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树晚风(207)

那年的他只有十八、九岁,却要日日夜夜为了生计而奔波劳碌,又人微言轻,在利欲熏心的名利场中,连个名字都留不下。

区区两万块钱,就能买断他所有的功劳与付出,彻底抹消他的身影与存在。

“真看不出来呀,成典辞还挺精的。”

成典辞就是《刀影》的男主角。

司徒朝暮对他的评价中充满了愤愤不平和阴阳怪气:“生怕身边人抢了他的风头,连替身演员都要防。”

“正常。”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八年,顾晚风对这种事情早已司空见惯了,“在那个圈子里待着,不自私些根本混不下去。”

司徒朝暮思绪一动,盯着顾晚风瞧了一会儿,说了句:“你好像很了解娱乐圈嘛!”

顾晚风笑了一下,实话实说:“不了解娱乐圈,只是时常会去剧组当武指,所以见的人比较多。”

司徒朝暮一边儿总结信息一边儿说:“所以,因为《刀影》这部电影,你结识了李平生导演,然后慢慢接触了这个行业,后来就开始当武指了?”

顾晚风:“嗯。”

司徒朝暮也不奇怪,毕竟他有着一身本事,怎么着都能够混口饭吃,而且这年头儿会武术的人本就不多,像顾晚风这种自幼习武的练家子更是少之又少,更何况他打起架来的身姿和动作还特别好看,出手敏捷干练,很适合去设计和指导演员的打戏,去剧组当武指毫不奇怪。

换言之,技多不压身。

“所以,你现在是一边当刀匠,一边去剧组当武指?”司徒朝暮由衷而发,“感觉好忙呀。”

顾晚风言简意赅:“还好,能赚钱。”

司徒朝暮:“……”我竟无话可说。

与此同时,她也感觉到了,曾经的那个拧巴少年现在真是越来越务实了。

是好事儿。

总比不谙世事,以心自缚强。

“那刚才跟在李导身边的那个老大爷呢?他是谁?”司徒朝暮又问。

顾晚风徐徐告知:“李导引荐来的一位顾客,好像是一位大学教授,酷爱收藏古兵器,成痴成瘾那种,两月前花大价钱拍下了一把仪刀,但锈蚀残损严重,就来找我看看,还能不能修复。”

“哦。”司徒朝暮大概明白了始末缘由,却又开始好奇了,“那你现在除了搞修复之外,还搞什么业务?”

顾晚风:“鉴定、锻造,都可以。”

司徒朝暮:“顾客多么?”

“还行。”顾晚风实话实说,“刀剑锻造虽然依旧是个小众行业,但是现在的宣传力度比之前大得多,再加上一些小说、影视和纪录片的热播效应,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接受能力在不断提高,喜爱古兵器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刀匠的生存环境比十年前好了不少。”

司徒朝暮不禁猜测:所以,你当初也是因为想要提高传统锻刀行业的知名度,所以才会考虑投身武侠剧组?因为看中了电影的热度?

不过话说回来,《刀影》这部片子确实带火了环首刀。

又或者说,他在这八年以来,还做出过其他宣传传统文化的努力?对了,某站上最近还新上线了一部纪录片,叫《金戈铁马天涯客》,一期介绍几种中华传统兵器和其锻造的真实人生故事。

不知道这部纪录片和他有没有关系?

或许,是有的吧?不然他这么一个淡泊名利的人,干嘛要坚持投身影视圈那种名利场?

但司徒朝暮却没有问顾晚风这个问题,没有必要,因为这世上有千千万万如他一般的手艺人,皆是虽九死其犹未悔,没有这个顾晚风,也会有那个顾晚风。

所以答案根本不重要了。

她只知晓,他在这八年间从未放弃过他家的那把刀,从未放弃过自己的人生。

坚守传统文化行业这条路道阻且长,刀剑锻造更是一条狭窄又曲折的路,遍地充满了荒漠与荆棘,但他却一步一个脚印,义无反顾地走了下去。

能从那座山中走出已是勇气可嘉。

走出之后,又在泥潭中开出了花,更是令人敬畏。

司徒朝暮是真的很佩服他,果断拍了个马屁:“哇哇哇,顾师父你真的好厉害呀!”

顾晚风根本不敢相信女流氓的那张嘴,淡淡地回了句:“没那么厉害,赚钱谋生而已。”

谁知,司徒朝暮却叹了口气,满含感慨地说了句:“看来,您是真的下凡了呀,身兼数职就算了,还张口闭口都是赚钱,都要掉进钱眼儿里了。”

顾晚风一直没起身,单膝蹲在她面前,抬眸瞧着她,认真又正经地反问:“不赚钱怎么娶老婆?”

司徒朝暮:“……”好有道理,令我再度陷入了沉默。

但是吧——

张不一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