中,几个天清观的弟子六神无主,连忙请太医来查看。

谢太医掀开重重帘幕,只向其中看了一眼,便惊得魂飞魄散。

床上有两具皮囊,一具年老衰朽,面庞青白浮肿,已露死相,这是国师。另一具年轻鲜活,肌肤润泽,看身上衣着,本是国师身边一个亲近的随侍,此刻五官仿佛烧融的蜡,缓缓变成了国师的模样。

这两具皮囊之间,那面山河璧正缓缓倾吐着灵气。

谢苏抬眸,看到帘幕的另一边,国师的身影浮现。

这诡异到令人头皮发麻的场景下,谢太医骇得跌坐在地,谢苏却与国师平静地对视。

国师将他封在玉中,是用他的魂魄和所剩不多的修为来温养那面玉璧。

而国师在转换上百名天魔种之后昏厥,不是因为力竭,而是他那具肉身恰好到了无法支撑的时候。

忽然有一声轻微的碎响,像是山河璧无法承受,终于碎裂。

可谢苏目光下移,却并没有在山河璧上看到任何的裂纹。山河璧依然白玉无瑕,仿佛刚才的碎裂声不过是谢苏的错觉。

可是谢苏目光一凝,在山河璧旁看到了自己。

那是另一个自己,小时候的自己,几乎只是一个幼童,凭空出现在谢太医的面前。

而谢太医惊魂未定,神色呆滞半晌,忽然直挺挺地从地上站起来,开始在内室之中搜刮各种经书典籍,最后半是惊惧半是犹疑地牵住年幼谢苏的手,把他带走了。

国师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你应当已经猜到了,谢太医本就对求仙问道一事很是热衷,他见过我更换皮囊,知道我乃非人之身,又见到山河璧中凭空出现一个你,更觉神异。他不敢偷走玉璧,只好把你带走了。”

谢太医从天清观搜刮不少典籍功法,随后告老还乡,回到永州日夜钻研。

他亲眼见到谢苏从玉璧中脱身而出,只以为他是玉璧精魂所化,所以常用他来试药,想从中找出修炼的法门。

可谢太医不知道的是,永州灵气断绝,纵使他研读再多功法,吃下再多灵药,都是无法修炼的。

谢苏问道:“是你派人杀了谢太医吗?为什么?”

国师微微一笑:“是我杀了他,却不是因为你。”

谢苏淡淡道:“我猜到了。”

谢太医离去之时,谢苏分明看到,帘幕之中,已经更换了皮囊的国师浅浅睁开眼皮,将谢太医所做的一切收入眼中,却并未阻止,甚至脸上还有一丝笑意。

“我杀他,是因为他给我写了一封信。他躲在遥远的永州,数年之间醉心修炼却不得其法,大概让他忘了对我的惧怕,竟然想要威胁我,若是我不教他法门,他就要进宫面见陛下,说我是披着人皮的妖物。”

“你派人杀了谢太医,却没有杀我,又是为什么?”

闻言,国师兴味盎然地看了谢苏一眼。

他原本肌肤红润,鹤发童颜,是极为慈眉善目的老者,可是这一眼,却让谢苏看出国师神情中的狂热,令他显得有些狰狞。

“我既然知道你的来历,也想帮你一把,看看你有朝一日能否重回空明天。”

到了这时,谢苏终于懂了那一日在坐忘台,他与国师神游于无边莲叶之上,国师所说的那些玄而又玄的话是什么意思。

国师笑道:“我更换人身之时需全神贯注,加在山河璧上的禁制就不那么严密,让你的魂魄跑了出来。其实我心中早已知道,玉璧是无法将你永远困住的。那时你虚弱得很,我封了你的记忆和修为,是想看一看你这天生有情之人,若是始终不懂感情,在这世上又会有什么造化。”

谢苏心道,原来是这样。

所以他年幼时不通世事人情,浑浑噩噩,什么也不知道,固然是因为谢太医从未将他当作一个人来看待,却也是拜国师所赐。

谢苏甚至笑了笑:“如行尸走肉一般活着,就算是空明天所要的无情?”

国师却道:“只是一个人本性难移,只消看看你如今的样子,我就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了。”

谢苏只是不明白,国师为什么要这么做。

若是将他留在山河璧中,还可以继续用他的魂魄温养这面玉璧,而国师却几乎可以说是放任谢太医把他带走,放任他漂流在世间。

国师却道:“自然是因为这么做更有趣些。”

他声音急促,显然难掩心潮澎湃,神色之中那种狂热再度显现,看得谢苏微微蹙眉。

“你可知道我为何要将那些幼童转化为天魔种?到底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难道你不好奇吗?我既然是从人心中的恶念所化,那些天魔种都是我的一部分,我当然想知道,化身成人,他们会否天生就是残暴恶徒……仅仅是等他们长大,我就等了二十多年……”

上一篇:轻舟晚 下一篇:探心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