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漂亮泥瓦匠(345)

作者:胡六月 阅读记录

“陶南风,沾了你的福气,雅君刚生了个小子,感谢感谢!”

“不客气,恭喜。”

“这次过来呢,其实还有一件事情。”

“你请说。”

叶初整个人因为长胖而变得平和下来,不再复往日的颓废与迷茫。他笑着喝了一口陶南风泡的绿茶,赞了一句好茶之后,便说起了正事。

“自从你上次帮我们化肥厂办公楼做了加固扶正工程之后,不少厂矿基建科的人都在打听你的情况。但凡是有工地竣工验收的,都想请你去看一眼,以保证万元一失。只是那个时候你怀孕生子,又要读书、写论文、答辩,没空答理他们。现在既然开了公司,这项业务要不要搞起来?”

陶南风点点头:“行,接吧。”

叶初道:“我们化肥厂项目当时给建筑系赞助了一千块钱给你做奖学金,现在既然是开公司,那就不能少于这个数的一半。毕竟那个时候你还做了加固设计。”

陶南风刚刚开公司也没什么经验,像咨询顾问费这些项目,对方觉得值,那再贵也值;对方若是觉得不值,再便宜也不值。

“行,那就五百块一单吧,如果有额外的设计要求,再加钱。”

叶初见陶南风采纳了他的意见,高兴地站了起来:“明天就有一个项目,想请你出马。”

这个项目并不棘手,是位于扬子江畔钢铁厂17街坊专家楼的竣工验收工程。因为是专门为外国专家建的家属小楼,厂里特别重视,就怕出什么纰漏,想请陶南风去看一看。

第二天,陶南风便成为甲方代表,和叶初一起参加了17街坊专家楼的竣工验收。

原以为是走个过场,没想到还真遇到了事。

江城钢铁厂规模很大,年产两百多吨,可是废品率几乎达到10%,今年下了大决心引进D国、R国的轧机系统,因为涉及外国设备的引进、安装,厂里需要外国专家常驻,便认真建设17街坊专家楼。

前面的16个街坊都是一个街坊10栋建筑,组合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单元。

17街坊因为是为外国专家使用,只建了三栋五层小洋楼,每一栋都是两单元、三房两厅,街坊内假山、花坛、流水、大树,景观设计做得非常好。

竣工验收的甲方队伍很庞大,里面有两张熟悉的面孔。

——钢铁厂副厂长郑猛、采购科科长郑绪兴。

当年郑绪兴与陶悠谈恋爱,指使小流氓调戏陶南风反被制服,直接打上门去,把郑绪兴扭送派出所。郑猛是郑绪兴的父亲,他和妻子一起赶到派出所,央求陶南风撤案。郑母威武,痛斥陶悠与冯春娥无耻,逼着陶悠改了姓,自此名叫冯悠。

郑绪兴看清冯悠的嘴脸,在母亲的强势要求下坚决分手,却依然忍不住打听她的消息。

一眼看到陶南风,往事历历在目,凑近了打招呼。

“听他们都在说陶先生、陶先生,没想到是你。你现在……基建方面这么厉害了?上次我见到你的时候,你还在农场当知青呢。”

陶南风笑了笑:“那是五年前的事情。”你那个时候还是个跟着冯悠屁股后头转的愣头青呢——只是这句话却没有说出口,免得伤了和气。

郑猛是主管基建的副厂长,平时工作忙,早就把五年前的旧事丢在脑后,听基建科梁佑坤科长力荐,说陶南风如何如何神奇,便同意请她前来对工程质量进行把关。

今日一见,陶南风竟然是当年狮子大开口、讹了家里一千块钱的小丫头,顿时就不高兴起来,斜了梁佑坤一眼:“你们基建科现在到底在做些什么?这么多科班出身的工程师心里没底,非要请个年青姑娘来参加验收,专家咨询费一给就是五百!是不是嫌厂里经费过剩,人少花不完?”

梁佑坤没想到郑厂长与陶南风是旧相识,而且明显有旧怨,感觉一个头两个大,忙低着头小声解释。

作者有话说:

第129章 专家楼

郑猛副厂长先入为主, 根本不愿意听基建科梁科长的解释。

“是你请来的人,那就由你请回去吧。咱们这个专家楼一再强调质量,绝对不会有问题, 要早知道你请的是她, 我怎么不会同意!”

梁佑坤当然知道陶南风的本事。

化肥厂项目被记者传开来,不少国营单位的基建科领导都以竣工验收请陶南风来视察为荣幸。梁佑坤好不容易托叶初的关系请来陶南风,没想到却被郑厂长一板子敲下来,急得脑门冒汗。

七月,初夏。

大家都穿着长袖长裤, 微风拂来,凉爽舒适。只有梁佑坤掏出方手帕擦着头顶的汗, 赔笑道:“郑厂长, 人来都来了……做什么让我去得罪她?”

上一篇:白泽寄生 下一篇:九零之读心神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