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高俅后我手拿权臣剧本+番外(102)

作者:公子牙 阅读记录

“也不知是什么人胆子这么大,居然敢刺杀童贯,还是在这种地方。”

“必是有什么深仇大恨吧,只有在这种地方他们还能有一丝机会。”

二人交谈不到一小会儿,前面的大军重新开始出发。

“走吧。”

高俅的队伍也重新出发,等走到刚刚童贯被刺杀之地时只见这里躺了一百多具尸体。

“看看还有没有活口。”

高俅觉得找到漏网之鱼的可能性很小,但他还是抱着一丝希望,若能知道他们刺杀童贯的原因,高俅则多了一丝扳倒他的可能性。

“太尉,全都死了。”

“哎!”高俅对此结果早有预料:“挖个坑把他们都埋了吧。”

士兵们只得再多停留一会儿,童贯的大军已朝着另一个方向不见踪影,高俅手下的人把那一百多具尸体埋了后才重新出发。

可就在他们行了大约一千米后,自另一侧的山头突然滚下来一个浑身是血的人。

“保护太尉!”

吴用反应灵敏,第一时间护在高俅面前,武松和花荣也拿着武器挡在前面,童贯刚刚才被刺杀,他们可不敢马虎。

高俅则一下就猜到他应该是刚刚刺杀童贯的那批人,没想到在禁军手下还能逃出来,此人倒是有点本事。

“太尉,他还活着。”

“很好,尽量救活他。”

高俅所带的队伍里不缺大夫,他们将那人移到马车里救治,高俅在得到他不会有生命危险后松了一口气。

至此,高俅的大军才真正上路。

临近应天府时,路上开始出现流民。他们在看见粮食后就紧紧跟着高俅的队伍。他们不敢抢劫官兵的粮食,但他们也不愿意离开,因此高俅的大军后面开始跟着一大批流民,而且还越来越多。

鲁智深比较直肠子,直接问出心中疑惑:“太尉,为什么不放粮给他们?”

“会有很多麻烦。”

高俅在看见这些面黄肌瘦,衣不蔽体的流民时自然很痛心,但若是此时放粮一定是弊大于利。这些流民中也有很多小团体,其中不乏强盗组织,高俅不放粮他们也能找到生存手段,但他要是打破这种平衡纷乱必起。

“再有一天的路就能到应天府了,届时一起放粮更为妥帖。”

当然,这是基于这些人还能生存的基础上,若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高俅肯定不会弃他们不顾。

所幸整个队伍在没出什么乱子的情况下到达了应天府,只是这里的城门外同样围坐了上千流民,而应天府城门紧闭,没有丝毫开启之态。

“高太尉到,尔等快开城门。”

禁军喊完话后自城门上探出一个小将:“禀太尉,不是我等不开城门,只是这城门一开,那些流民必会暴动伤人,城中百姓已经有不少被他们打伤了,我等也是无奈啊!”

高俅走出马车:“为何不开仓放粮?”

“放了呀,可官府的粮仓也不是无底洞啊,眼见流民越来越多,有些暴徒甚至到普通百姓家抢粮,我们知府无奈之下只能紧闭城门不让他们进城。”

高俅看向围坐在四周的流民,他们眼神凶狠,目露警惕,不少人手中都拿着棍棒防身。更让人在意的是这些流民即使看见了高俅的大军到来,他们也不曾挪动过半分位置。而跟着高俅一起来的流民见此也是三三两两的抱团。

吴用见状看向高俅:“太尉,今天这城怕是不好进,你看他们所有人都盯着城门的方向,估计这门只要一开,他们会不顾一切的往里面冲。”

吴用说的没错,两批流民加起来也有大几千人,虽然高俅的禁军可以轻易镇压他们,但此举必会引得现场血流成河。

武松带领的一队禁军自始至终护在高俅面前,若是以前,他肯定会无脑帮助这些百姓,但当官当久了,他也渐渐明白以大局为重的道理,光逞匹夫之勇是没用的,他相信太尉肯定会有最好的解决办法。

另一边,应天府知府接到太尉到此的消息后就以最快的速度赶了过来,等他登上城门后果然见到了被关在门外的高俅和禁军。

“下官应天府知府周彦见过高太尉,不能出门亲自接见是下官罪该万死!”

高俅见此人眉宇间颇为清明,然后再思及刚刚那位小将所言能看出这位知府应该并非贪恶之官。只是不贪不恶不代表不庸,眼见这里围坐之人越来越多他却毫无作为,若是他不来,这里的流民不是变成强盗就是变成起义军中的一员。

“周知府,如今本官已经到了,你当该如何呢?难不成让本官一直在城门外等着吗?”

“这…这…禀太尉,若是直接开城门下官恐那些暴民会伤到太尉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