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树晚风(69)

司徒朝暮却一点儿都不想原谅赵佳伊这个死丫鬟,但是村长却要求她原谅。

事情闹大了之后,四革马村的村长也出面了,却并未公开行动,而是在私下安排了一顿饭局。局中人不多,只有四人:四革马村的村长、司徒朝暮、以及五牛头村的村长和李途。

说真的,进入饭店包间的那一刻,司徒朝暮就震惊了,因为打死她她都想不到他们村长竟然会邀请五头牛村的村长出席。

年轻人易冲动,沉不住气,所以在看到五牛头村村长的那一刻,司徒朝暮的脑海中就回放起了他们村村民在派出所门口聚众闹事的画面——一帮无耻之徒——精致的小脸瞬间就吊起来了,把“不高兴”和“不顺眼”这俩词全部写在了脸上。

她也真是百思不得其解,村长好端端地怎么会邀请五头牛村的村长吃饭呢?老糊涂了吧?

直至凉热十六道菜全部上齐,村长才逐渐表明了组织本次饭局的意图。

七中校长早已萌生了取消两村所有适龄学生自动入学名额的念头,虽有协议在前,但不确定能维持多久。

校长最看重的不外乎是校内秩序安稳,如果两村孩子之间再这么喋喋不休地争斗下去,只会越发增强校长取消他们入学名额的决心。

所以,两村村长达成了共识,希望司徒朝暮和李途这两位年轻一辈中最有话语权的小辈能带头跟对方和解,从此之后和谐共处,为他人做个示范,更为两村中尚未上学的幼子留一条后路。

其实四革马村每年报考七中的人数已经不多了,就好比司徒朝暮他们这一届,仅有四人报考了七中,因为放眼全东辅,七中并不是重点高中内的佼佼者,有能力者肯定会展翅高飞,报考更好的高中,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去往更好的出路,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在初中阶段启智,或这就像是司徒朝暮这种,单纯地觉得学校离家近就可以不住校才报考了七中,所以四革马村的村长不得不为这些后辈们考虑。

虽说即便是上了高中也不一定能够考上大学,但多读三年书总比不读强。

五头牛村的村长虽然野蛮无耻,但如今也知晓了读书的重要性,所以才会带着李途来赴宴。

司徒朝暮和李途也不愧为年轻一代人中的佼佼者,虽说俩人都不太能沉得住气,恨不得直接把“忍辱负重”这四个字写脸上,但还是做到了识大体、顾大局,强颜欢笑地跟对方握了手——

司徒朝暮:“从今往后,都是朋友,万事以和为贵。”

李途:“当然,谁都不能自私地断了弟弟妹妹们的后路,我们也只有合作才能共赢。”

这顿宴席算是完满结束。

达成了“以和为贵”的共识后,司徒朝暮就不得不“宽容大度”地选择接受赵佳伊的道歉,并原谅她。

但是宋熙临就没她那么“宽容大度”了。他在警方与校方的注视下,不假思索,也不带有任何虚与委蛇、相当直白地回绝了赵佳伊的道歉:“我不接受。”

其实他的这种反应也在司徒朝暮的预料之中,因为他就是这种不近人情、不懂世故的人,丁就是丁,卯就是卯,清冷纯粹的很。

为此,司徒朝暮在事后还特意去找了李途,真挚又坦诚地向他表明宋熙临不原谅赵佳伊和她无关,更和四革马村无关。

谁曾想李途这个死太监不仅没有为难她,反而还表示了理解,甚至还有点儿同情她:“鞍前马后的伺候这种脾气古怪的大少爷,你也挺难的吧?”

这句话里面的每一个字司徒朝暮都听得懂,但所有字连在一起,她就不懂了……什么叫鞍前马后的伺候他?他很高级么?我凭什么伺候他?

但基于“以和为贵”的原则,司徒朝暮并没有反驳李途,还假笑了一下,虚与委蛇着说:“那人家就住在我们村的小区了,我们能怎么办?”

李途轻叹口气,略带庆幸地感慨道:“幸亏没来我们村。”

司徒朝暮心说:就你们那样貌落后的杂乱城中村,人家也看不上啊。

后续的事情也就简单了。虽然宋熙临并未接受道歉,但司徒朝暮接受了,警方又念在赵佳伊尚未成年份上并未对她作出实际处罚,但还是对她进行了一番严厉地批评教育。当然赵佳伊也逃避不掉校方的处分,学校不仅开除了赵佳伊的学籍还在周一升旗仪式上全校通报批评,不过校领导还是念在高考在即的份上放了她一码,并没有勒令她退学,该判成了留校察看。

等这场沸沸扬扬的闹剧彻底尘埃落定后,四革马村和五牛头村两村学生之间的争斗也彻底落下了帷幕。

时间转眼就到了年底。

张不一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