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宜迟+番外(2)

作者:十一 阅读记录

张远和大家复述一下接下来要跟进的事情。这个项目策略和执行计划都已经确定,剩下的事情,张远完全可以处理得很好了。周易有点心不在焉,转头看看窗外的夕阳,竟然又看见那个黄色连衣裙女孩,坐在窗边的小桌子,正和一个大约是合作伙伴的人,对着电脑小声讨论。

阳光从她的侧面照进来,她的脸仿佛镀上一层光晕,有种朦胧柔和的美。她的影子就投在他手边的桌下,扎起的长发会随她的动作,微微颤动。

真是有点儿可爱。周易垂眼看着这个毛茸茸的影子,有些失神。

“周总,你有什么补充吗?”张远的声音。

“很好,没有了。”

“好,那么,打道回府,各自开工!”

一行人起来离开。张远路过连衣裙女孩的时,不小心把桌边上的 A4 纸带落,刚好落在紧跟其后的周易脚边。周易顺手捡起来,瞥了一眼,是一份采访提纲。

“不好意思,年轻人走路自带风哈。”张远转头幽默地跟女孩道歉。

女孩轻笑的声音:“没关系,适当控制风量。”

周易把提纲递过去,女孩接过说了声谢谢,然后扭头又跟同伴讨论,“财经媒体我们计划邀请哪几家?”

周易甚至都没来得及看清她的脸。

这似曾相识的场景是怎么回事?貌似他曾经也捡到过一个女孩的采访提纲……坐在回公司的车上,周易竟少有地被带进了回忆的搜索中。

车窗外一路掠过的,是 Z 城开得正灿烂的异木棉。粉色的异木棉,图书馆门前也开了一路……记忆好像突然打开一道门……

哦,想起来了!

两年前读 EMBA 的时候,在学校图书馆查资料,逆光坐对面的女孩出去接电话,对面窗户的风把她桌上的 A4 纸吹了过来,居然是一份学校广播台采访他的合伙人徐鸣的采访提纲。也太巧了吧?他觉得有趣,就拿着看了一眼,呵,这种正儿八经的问题,实在不太适合徐鸣那风骚的性格,不过那家伙在人前总是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也难怪学弟学妹用成功校友的标准来采访了。

说起来,这次的采访还是周易自己促成的。

小忆去年毕业留校,成为了学校新闻社的指导老师,死皮赖脸地让周易安排了这次采访。

小忆大名张忆慈,是周易小姨的女儿。

周爸爸是独生子。周妈妈只有一个妹妹,结婚后又都只生了周易和小忆两个孩子,因此,两个孩子从小就一起长大,跟亲兄妹一样相处。

周爸爸是建筑研究院的工程师,周妈妈是外科医生,两位在家一般就直接称呼对方为周工,林医生,也算是周家的特色了。小姨和小姨父在高校搞材料研究,一直住在单位宿舍。小忆高一时,小姨小姨父要出国访学进修,小忆不肯跟着出国,说自己住校也可以。大家一商量,反正小姨小姨父出去也就三年,就不再折腾孩子了,让孩子留在国内好好上完高中大学,以后要出国再说!

但小忆去住校,林医生是不同意的,爸妈不在家,孩子正是青春期呢,住校当然不如来家里住着放心。于是小忆就屁颠屁颠地搬到周家来。当时周易已经上大学了,小忆的到来刚好让林医生再次发挥高中生优秀家长的余热。加之小忆从小也一直在身边长大,又是古灵精怪的可爱性格,她那三年可谓为周家带来了很多欢乐。

周工呢,也极喜欢这个外甥女,多年来就当亲女儿照顾着,也算是弥补了没有女儿的遗憾。周易对小忆就更不用说了,只有一个妹妹,自然是宠溺的。

小忆也很争气,三年后考上了本地最好的大学,成为了周易的校友。虽然小姨小姨父希望她把精力都用在学习上,和他们一样走上科研的道路,但小忆这样跳脱的性格,实在不愿静下心来做研究。老小两辈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小忆就来了个折中方案,毕业后成功争取了留校机会,成为了学校宣传部下属新闻社的指导老师,带着学生团队运营学校的官方自媒体。

这个工作大家都满意,皆大欢喜。

毕业一年,工作一直做得很不错。很幸运碰上母校 100 周年校庆,小忆为宣传工作忙得不可开交。

100 周年校庆,小忆筹划做一系列成功校友的访谈,整合广播台、校报以及学校对外公开发行的杂志等媒体资源,以成功校友的故事,宣传百年名校的品牌形象。

当然了,百年名校,成功校友多不胜数,遍布海内外。所以,小忆在选名单的时候也是煞费苦心,不但各专业都要适当覆盖,还要选出老中青代表,更要考虑实际的采访情况。比如预算啊人力啊之类,知名校友远在海外和全国各地,不可能飞过来或者他们飞过去采访,所以定名单之前还要先做一个采访可行性调查。

上一篇:荷尔蒙游戏 下一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