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眼再识人(13)

简单来讲,对两个同样性格同样情绪化同样容易激动的人而言,当一方激动时,很容易激发

另一方的负面情绪,并随之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

譬如,类似像“用打火机当场烧掉5 分钟前刚买的衬衣”这样的事情只能算家常便饭,而

产生剧烈致命裂痕的首推焚信事件。那时,当我前女友朵儿因父亲过世沉浸在巨大痛苦时,

给我打了长途电话,我在电话中尽我所能地安慰,而那时璐生活压力巨大,总是怀疑我的爱,

而我也确需要用向他人倾诉来化解自己的压力,璐抓狂,定要让我证明爱她心无旁鹜。我一

怒之下,烧掉保存的所有与朵儿的过往无数信件,我只记得,自己是含着泪水斩断历史的,

然而形式上没了,其实,内心一切都在,而对璐的仇恨却在加剧。

烧信本身为何是一种伤害自己的行为?

两性关系中,有人会保存历史信件,这当中的必然理由是对过往情感的珍视,另个重要

原因是,人们对自己过往的轨迹十分重视,这是生命的一部分。红色愿意去回顾并欣赏自己

的过去,这就跟有些人喜欢照镜子和看自己以前的照片,道理相同。

而“烧信”的动作内涵丰富,它代表着切断跟某人的情感联系。因为红色非常在乎别人的

欣赏,对红色性格而言,他们喜欢那些喜欢他们的人,哪怕你是只癞蛤蟆,只要懂得欣赏我,

那癞蛤蟆也不至于一无是处。而你就算是七仙女,只要你让我觉得,为跟你在一起,必须切

断跟所有其他异性的联系,时间一长必定会感到巨大不满。

我可以只和一个人爱情,但不能没有异性朋友。而当我为了发泄情绪而切断跟其他人的

情感时,我内心也会极其痛苦,根本原因是红色天性对自由的热爱和对情感联结的重视。

很多年后,我才明白“以情绪制情绪”是这个世界上表面看上去最真实其实却是最愚蠢的

做法。前年,邬兄给我看了他在早年写的一篇友人记,不想再次确认,天下间的道理就是如

此相通。

附文:砸脑袋事件(老邬)

C 是我在澳洲期间重要的朋友之一,最初见到他时,他的头发大波大浪,强烈着上世纪

的文化和浪漫。现在,他的头发已处理得不那么长了,并和衬衫香水等协调出很经商的样子。

只是他一旦动弹起来,你还是能看到他曾经担负过的一系列角色:代课教师、律师、业余朗

诵爱好者、保洁人员、户外家具供应商、小型房地产开发商、以及幼年失去母亲后被姐姐们

宠坏的弟弟。

C 是个极具推动力的男人,在资源和自身条件很不理想的那些日子里,他总能实现他的

推动,无论是推动女人、还是推动事业。他能让一个十九岁的女孩在半小时后,对他的感受

流畅地实现从叔叔向情人的转折。他能在飞机上、酒席上、画展上,结识后来给他带来重大

商机的人士。他能在一个月内,打开一个陌生城市的局面,接应他来该地的人,后来要在该

地搞妥一些事情反而需请他出面。

C 是个很热闹的人。他总是要在聚会上讲故事,在场的十人中有一人没听过,他就会把

一只和他有关的STORY,像第一次讲那样讲一遍,他真的训练出了一大帮很谙于配合的朋

友,他们的表情上,总能不流露因早已听过七八遍而可能产生的疲惫,并仍会不厌其烦地参

与鼓掌。C 还会适时地提议大家接受他的一次朗诵,并说明,如果他一时想不起词来,请大

家原谅,那首诗已二十多年从未碰过了。诵毕,从呆入木鸡的人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二十多年没碰的东西,他竟能如此朗朗演绎!但是,第二天,会有没参加昨晚聚会的好事者

问道:C 昨晚是不是又朗诵了那首“啊,岩石上的大树啊——”?

