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上签(16)

作者:西临 阅读记录

发完这条消息之后,她退出俩人的对话聊天框,长按将俩人的对话框置顶。

微信平日里消息比较多,这样做比较方便他的消息进来,能够让自己一眼看见。

做完这件事之后,便重新退回到朋友圈编辑图文消息了。

在太和殿逛了一圈之后,时间也不早了,两人便返回到修复室。

周晚棠今天的工作就是调色,这项工作听起来挺简单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

总归就是,色彩不对便推翻重试。

自己在琢磨中慢慢参悟。

如此往复。

徐有林戴着老花镜,等超声波设备将青铜器上附着的泥沙灰尘清洗干净,便开始着手找相邻的碎片,以便后期焊接工作进展顺利。

期间,他踱步到晚棠身边。

看她眉眼认真地调试,一遍遍推翻重来,指点道:

“你看这个颜色,它不单单是简单的绿色。其中还可能混杂着其他的颜色,纯粹的用肉眼看,或许看不出太大的差别。”

“但你上手试了之后,就会发现其中的不同。”

“调不出来也没关系,慢慢来。”

晚棠没忍住笑出声:“师父,我没有着急。我知道做这事,最需要的就是磨耐性,和打磨青铜复制品是一个道理。”

“您也别急。”

“嘿!”徐有林也乐了,扭回头重新忙活手头上的事,“你这丫头。”

说话之间,院子外传来动静,两人停下手头的工作,走了出去,是博物馆的人推着装有铜器的推车过来了。

“徐师傅,这是近来一批需要修复的铜器,我把它整理都给您送过来了。”

说话之人,是故宫文保科技部负责人,晚棠上次见,也是他连同几位小伙一起送过来的。

如今穿着棕灰色短汗衫,小心翼翼抱着用棉絮包裹的铜器走了进来。

进到院子里,将怀里紧紧抱着的包裹放在工作台,才缓缓展开。

晚棠靠近看了一眼,是东汉时期出土的青铜器。

“徐师傅,这是一批东汉时期的出土的青铜器,明年上半年要送到陕西那边的博物馆展览,您看看这段时间内,能够最大程度上的修复吗?”

耳朵断裂,壶中间炸开不规则碎片,碎片最小的部分,犹如一粒豌豆。

碎片装在包裹中,一并送了过来。

徐有林戴着老花镜,“抢救性修复,能修则修。”

老头没再说什么,寒暄三两句后,便离开了科室。

周晚棠等人走远了,“这些碎片都脆化了,铜器上手轻飘飘的,质地都改变了。”

徐有林:“年份太久远了。”

“日子还长,慢慢来咯。”

“那批青铜器的上色任务交给你了,等完工过来试试手。”

“嗯。”

青铜修复,从老师傅起到现如今,一直以来都是一项要耐得住寂寞的行当。

师徒二人在修复室里坐了一天,脊椎酸痛。到了下班的点,险些挺不起腰杆。

在院墙外打了卡,周晚棠习惯性地凑到徐有林院口种植的蔬菜前,观察一番。

今天这个蔬菜抽条得不错,改天那个蔬菜被鸟雀给啄了一口,亦或者是红通通沉甸甸地挂果,等着人来采撷。

“师父,这株辣椒熟了。”她伸手指了指,戳了戳它,“那茬下面的那枝,底下挂着的最红,就是辣椒尖那被鸟给啄了。”

“纯天然,没怎么施肥。长势这般好,属于老天给饭吃了。”徐有林将东西收拾好,背手踱步出来,“这茬辣椒差不多成熟了,鸟雀吃了也好,自己吃了也一样。种出来结了果,不是回赠给自然,就是落到自己的肚子里了。”

“藤架上的丝瓜也成熟了,只不过现在也不是吃丝瓜的好时候。”

他走在狭窄的青砖路,捏了捏垂下来的丝瓜,“这瓜皮比正常季节的坚硬许多,摘下来晒晒,瓜瓤可以当作天然的洗碗工具。”

“师父。”

晚棠瞧他一眼,“那要不要现在摘下来?”

“辣椒摘一点,人与自然各占一半。”

“晚棠!”邬紫越打完卡,在门口并未瞧见她,便折到青铜修复科室这边。

跨过门槛,走进院落,正好看见她躬身掐辣椒在,“徐师傅,你这院子里真悠闲。秋天到了,该是收获的好时候了。自己种的菜,安全零污染。”

说完竖起拇指:“佩服。”

周晚棠:“怎么,听你这话的意思。岑师傅院子里种的瓜果蔬菜,藤都死光了?”

邬紫越连忙摆手:“不是我啊,我可什么都没说。”

晚棠盯着她,噗呲笑出声,将一条丝瓜塞进邬紫越的怀里,“晒一晒,可以给阿姨当作洗碗的新工具。”

邬紫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