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漂亮泥瓦匠(214)

作者:胡六月 阅读记录

陶守信语重心长地看着女儿:“南风啊,人生不只有基建,还应该有更多的东西。实用为上,最后可能人生的道路会越走越狭窄。”

陶南风呆呆地看着自己的父亲,眼中满是崇拜。

最近自己陷入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之中,根本没有时间思考人生。父亲今天的话点醒了她。

是啊,基建虽好,建筑虽美,但要想成为大师,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同时,还应该博览群书,获得更全面的知识。

夹起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陶南风狠狠咬了一口。

乔亚东肃然起敬,霍地站起,冲着陶守信深深鞠了一躬。

“陶教授,听您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虽是学经济的,但也应该多多关注政治时事、人文地理,只有这样,才能将中国经济看清楚、看明白,未来才有能为促进中国经济腾飞做出贡献!”

陶守信很欣慰:“好!你们听得进就好。”

这个世界将来是年青人,也一定是年青人的。只有这一代年青人成长起来,中国才有希望啊。

接下来,陶守信仔细询问乔亚东关于江城财经大学的信息,越问越深入。

“你们经济学专业的培养方案认真研读了吗?”

“没有,我只知道这个学期的课表。”

“一定要去系部办公室去找教学秘书,把研究方案认真抄下来,提前了解你们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有针对性地补充课外书箱阅读量。如果可能的话,找你们专业的经济学教授们请教如何利用好这四年时光。”

“有想好将来做什么吗?”

“没有,我只是想先好好学,将来在江城找份对口的工作。”

“短视!江城财经大学是全国著名的财经类六大院校之一,人才云集,你有幸在那里读书,竟然只是为了找个好工作?”

乔亚东被陶守信训得头都抬不起来,慌忙站得笔直,心虚地请教:“那依您所言,我将来应该做什么?”

陶守信嗤笑一声:“你刚才不是说,要为促进中国经济腾飞做贡献吗?你将来做什么,应该是你独立思考之后的结果。这个问题的答案,且留到明年这个时候,你再来回答我吧。”

乔亚东哪里还有半分骄傲,和陶南风一样,看着陶守信的目光里满是崇拜。有个大学教授长辈真好!可以在学业方面进行战略性指点。

虽说有一种压迫感,但压到极致便是酸爽的痛快。

从陶南风家里走出来,乔亚东悄悄对她说:“你爸真的很厉害!眼光独到,神眼开阔。”

陶南风轻轻一笑:“记得你今天说的话,好好读书,用心学习。希望你将来能成为我们国家最年青的经济学家。”

乔亚东眼睛一亮:“你这么看好我?”

陶南风歪了歪头,眼眸清澈如水,低沉柔美的声音如小溪流过乔亚东的心田。

“咱们在农场的时候,小组学习不是说过很多话吗?我们一起畅想未来,也叹息过现在我们国家百废待兴,老百姓吃苦,到处资源匮乏,多希望将来人人有饭吃、有肉吃,孩子们都能读上书,每个人都能富裕幸福。”

往事历历在目,乔亚东的声音里也有了一丝怀念。

“记得的,还记得细妹的父亲范五福,啃那种像鞋垫一样的米糠饼子,到我们知青点来讨杯水喝。细妹小学毕业之后上不了学,看我们修路队辛苦过来送水,结果天冷路滑滚下山崖差点丢了小命。

我们发现磷矿的时候多高兴啊,向北找来采矿许可证,陈志路说想赚大钱,大家都说要带着农场致富。”

陶南风笑了,笑容灿烂,如春花绽放。

“只有农场致富哪里够,你得想办法让所有人都富起来。我搞基建只能改善大家的居住环境,可是你搞经济可以让全国的人都吃得饭、上得起学、天天有肉吃。”

乔亚东挺起胸膛,整个人像打了鸡血一般,重重点头:“好!”

第75章 礼物

1977年1月, 江城进入寒冬。

考完最后一门课,陶南风背着书包从教学楼走出来。

刚刚走下教学楼高高的台阶,迎面便被周若玮拦住。他穿一件深灰粗呢大衣, 衣长过膝, 看着英挺俊美,引来无数少女目光。

周若玮用过无数种方式,想要吸引陶南风的注意。奈何陶南风一颗心冷硬似铁,总是对他不假辞色。

送花、日记本、情书,她不收;

假装偶遇, 请教专业知识,她不理;

托朋友去说合, 陶南风无动于衷。

周若玮自认为外形出色、口才出众、成绩优秀、家境优越, 只要他投来橄榄枝,姑娘们就应该欣然接受。

系部好几个漂亮女同学都对他极有好感,可是没一个能入得了周若玮的眼。只有陶南风, 当看到她的第一眼, 周若玮就怦然心动。

上一篇:白泽寄生 下一篇:九零之读心神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