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高俅后我手拿权臣剧本+番外(87)

作者:公子牙 阅读记录

他换上锦衣后欲与高俅一同离开,但此时却有太监来报九大王求见,赵佶只能暂缓离开的步伐。

赵构进来后看见高俅也在时眼睛一亮,但他很快对赵佶恭敬行礼。

“爹爹,您要出门吗?”

赵佶眉头微微皱起,被自家儿子点破这种事还是很尴尬的。

“九哥啊,你来是有什么事吗?”

提到正事,赵构行了一个很正式的礼:“爹爹,臣想去太学。”

不等赵佶反应,高俅先讶异了一番,赵构居然自称臣了,看来想去太学的心还蛮坚定的。

赵佶也好奇道:“资善堂的教授不好吗?好端端的怎么想去太学了。”

“资善堂的教授们自然是好的,可臣想去太学体验一番。”

“太学可不如资善堂舒适,你可想好了?”

“臣想好了。”

赵佶闻言思索起来,他们赵家向来重视血脉,所以他就算不怎么想管事对皇子的教导也是上心的,九哥的生母韦氏虽然只是先皇后的侍女,但长的也算可人,是以他对九哥算是宠爱。

只是九哥偏偏爱习武,所以他对更喜诗词歌赋的三哥更为喜爱,高俅说要给九哥当老师时他也应允了,只是如今却不知他为何想要去太学。

“高卿,你怎么看?”

高俅能怎么看,他当然是高兴啊,不管赵构被什么吸引了想要去太学,但那绝对是好事。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太学里有真才实学的庶人可不少,若是一个皇帝从小就能听到百姓的声音,那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

“官家,臣觉得可以一试。”

“可九哥这年龄……”

高俅很想大叫一声年纪不算什么,许是习武的缘故,赵构这两年身形抽长,两颊的婴儿肥也褪去不少,整个人看起来颇有少儿郎的味道。

而此时的学子一般是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不过这也不一定,像小学里就是下到六岁,大到三十几岁的都有,这个也是看学子个人能力的。

但赵构如今也才十岁,这个年纪入太学确实也有些牵强,高俅觉得赵构就是再厉害也没能厉害到被破格录取的地步,除非动用特权。

“此事以后再议吧,你先回去。”

赵构有些不高兴的撇撇嘴,爹爹这态度一看就是想糊弄过去,于是他趁机撒娇。

“爹爹,我也想出去玩,你带上我一起吧。”

赵佶这个倒是很爽快的答应了,反正他自己是经常出去的,所以对这方面很是宽容。

于是高俅的队伍里又多了个人。

他们一行人熟门熟路的偷溜出宫,一些禁军侍卫对此早就见怪不怪了。

宫门外,燕青和花荣早早准备了马车在此候着。

赵构见到花荣后肉眼可见的高兴起来,但碍于爹爹在此他没敢乱动。

“官家,这两位将士武艺高强,有他们在您的安全绝对不会有问题。”

赵佶点点头后上了马车,赵构自是和他一个马车的,虽然他更想和老师在一起。

马车行了一会儿就到了地方,此时虽不是饭点,但围在火锅店门口的人已经很多了。

高俅对此表示很满意,他可是不遗余力的打了好几天的gg。

“官家,我们先进去?”

“此时进去怕是不妥。”

高俅掀开帘子看了看围在外面的人,好吧,此时进去确实瞩目,可他总不能拉着赵佶走后门吧。所以说,有时候名声太响亮也不好。

而围在小楼前面的人交谈声也未停过。

“丈人,又看见你了!”

老者看见这位年轻的小郎后也欢快的打招呼:“宋官人,老丈和你可真是有缘啊。”

“是啊,这家新火炉也不知是何名头,东京时报上可是第一次出现新店。”

“东京时报既如此夸赞,那想来必定是不凡的,所幸待会儿就能知晓了。”

“是啊。”

宋渠虽是个读书人,但他尤爱一口吃的。东京时报上不仅会有樊楼、铁薛楼这等名满天下的酒楼,也会有一些藏于街巷的人间美味,是以只要出现在报纸上的地方,他总会第一个去尝试。

而面前的丈人也是个老饕,宋渠几乎每次都能碰见他,宋渠喜欢作一些关于美食的文章给予反馈,这位丈人经常能给出一些不错的见解。

此刻围在小楼面前的人几乎全是东京时报的忠实读者,这里面有文人,有富商,有富家子弟,还有家资颇丰的农户等……总之,新火炉的第一批位置肯定是座无虚席了。

而高俅不可能真的让赵佶等太久,反正午食也不差这一分两分的,所以高俅就让里面提前开门了。

新火炉没有做那些花架子,它在开门的那一瞬间就直接将众人请了进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