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漂亮泥瓦匠(398)

作者:胡六月 阅读记录

说完这句话,他假意关心地推荐自己的研究生:“你们要是着急找人帮忙,让我研究生去吧,全当是参加工程实践。”

结构设计事关建筑安全,半点都不能马虎,陶守信哪里敢让一个没有任何设计经验的研究生参与?欧阳丞这分明就是一种嘲讽:你们这些开私人公司的,哪里请得动我这位资深教授!也只配让学生参加。

不知道怎么回事,结构教研室的老师都像是统一了口径一样,异口同声地客气拒绝。

“抱歉啊,陶教授,这学期课程多,没有时间。”

“对不住了,先前私下里帮忙没人说还好。现在南风公司出了名,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媒体关注,大学老师在外面接活赚钱……传出去不好听。”

“像京都大学那样学校自己开设计研究院挺好,公对公,老师们参与设计任务名正言顺。南风公司是私人公司,私对私,我们不敢呢。”

就连老好人黄家发都悄悄对陶守信说:“俗话说得好,枪对出头鸟。南风公司因为京都项目招投标一举成名,你这个顾问还得到学校的奖励,一堆人羡慕嫉妒。我劝你啊,这一回稍微低调一点,尽量不要找学校老师来参与,免得被小人写举报信,反而坏了你的事。”

陶守信忍着脾气在几个系转了一圈,只找来负责给排水设计的熊和平、电气暖通工程的蒋思岭,这两位教授年青有冲劲,不怕旁人说闲话。

熊和平大大咧咧地说:“大学老师怎么了?有谁规定老师在业余时间不能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凭本事吃饭,怕什么。”

蒋思岭微笑道:“时代不同了,中央都让大家解放思想,可是那些人却还守着老古板思想说长道短。我不怕,我这是参与工程实践,义务劳动,对吧?”

陶南风给老师们发钱都是现金结账,你不说、我不说,谁知道他们收了钱?所以蒋思岭根本不怕。

因此,别看陶守信今天只带来两个老师,这还是他千辛万苦才找来的帮手。

听说陶守信的简要描述,范至诚张口结舌:“老师,没有结构设计师,施工图没办法继续往下啊!半个月要完成所有施工图设计,不加班肯定不行的,这么点人……不够啊。”

熊和平、蒋思岭负责水、电、暖通部分,属于配套工程,问题不大。结构却是重头戏,需要根据建筑施工图进行计算,然后从基础开始设计,花费时间长、工作量大,必须多人合作方可。

陶南风与范雅君交换了一个眼神。

范雅君思考片刻,主动道:“我去找找周斌,原本在江城建筑设计院的时候我就与他合作得不错,毛巾厂项目你们也是合作过的。”

陶南风点点头:“行。”

别的设计院愁项目,南风公司却是愁人才。

她开公司的时候想得简单,只是单纯地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

向北开烟厂非常赚钱,现在家中账户已经有几十万。平时一家人过得简单低调,花钱也不多,因此陶南风有点理想化。

想开公司所以开了,想有办公地点所以买了一栋楼。异能在手,参加竣工验收工程咨询一单五百块,钱赚得轻轻松松;如果有设计项目,江城建筑大学从建筑到结构、水电、景什么专业都有,交给他们保质又保量。

当拿到西城区体育馆项目时,陶南风内心充满期待,借这一股东风,一定能把南风公司的名号打出去,带着江城建筑大学的老师们一起发家致富。

没想到,江城建筑大学的老师们并不买账。

先前范雅君代表江城建筑设计院来建筑系找人合作的时候,学校不是表现出极高的合作度么?

为什么到了她这里,老师们就不愿意了呢?

明明老师们能够赚点外快,多一点实践机会,公司个人共赢同发展,为什么他们不肯参加这个项目呢?

浓浓的挫折感涌上来,陶南风怔怔地发起呆来。这一刻她才意识到自己低估了创业、开公司的难度。

人、财、物、市场,缺一不可。尤其是设计公司,专业人才显得犹为珍贵。

第154章 激励

看到陶南风眉头紧锁, 向北心中有了主意。

搞基建,向北不懂;可是开公司,向北很懂。陶南风头痛的问题, 向北觉得不算什么。

想要招揽人才, 做到两点一切变得简单。

第一,足够的钱。俗话说得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嘛。现在市场经济刚刚起步,老百姓的工资收入普遍不高。教授们别看学历高、社会地位高,但每个月的工资不到一百块, 并不富裕。只要开出的价格足够高,还怕没人来?

第二, 足够的尊重。文化层次越高的人群, 对尊重二字越在意。了解对方的需求,聆听他的梦想,为他提供平台, 给予适当的支持与帮助, 就能收获一个愿意与公司共同成长与发展的合作伙伴。

上一篇:白泽寄生 下一篇:九零之读心神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