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边有个小卖部(7)

牡丹说:“你到底知道多少种小吃?”

刘十三放下筷子,默默思索,在脑海中的小镇逛一遍,认真地说:“五十九种。”

牡丹敲敲他的盘子,里头堆着几根肉串。

刘十三看到她细长的手指间,光芒一闪而过,多了枚亮晶晶的银戒。牡丹觉察那缕目光,笑了笑说:“我爸送的,生日礼物。”对啊,今天是牡丹的生日,所以他们坐在这里撸串庆祝。过半小时,智哥和牡丹的室友都会来,大家一起去KTV唱歌,点一份洋酒套餐,店里送果盘。

烤串的王老太弓着腰,丢下一把鸡胗,冷脸说:“快点吃,我要收摊,下雪了。”

刘十三说:“你不能学人家也搭个棚子吗?”

王老太说:“没钱。”

刘十三说:“你生意挺好的,怎么会没钱。”

王老太说:“你懂个屁,钱要省着。”

刘十三咬了口鸡胗,愤怒地说:“这生的吧,再烤烤行不行?”

王老太整理铁扦,说:“不行,下雪了,滚犊子。”

一片雪花落在牡丹发梢,刘十三伸手想拭去,被牡丹握住,她说:“去年的生日礼物,是碰到你。”

她说:“今年的生日礼物,是我转校希望很大,明年去南京。”

一直是她说,因为刘十三不记得自己说了些什么。

牡丹仰起脸,雪落在她干净的面颊,她说:“我们分手吧。”

王老太推起板车离开,留下两张板凳给他们坐着,可能急着回家忘记收拾。

雪越下越大,两人身上满是白色。

那天他们依然去了KTV,集体喝醉,双方绝口不提分手。若即若离的关系贯彻接下来的一年,到二〇一三的冬至,牡丹办完手续,要完完全全离开小城。

为什么要选这一天?

也许这一年的生日礼物,她希望收到的是离别。

直到失去爱情,刘十三也没发现,他一直描绘的未来,其实是过去。

他根本不知道这个时代的人会去向哪儿,包括他自己。他不是科幻作家,无法描绘汽车飞行的迷离都市;他不是生物学家,无法描绘人体器官可以替换的医疗环境;他不是经济学家,无法描绘投资风口急速更替的资本市场。

他一无所知,无法描绘所有人创造的未来世界里,如何创造一个家。

他孜孜不倦地承诺和分享,只是把扎根他每个细胞的小镇生涯,换了本日历,成为他反复的描绘。

5/

火车站广场飘着简餐的味道,人们杂乱而汹涌,顺流逆流,补丁和名牌擦身而过。和预料一致,他一眼望见牡丹。牡丹显然没有他那么好的眼力,此刻她探着脑袋,仔细看滚动列车讯息的电子屏。

刘十三温柔地想,她踮起脚,和溪水边独自走动的鹅一样天真。

智哥写过一首歌,也许是抄袭的句子,他站在阳台上弹吉他,对着熄灯的女生宿舍高声唱:

我亲爱的人啊,不管到哪里,能否带我一起去?

我知道你要去哪里,我也知道,你不会带我去。

他记得有天天蒙蒙亮,牡丹凌晨回校,他站在校门口的车站等。牡丹轻盈地跳下车,欢快地向他走来。当时他心里想的,也是这两句,觉得浪漫又凄凉。

火车站这么热闹,刘十三来不及感受凄凉。他满头大汗,形迹狼狈,还渴得要死,决定先去小卖部买水,喝一口全身通透,气息宜人地去见她。

人算不如天算,小卖部收银机故障,柜台后的小老头慢吞吞在草稿纸上算账,一分一秒过去,队伍纹丝不动。

他脚边放着背包,里头有外婆邮递的小吃,从猪肉香肠到红薯干一应俱全。想象中把这些交给牡丹,就如同把往昔描绘的未来,交给了她。

他看看手中的水,快速权衡利弊。如果不买水直接走,之前排队的十分钟就是白费;如果继续排队,可能来不及送别。

牡丹和一瓶水孰轻孰重,他心里当然清楚。他更明白,之所以还在排队,其实是害怕提前过去面对。

“到你了。”

身后一个女孩捅捅他。

他回过神,老头瞟一眼他手中的矿泉水:“一瓶三块五,两瓶九块。”

岂有此理,刘十三放弃争辩,掏出十块。

老头又喊:“等等!”

