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线木偶[无限流]+番外(172)

作者:清水枇杷 阅读记录

走到了门前,池饮试探地抬腿,拾阶而上。

门房站出来,并没有阻拦呵斥让他离远点,也没有询问他的来意,可曾递了拜帖,反而还算殷勤地过来打了个招呼。

“池先生来了,先生快请进,里头传话了,小少爷早已经在静心斋等着您了。”

很好,没找错地。

池饮保持着读书人的傲气,闻言,矜持地微微颔首,却还算和煦地说道:“路上遇见了点事,耽搁了,今儿是来得有些迟。”

我明天一定会来早点的,池饮对自己明天该什么时候来上班,有了数。

听见池饮的话,门房脸色一变,有些惶恐,他连忙举起手轻轻给了自己一个嘴巴子:“瞧先生您说的,是小的失言。”

“小的这张嘴,实在过于笨拙。好好的话到了小的嘴里,说出来都变了味。并不是催促先生的意思,只是小少爷到底年幼,有些坐不住,管家才打发了人过来看看,好叫小少爷能安心在静心斋里待着。”

这不就是老师还没来,孩子坐在教室里,就总想着跑出去玩么,池饮十分理解。虽然不知道这说的是真还是假,不过看门房的态度,他这个教书先生,在刘家多少是有些地位的。

刘府里的各种建筑,门上都有匾额。池饮记下静心斋三个字,很快就在蚊子的帮助下找到了地方。

有蚊子带路,池饮顺利到达了目的地。

静心斋十分开阔,但书斋里除了仆人之外,就只有一个百无聊赖坐在位置上东张西望的小孩。看来自己的学生就是他了。

小孩也就五六岁大。

看到池饮,小孩慌忙坐正了身体,然后又像是想起来不该坐着,他倏地一下站了起来:“先生好。”

看来‘我’还挺有威严的。

“嗯。”池饮伸手往下压了压,示意对方坐下。

他扫过小孩面前的书案,书案左侧是一叠大字,笔迹稚嫩,估摸着有十来张,估计是这孩子的作业。

书案的正中间,则放着一本翻开的书籍。

枇杷晚翠,梧桐蚤凋。

这是《千字文》里的句子。再加上旁边的那些大字,底下写的什么看不见,不过最上面的那张,刚好写的是‘求古寻论,散虑逍遥’八个字。

求古寻论,散虑逍遥。

欣奏累遣,戚谢欢招。

渠荷的历,园莽抽条。

枇杷晚翠,梧桐蚤凋①。

池饮在心里默背了一下这段千字文,看来自己的教学进度就是,一天教四句千字文,昨天刚好教到了枇杷晚翠这句。今天接着往下教就可以了。

池饮拿起那叠大字,一张接一张仔细看了下去。像是在检查功课。看完后,池饮纠正了一下自己的推测。

小孩一天的学习任务,就只是学会三句千字文。书册之所以翻到枇杷那页,是因为今天要学的是这页,而不是已经学完了这页。

怕还有什么陷阱,池饮放下大字,看向小孩:“上回学的,可都还记得?可背下了?”

“回禀先生,学生记得,也背诵熟了,”说着小孩摇头晃脑地开始背诵。但背着背着,他就卡住了,“渠荷的历,园……园……”

园了半天也没园出个结果。

小孩急得满头大汗。

“园莽抽条。”池饮温声提醒道。

小孩如蒙大赦:“渠荷的历,园莽抽条。”

背诵完后,似是怕先生误会自己不努力,小孩有些委屈地解释道:“昨天先生走后,学生是有好好背诵的,只是今天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想不起来了。”

站在小孩身后的小厮闻言,似乎是怕小少爷被先生惩罚,他赶忙跪下行礼:“先生容禀。原先夫人在家的时候,每日清晨起来,用过早膳后,夫人都会带着小少爷温习一下昨日的功课。故而小少爷以往都记得熟。”

“但近来夫人有了身孕,便极为思念父母。昨日夫人回了娘家,也是安胎的意思。今早就没人带着小少爷温习功课了,小少爷一时也没想起来,这才如此。并非是有意的。”

被小厮这么一提醒,小孩也反应过来了。他又恍然又紧张。

池饮也没为难他的意思,只是秉承本职地叮嘱道:“回去后要好生记熟。”

“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学生知晓,多谢先生。”

“好了,今天我们来学接下来的。枇杷晚翠,梧桐蚤凋。”池饮开始教学。

他念一遍,小孩就跟着念一遍。念完池饮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等小孩听懂了,就开始教下一句。

为了让他记牢,池饮反复教了大半个时辰,见小孩彻底记住了。见状,他才刚松了口气,旁边的小厮就已经悄声走上前,开始磨墨。

池饮看了下小孩昨天写的那叠大字,显然,小孩之所以会写字,是因为有人教过啊。

上一篇:天鹅焰火 下一篇:绝处逢你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