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熟(46)

作者:周六不更 阅读记录

从制定到公布,它一直坦坦荡荡地面对生活在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每个人都可以以它作武器,为争取自己的权利而斗争。

滕怡静是个例,但又不完全是。我相信在我看不见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个滕怡静。明知蚍蜉撼树,明知输多赢少,明知不可为也偏要去为。

正是因为有他们,热血无畏地站在了这一方法庭之上,把那些深刻的问题、尖锐的矛盾统统亮出来,让更多的人听到看到,去关注去思考。

渐渐地,站出来的人越来越多,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响,个体变成群体,少数变成多数。这样,我们国家的立法才有机会变得更加完善。

我钦佩他们,羡慕他们,渴望加入和成为他们。但是学法知法崇法用法的我,反倒缺乏这样的勇气。

我想错了,我以为只要有本律师证,拿张委托书,就光明正大地站在了台前。

原来不是,我们一直都只是在幕后。

滕怡静他们,才是舞台上真正的主角。」

北山公园里,灯昧如星,树影若藻。

不远处,坐在凉亭里对弈的两人,原本处于劣势的一方突然冒进走了一步险棋,对手被反将一军,局面瞬间逆转了。一旁观者无不对这一妙手拍案叫绝。

梁渠一字不落地读完了这篇周记,轻轻摸了摸怀里棒棒的脑袋,勾起唇角:“唐燃果然没骗我。”

第26章 特别法

一年前,京州匡义律师事务所崇城分所新晋一位年轻的合伙人。在一众做破产清算、争议解决业务的合伙人中间,他显得有些另类。

升合伙人后做的第一件事,是扩大团队规模。好吧,没那么高大上,因为“团队”里除了他没别人。就是凡事亲力亲为这么多年了,他想招个助理帮自己分担一下工作。

于是他让行政谭思在崇城律协官网上发布了一则招聘公告,自己也编辑了一条招聘消息发到了研究生同学群,想看看同学能不能给他推荐优秀的应届毕业生。

招聘信息上有匡义的大名,不出两天,这位合伙人的邮箱就收到了近两百份简历,一份比一份好看。

正纠结地不知道选哪个的时候,微信里收到了一个老同学发来的消息。

唐燃:简历-唐秋水.pdf

梁渠:?

唐燃:你不是在招助理吗,这我堂妹,给个面子,安排个面试。

其实梁渠跟唐燃并不熟,只知道班上有这么个人,毕业之后考去了法院。

梁渠才不理他:凭什么?

唐燃嬉皮笑脸:同学一场。

梁渠:总共说话不超过十句的同学?[微笑]

这……唐燃尴尬改口:我堂妹很优秀的。

梁渠:你知道崇城最不缺什么吗?

唐燃:什么?

梁渠:四条腿的豪车和两条腿的法学生。

唐燃:……

梁渠:优秀的人多得是。

唐燃继续改口:她不但优秀,还很可爱,只要和她相处过没人会不喜欢她。你信我,你见到她也会喜欢她。

……无语了一下,梁渠认真和他说:唐燃,我是招助理,不是招女朋友,我要的是专业。

唐燃:她专业啊。不止专业,还很热爱法律。这么说吧,她虽然年纪轻,但从她身上你也能学到不少东西。

梁渠没再回复,似是铁了心要拒绝他。

唐燃破釜沉舟,搬出激将法:罢了罢了,我早就听闻匡义有名校情结,还搞学历歧视,看来此言非虚。既然梁大律师也只看重这些东西,那就当我什么都没说。

殊不知歪打正着,梁渠就吃这套,他当即点开简历。

遇目一霎,女生的蓝底一寸照片被贴在顶处,眉梢弯如勾月,笑眼明亮洁净,两边漆黑发丝整齐别于耳后,端静如一捧初开的雏菊。

梁渠很快地往下扫了眼专业、特长、校园经历等内容,并没有多出彩的地方,就仿佛在看一个一般法——

笼统,无差别,千篇一律,没有任何记忆点。

目及最后一行,梁渠才找到了那个让他眼前一亮的特别法。

女生写了两句座右铭,以法律二字打头:

“法律不是嘲笑的对象。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这份简历发给唐燃没几天,唐秋水就收到了一条让她开心到原地转圈的短信:

「唐同学你好,我是匡义律师事务所崇城分所的合伙人梁渠,诚邀你于本周五下午三点来我所面试,地点崇城C区协茂大厦22楼。」

新北花苑十七单元楼四楼。

唐秋水提交完这篇实习周记就退出去了。只不过在洗完澡回来,关机之前,她忍不住又登进去看了一下,发现状态从「已提交」变成了「已点评」。

这说明梁渠已经看过了,并且对她写的东西发表了意见。

上一篇:没有橡树 下一篇:望烟娇[先离后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