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漂亮泥瓦匠(234)

作者:胡六月 阅读记录

“向北,你把她们留在农场做什么?”

向北看了他一眼:“我俩亲如兄弟,你母亲便如同我的母亲。她从京都到省城,再从省城到农场,坐了这么久的车,奔波千里为了什么?还不是一番慈母心肠放心不下你。你可以赶她走,我这个农场主人却不能。”

苗靖咬牙捶了他一记:“我妈是来逼婚的,你懂个屁!柳大小姐娇纵无礼,你还忍她做什么?”

向北心想,逼婚好啊,你若是收了心,我也能够安心。

向北微笑道:“为人子女,孝顺孝顺,顺从父母心意便是孝。你如此激烈反对又有什么用?不如和你母亲好好说话,哄她开心了自然万事皆宜。”

柳元珊挽着艾荔的手,嘟着嘴撒娇:“艾姨,这破农场有什么好看的?”

艾荔沉着脸训斥她:“刚才陶南风的父亲说得有道理,施恩莫念。你别总把咱们家帮的那一点小忙天天挂在嘴上,显得小家子气。

这个农场有你苗靖哥的心血,听说原本连饭都吃不饱,住的是茅草房,风一吹就垮,现在开磷矿、修公路、建小学,越办越好,这是好事。你若想嫁进我们苗家,就得多多了解苗靖,认真看看他的世界是怎样的。”

柳元珊没奈何,只得挤出一个笑脸,乖巧道:“好的,艾姨,我们一起参观一下这个苗靖哥总唠叨的秀峰山农场。”

艾荔与苗靖、柳元珊一起,从场部出发,先参观知青点颇具特色的砖瓦房,听胡焕新讲述着当年暴风雨惊魂、知青齐心协力盖房子的故事。

再到知青点旁边竹林,参观磷矿矿洞,听陈志路讲述晚上嬉戏掉进水塘,大家兴起挖竹子做篱笆,结果无意间发现磷矿厂的故事。

来到秀峰山农场小学,听说李敏丽等人驻守小学多年,一直拿着民办教师的工资,却从来没有落过一节课,自掏腰包资助贫困学生的故事,感性的艾荔甚至掉下了眼泪。

“一个月才五块钱民办教师补助吗?唉呀,这可太难了!那五个公办教师指标要得好、要得好,这都是他们应该得到的。”

苗靖以前虽然知道一点,但这回一边走一边听故事,听得心潮起伏,激动不已。

农场的建设背后,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

刚才还嘲讽陶南风的艾荔紧紧拉着陶南风的手,怜惜地说道:“孩子,你真不容易啊。”

现在的艾荔再不愿意说陶南风为人厉害,而是觉得她艰难无比。

一个高中毕业生,凭着书上的知识,带着知青们一起盖砖瓦房,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挥舞铁锤开山破石。

一个女孩子,放弃大城市的舒适生活,来到千里之外的农场,挖隧道、安炸药、挖土做砖,和男人一样搞基建,不叫苦不叫累。

这孩子,懂事得让人心疼呢。

第82章 目标

柳元珊在一旁看得心惊肉跳。艾荔这么喜欢陶南风, 她怎么办?

艾荔拉着陶南风的手叹道:“我过去以为事业女性和男人抢地位,牝鸡司晨、不务正业,现在看来竟然是我狭隘了。这世间果然有女人天生强大, 就该出来忙事业。若是让你守在家里相夫教子, 真是一种浪费。”

陶南风不习惯与人过分亲密,挣脱开艾荔的手,将双手背在身后。

她微微一笑:“也是没办法。当时农场领导无能,处处欺负我们知青,不努力怎么办呢?”

苗靖在一旁插了一句话:“也是你天生力气大, 不然哪里能够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

陶南风转头看向父亲,两人相视一笑。

——绝处逢生。

艾荔稀罕地看着陶南风:“真不知道你这小姑娘哪来那么大力气, 我家苗靖练的是童子功, 祖传的苗家功法,竟然都比不过你。”

柳元珊嗤笑一声:“那是苗靖哥让着她嘛。”

艾荔眉毛一皱:“苗家人只要遇到比赛,必定会全力以赴, 绝不可能让着谁。你呀, 一点也不了解苗靖。”

苗靖一见有戏, 立马扶着母亲的肩膀道:“妈, 你说得对, 她根本就不了解我。以后你可别再把人硬塞给我, 逮住谁都说是我未婚妻。”

柳元珊脸上红一阵白一阵, 有些下不来台。

艾荔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你都快三十了, 还不成家, 我着急嘛。元珊是我看着长大的, 知根知底挺好的。不了解, 那就慢慢了解嘛。”

一行人边走边聊, 慢慢走回场部。

汪晓溪早已等候多时, 在食堂设宴招待贵客。

柳元珊与艾荔在京都吃的是西餐厅、高级餐馆,逛的是外汇商店,什么高档食物没有吃过,哪里吃得惯农场准备的农家菜?

两人礼貌地拿着筷子吃了几口,便没有再动。倒是苗靖吃得很欢,一边吃一边教育母亲:“妈,我在军队出任务的,压缩饼干一吃就是两、三天,我和向北躺在战壕里听着炮声,那个时候就在想,如果能够吃上一顿饱饭,死了也甘心。”

上一篇:白泽寄生 下一篇:九零之读心神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