刘十三顿住。

老头说:“我要验算。”

验算你娘舅,收账又不是搞科研,刘十三丢下钱,抄起背包狂奔出去。他权衡清楚了,这一面是必须见的。

6/

牡丹的车马上到站。

广播毫无情绪波动地叙述一个事实:去往南京的旅客请注意,列车即将到站,停留两分钟。

刘十三颤颤巍巍,站到牡丹面前。

牡丹好像叹了口气:“你来了。让你不要送的。”刘十三能进入站台,因为他买了这列车的票,但牡丹丝毫没有意识到。刘十三递上背包:“过敏药,怕你车上犯鼻炎。”

牡丹看着背包,似乎在问,这包起码十斤吧,你给我十斤过敏药有什么企图。

刘十三说:“我托人快递来的,以前老和你说,也没法请你吃。红薯干、梅花糕、鱼皮馄饨、松花饼、羊角酥、肉灌蛋……不好保存的我真空包装的,十天半月坏不了。”

牡丹说:“我不要吃。”

刘十三说:“吃一点。”

牡丹说:“你让我怎么拿?”

刘十三一愣,看到她身边两个大大的行李箱。

他悲惨地想,去个南京而已,何必收拾全部家当,难道说一去不回,对了,牡丹原本就是一去不回。

刘十三缩回手,抱着背包:“那你到南京安顿下来了,发我地址,我给你寄过去。”

牡丹说:“再说吧。”

刘十三还不甘心:“那个,话费我给你充好了,充了三百,你不要担心流量,尽管跟我视频……”

“我到南京,肯定是要换新号码的。”

“微信号又不用换。”

“捆绑的,换掉比较方便。”

牡丹犹豫了下,看看刘十三,刘十三冲她笑,眼泪在眼眶打转。

牡丹说:“其实手机卡……已经有朋友帮我买好了,号码我写给你。”

刘十三连忙点头,牡丹拿出随身纸笔写下一串数字,塞进刘十三怀中的背包。

“那,我走了。”

牡丹要结束这段对话。

刘十三强行狗尾续貂:“如果我去南京找你的话,你欢不欢迎啊?”

列车缓缓驶来,气浪震动,将他的话淹没到听不见。

牡丹把行李箱推进车厢,刘十三想帮她拎箱子,牡丹回头摆了摆手。

牡丹说:“再见。”

这两个字,果然只有她能说得出口。

刘十三在车外跟随车内牡丹的脚步,看她经过一扇车窗玻璃,准备放行李。

列车不是停靠两分钟吗,为什么她告别只花了一分钟呢。

绝对不能这样结束,还没有结束,怎么能这样结束,他急促呼吸,呼吸着彼此想过的未来。

看海,等流星,放烟火,建一座木头房子。山顶松树下野餐,风铃响动,用分期付款的车放音乐,烧烤架上生蚝滋滋冒水。

漫长的人生画面在刘十三眼前飞奔,似乎要在这几秒钟的时间全部流逝掉,而车也有开动的迹象。

刘十三拍着车窗玻璃,有句话一年前的冬至就想问。

那句话冲出他的喉咙:“如果我考上那边研究生,是不是还能在一起?”

牡丹听不见。过去一年,刘十三经常去通宵教室自习。笔记本上一行字:考研,去她的城市。

车窗玻璃凝着一层薄薄霜华,牡丹转过头,正面对刘十三,他终于看见牡丹眼中的泪水。

牡丹轻轻在车窗哈了口气,用手指写下两个字。

“别哭。”

刘十三泪流满面。为什么做不到。为什么离笔记本上的每行字越来越远。为什么不快乐。为什么冬至下这场雪。为什么重要的人会离开。

上一篇:一帘幽梦(出书版) 下一篇:在水一方

张嘉佳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