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高俅后我手拿权臣剧本+番外(221)

作者:公子牙 阅读记录

宋江努力克制自己的神色,高俅的安排已全然将他所领兵马排斥在外,上阵虽有死伤,但亦有战功,他不能什么都不做。

“太尉,各位将军的计策虽然绝妙,但夏军亦有狗急跳墙的可能。”

“哦?此话何解?”

宋江指着舆图上靖夏城的位置:“若夏军气急败坏选择进攻靖夏城反断我军后路,我军危矣。”

高俅闻言凝眸,虽然这种可能性不大,但也不是没有。

“宋江,你领怀德军和镇戎军镇守靖夏城,若夏军突袭便叫他们有来无回。”

“下官领命。”

“太尉,有一件事必须要注意。”

“韩将军请说。”

韩世忠皱眉:“昔日种师道率十万大军进攻臧底河,那一战种将军将西夏军打得节节败退,而后西夏军便来进攻我方靖夏城,本来以靖夏城的军力应当不会溃败的如此之快,但西夏军从靖夏城地下挖了个洞过来,我军被打的猝不及防。”

“挖洞?”

种师道也点头附和:“确实如此,西夏军并不简单,他们在作战中非常灵活多变,还有一点,西夏军应当不会轻易投降。”

种师道跟随高俅攻占辽军多城,辽军整体实力比夏军强,但辽军一旦被打破第一道防线就会很快溃败逃散,夏军却会死战到底。

“辽军被金军打的不敢出城迎战,但夏军不会,火炮在作战中发挥的优势不大。”

高俅摇头:“攻城时或许优势不大,但守城时可抵千军万马。”

高俅并不担心这点:“宋江,我给你两台火炮,五千枚霹雳弹,若你守不住靖夏城也就不用回来了。”

“是。”

高俅看向众人:“还有其他疑虑吗?”

刘延庆想了想还是说道:“夏军不会投降其实不算什么,我军亦有血战到底的决心,但……”

“刘将军直言便是。”

“李乾顺自亲政后勤政为民,其下也治理有方,所以西夏境内的状况和辽国全然不同,辽国内乱后义军四起,所以攻城后百姓不会有太多反抗之举,我担心西夏这边攻城后普通民众作乱,若派禁军留守镇压肯定会扰乱进攻进度。”

“还有就是,平时的西夏总军马在十万到十五万之间,可一旦开战,他们能迅速召集到三十万甚至五十万的兵力,这些由党项人组成的兵力虽不强盛,但也非常麻烦。”

高俅闻言发笑,这让他想起某泡菜国全民皆兵的言论。

“你们只管攻城,治理的事交给我就行。至于那些党项民兵,只要手握兵器就是敌军,全歼。”

“他们再厉害也只是普通人,这一点你们可以学学金兵,他们不投降,那就打,打到他们怕,打到他们惧,打到他们看见你们便心生胆颤。”

“谁先攻破敌城本官另有厚赏,只一点,凡我宋军,后退一步者,诛。”

“我对逃军的容忍度可不如童贯。”

“是。”

高俅交代好一切后摆摆手:“都下去吧,你们再仔细精进一下作战路线,出发前交给我。”

“是!我等告退。”

待所有人离开后,高俅思索着后续计划,此次西征他不准备随军而行,那些将领的能力比他强,经验也比他多,高俅去了他们还得分心保护自己。

更何况高俅有更重要的事,刘延庆所言不无道理,他不可能将党项人全部杀了,因此安抚百姓很重要。

“学究,你还记得我们在清河阳谷是怎么做的吗?”

“属下记得。”

“去做吧,西夏和辽国不同,那边能留的官吏不多。”

“是。”

西夏境内还有一百多万的汉民,有汉民便好办,恩威并用下他不信还有谁能负隅顽抗。

至于西夏这边的商路他一个人还真做不了主,这是一条巨大的利益链,《契丹国志》里有记载西夏靠孔道连通东西贸易便回赐其不下四十万贯的银钱,等宋廷接手后只会更多。

高俅刚准备列出详细计划便见岳飞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看着他。

“怎么了?”

“太尉,我有一个想法不知当不当说。”

“畅所欲言即可。”

“太尉你看。”岳飞指着西夏的舆图道:“这处地形多为戈壁荒漠,我军若是依然循规列阵必被夏军的步拔子打散。”

“夏军中有四支军要特别注意,首先就是他们的远程攻击部队,泼喜军。他们用骆驼装载改过的投石机进行远攻,那样既方便威力又大。不过他们肯定想不到我们有更方便的铜火铳。”

“其二,夏军的擒生军多为精锐,再配合灵活多变的步拔子,我军一列一列的大步兵阵很容易被劈开。其实我们可以以骑兵在中,步兵分列两侧的方式布阵,无论夏军怎么打,我们都可以灵活改变阵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