有一个看上去很隐私的事件,它是C 在那个年代、那个地方,进取并尴尬的极好注脚。

它并非仅仅属于C。

1990 年,一位对C 万分好感的澳女,抵押自己的房产为C 的生意筹了款,事后,C 在

处理澳女对他的好感上遇到了麻烦,而事实上他与澳女并无出格的故事。当时,C 的女友经

过漫长的等待后,刚从中国来澳,她愤怒地发现,几次自己和C 手牵手时,一旦澳女的目

光扫来,C 就触电似的甩开她的手,C 象是十分忌讳在那个澳女面前和自己亲近。该举动日

后成为C 和女友剧烈争执乃至决裂的起始原由。一日,C 的女友在和C 争吵后决定分手,C

堵住门不予通行,一个如此能说的人,居然无法道出隐衷,可见这个隐衷的尴尬,也可见C

在坚持着野心的同时,也坚持着不丢失女友对自己的敬重。在一阵撕扯之后,C 的女友仍不

放弃出走,C 做了一个极具震撼力的自虐动作,他抓起一个石头烟缸,猛然砸向自己那颗灵

活的脑袋,然后,他的双眸在鲜血后面直视着自己亲爱的女友。

十多年以后,我问C 当时的女友,C 在砸自己脑袋期间的复杂心情你懂吗?

她说,现在懂了。

你可骂我但你绝不能误解我

“人们喜欢两性关系,因为在普通生活中,只有两性关系才能给他们带来一种接近冒险

的新奇与愉悦。”然而,这种愉悦的背后很多都将付出痛苦的代价,故此,这个世界上有人

对两性关系爱不释手,有的人却是送给他也未必有太多兴奋。关于痛苦,我的总结是:你过

去曾体验过痛苦,不代表你可避免下一个痛苦;你过去遭遇大痛苦,会让你在之后相对的小

痛苦来临时更有承受力。

上文砸脑袋的义愤之举,我一直希望挖掘出为何C 那么容易激动,最后,终于找到了

原来是红色性格惹的祸。然而,我们是否真的明白“当被误会时,我们为何这么容易激动吗?”

第一、是谁在误会我呢?

愤怒指数的高低,通常首要因素取决于误会者的角色。盖因这种性格强烈希望被无条件

的信任,故而近亲或所在意之人的误会造成的恶果,远超过平民百姓。这种故事绝不鲜见。

《连诚诀》中水笙与狄云被困于雪山半年,青梅竹马之表哥前来搭救时,被奸人诬陷所迷惑,

连同众人皆以为水笙必定和狄云有私情,名节败裂有辱家门,水笙彼时双眼含泪极其愤怒,

斥之曰“别人说我,我全不在意;但表哥,你,你却不能不信任我?可是......罢了,你终究还

是不愿意相信我...你好啊,表哥,你真好...”

如果我在乎你,如果你对我很重要,而你却做出如此混帐的事情,如此不理解我,这对

于红色性格来讲,打击之巨大无以言表。当他们无法让对方明白时,会采取愤怒的手法来解

决问题,外人看来不可理喻,只有当事人知道自己其实真正在做什么。

第二、为何怀疑和误会,会马上情绪过激?

因为信任被破坏,他们本能地开始用情感的爆炸来回应。

爆炸的技术,第一种是人们常见的发泄怒吼,这容易理解。而容易被人们误会和没在意

的是第二种“说反话”,譬如刚才水笙的反应正是如此,“你好啊,你好...”这都是内心极其愤

怒的反应。可惜人世间迟钝者无法察觉,而正说反话的人那时恐怕也找不到合理发泄愤怒的

途径。

我明明没有,你硬要说我有;那好,我就做给你看。其实,这正是发泄情绪的行为,而

至于是烧信还是砸头,只是手法差异而已。譬如,有些人当伴侣怀疑他出轨时,他会真去外

乐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