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皇宫当太监(116)

作者:乔云舒 阅读记录

接着上来的是个长相憨厚的,云时对他也不怎么熟悉。

他上台紧张得手都有些抖,“我,我叫赵善”

台下有人起哄道,“你叫什么赵善?你不是叫赵二狗吗?”

赵善反驳道,“我就是叫赵善,是个老先生给我取的,他一个人住,我之前帮他种地,他说我是个善人,所以给我取了这个名字,我喜欢做这个,我没什么能耐,但是我愿意继续给大人干活,继续做这个就成。”

还有更淳朴老实,觉得饭菜好吃,能吃饱想留下来继续跟着云时的。

还有每天和这么多人待在一起,觉得很安心的。

还有一说话就傻笑,想要给西厂守一辈子大门的,直言绝不让任何人随意闯入西厂!

有的面容冷酷,但眼底也是赞同的,有的是为了媳妇孩子好过来西厂的。

云时在下面看着,心中也觉得暖心,感觉摇身一变成了大学的宿管大爷。

等这些人说完了,云时按照他们的功绩安排了职位,首当其冲的就是李强和周永,再就是孙小赵段等人,还有帮助百姓的,云时也给了官职,大多是八品,七品官,在这京城一抓一大把的那种。

但这些人却依旧笑得开心,云时招呼着,“走吧,快去吃饭,吃完了好好歇着,明日还有差事等着你们。”

……

此时皇宫内,迎来了杨老夫人。

“臣妇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吧,老夫人近来身子可妥当?”

“妥当,谢陛下关心。”

皇帝又道,“杨丞相一生为官,兢兢业业,朕都看在眼里,杨老夫人若是有什么麻烦,直接和朕说。”

杨老夫人一听,面露难色跪下了,“陛下臣妇有罪,我们老太爷的死因并非如此。”

皇帝的眼神一瞬间变得锐利,“那是如何?”

杨老夫人满脸的羞愧,“我们老太爷,死于马上风,臣妇怕毁了他半辈子的名声,才说了谎,陛下恕罪。”

皇帝听着有些牙酸,“无事,都过去,老丞相一生为国为民,若是朕知道,也定时会遮掩一二。”

皇帝看着杨老夫人,心中起了别的心思,“真记得你是本家姓胡?”

“是,臣妇本名胡敬贤,本家是河南的。”

“朕记得太后当年也是赞过胡家的家风,你家可有女儿?”

胡家的家风他是听过的,且杨老夫人看着是个聪慧机敏的,若是有女儿许给自己的儿子,做个侍妾也是不错的,尽管儿子还没有出生,但他不得不早早考虑,好姑娘难寻,寻到了自然是要早早定下。

杨老夫人道,“臣妇确有一女儿,但是眼下已经十岁了,这几日被她外祖母接到了家中,正巧妹妹也回家了,便多在家住些日子。”

说起妹妹皇帝想起了胡家另外一个女儿,实在是粗鄙,他也就此歇下了这个心思,随意安抚了几句,便让杨老夫人离开了。

杨老夫人回到杨府时已是傍晚,换了身衣服便靠在了小榻上,任由小丫鬟摁头,面见陛下太过费神,出了京城松了这口气,头就痛得厉害。

于嬷嬷一脸欲言又止地站在一旁似乎有话想说。

杨老夫人斜眼瞧见了她的神情,“怎么了?府里出了什么事?”

于嬷嬷低着头躬身道,“老夫人,大老爷下午派人去婳姨娘那里,话里的意思是想将人带走,老奴给拦下来了。”

杨老夫人冷笑一声,同于嬷嬷道,“将婳姨娘送到我的陪嫁庄子里,找人好好看着,每日供应按原先一半的例,再找点农活让她做着,但好歹是个姑娘也别做过火”最后一句话说得格外严厉。

于嬷嬷应着。

……

随着杨贺去世,朝中几位右丞相便被显现出来,但在这之中,原礼部尚书,工部尚书虽然为官多年,但待的也都不是有实权的部门,其跟随者也少之又少,但是另一位却不同。

周临,曾任吏部尚书一职,这可是朝廷中最为重要的官职之一,掌管朝臣任命,经他过手的任命文书不知几何,私下追随的官员也是数不胜数,朝堂之中,论资历,论官职,无人能与之匹敌,他成了朝堂之上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地位也是不可同日而语。

朝堂上周临提出的观点,政策,众人都是一一附和,私下里周府也是门厅热络,日日人来人往,多的是人前去拜访。

这一切皇帝都看在眼里,但却并没有多加阻拦,他心中是打算将周临作为皇子的助力,亲外公肯定是希望外孙好的。

他早先登基时确因母亲身份地位怨恨过,若是有个家世显赫的外祖,朝堂情形会大不相同,他没有的他想让儿子拥有。

皇帝放下手里的折子,看着外头,外面日头正盛,自己也许久没有去后宫了,当即冲门口喊道,“小春子,摆驾蒹葭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