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傲龙戏凤+番外(11)

在朝多年,侍奉过两任君主,姚谦深谙官场道理,亦懂得以古为鉴。伴君如伴虎,然而帝王君主的性格往往能决定一朝的面貌。前朝孝皇,事母至孝,加之性格温和近乎软弱,朝政长期为其时太后及其人马所把持,当朝太后即为太皇太后一族之女。

“说得极是。再者,尚书与相国素来交好,不与相国谛亲,又该与谁家结盟。”

姚谦摸不清皇帝的用意,未敢轻待,连忙恭敬道:“臣不敢。”

皇帝轻哼一声。

“皇上。”皇帝近侍善尚及时进来。

姚谦顿时松口气,听见善尚禀道:“皇上,卫尉大人回来了。”

姚谦心一凛!卫尉煌玉堂?皇上为什么召见他?

即位之初,少年天子即利用太后与太皇太后之间的不和,将太皇太后跟前的红人——权倾一时的重臣、六卿之首的太宰宋郢下狱去职。朝中宋党领着一群年轻朝官长跪殿外请命,甚至将国子监的士子牵涉在内,罢朝罢学,让朝政停摆,以对少年皇帝施压。少年皇帝不为所动,下令六军清场,给予十二个时辰宽限,对逾时仍冥顽不灵罢朝罢学者,或下狱或去职或流放或剥夺科考资格;同年更打破皇朝陈规,特举两次科考,拔擢一批年轻朝官,取代被拔除的宋党一徒,成就一批拥护皇帝的势力。当时统领六军的,即为原来管辖东宫六率的统领煌玉堂。

“玉堂参见皇上。”姚谦见煌玉堂走进来,站定在一旁。

皇帝出动禁卫统领,想必是极为重要重视之事。当年还是东宫的皇帝,在太后暗地支持下建立东宫六率禁卫;即位后,将原有东宫六率军府扩充为禁军十二卫,以卫尉煌玉堂掌皇宫诸门屯兵兼领皇帝近身侍卫,以中尉展延统领皇城驻兵。除此之外,据传皇帝尚有一支为数百多人的精锐卫军,这些卫军隐在暗处,专门为皇帝扫除障碍。卫尉与中尉皆出身东宫六率,是皇帝私人亲信;朝中新进年轻朝官,又以皇帝马首是瞻,如此,皇城内外,皆在皇帝势力掌握下。

顷刻间,姚谦内心已寻思百转。只听得皇帝说道:“玉堂,你回来了。查到了什么?”

“皇上猜想得没错。不过,奇怪的是,名字有一字之差。”

“是吗?”皇帝点点头。“朕明白了,你先下去吧。”

姚谦满是狐疑,但又不敢擅自发问。卫尉离开后,皇帝才负着手,转向姚谦。

“尚书,”冷眸彷佛洞悉一切。“尚书府与相府联姻,乃可喜可贺之事,不过,你打算怎么处置殷重煜之女?她上京来投靠你,不是吗?”

姚谦大惊。“这……皇上怎么会知道?”

“你不必多问。朕问你,那殷莫愁人呢?你打算怎么安排?”

“这……”姚谦顿时语塞。这一瞬间,他心思又已飞快转了好几回,有了许多揣测。他怎么也没想到皇帝召他入宫竟是为了这件事。“回皇上,臣目前暂时将殷莫愁安置在府中,生活起居都差人侍候着。”

“很好。”

“这是臣应该做的。殷莫愁本为臣故旧独生之女,如今她父母双亡,举目无亲,前来投靠,于情于理于道义,臣都不能弃她不顾。”不知道皇帝知道了多少、究竟有何用意,姚谦小心谨慎解释。

“尚书当真有情有义。”皇帝竟然轻笑起来。“不过,尚书,殷莫愁与你独子姚文进从小指婚、早已订亲一事,你打算怎么办?”

姚谦浑身一震,满脸错愕诧异。

“皇上……”过度的惊讶,让他说话变得有些结巴。“皇上怎会知道此……此事……”有些后悔没有当机立断,早早将殷莫愁打发了事。

“哼。”皇帝哼了一声。“朕不应该知道吗?那殷莫愁为前翰林大学士殷重煜独生之女,殷重煜于两年前身染恶疾去世,殷妻跟着约于一个月前病故,殷莫愁四顾无亲,所以上京投靠姚府。”

“皇上圣明……”姚谦听皇帝的口气似乎有些不满,内心一凛,勉强维持镇定,说道:“皇上,当年臣与殷大人同榜及第,又同在翰林院供职,是以结为莫逆,指婚一事,原也只是当年两人谈笑时的戏言一句。而今旧友故去,当有照顾故旧之女之责,至于婚订一事,臣未敢强人所难,当以莫愁意愿为主,请皇上明——”

“够了,不必多解释,这些朕都知道,朕找你来不是想听这些。”皇帝挥个手,打断他的话。

当年殷重煜与姚谦同榜进士及第,奉召入阁,拜为翰林。而后,姚谦因得罪臣要,被眨放至外地为官,甚至差点丢官,幸赖殷重煜鼎力相助,在圣上面前为姚谦进言,力保他回朝,殷重煜辞官多年后,先皇终召姚谦回京。姚谦后来结交上太傅,成为当今太后人马,官运日益亨通,终至坐上吏部尚书之位。

“殷姚两家指婚在先,加上殷重煜已经故去,殷家无人代为作主,于情于理,没有毁婚的道理。如此一来,尚书对相国可能不好交代。所以,朕想了个法子,朕可下令赐婚,成全殷姚两家旧缘。如何?尚书可要朕下令赐婚?”

“皇……上!”姚谦脸上肌肉不停抖动。

“万……万不、不……”无法将话说完整。

“瞧你高兴成这样子,话都说不清了。”皇帝唇角一扬,似笑非笑。“好了,你下去吧。”

“皇上!”姚谦急得冒汗。“大人,请。”善尚上前,挡住姚谦。

等姚谦下去后,卫尉煌玉堂走了进来。皇帝背后似乎长了眼睛,头也没回,问道:“还有什么事?玉堂。”

“皇上。皇上料得没错,太傅与国舅近来过从甚密,还前往杜邑侯府。”

“那么,相国与尚书呢?”

卫尉摇头。“尚未见现身。不过……”

“有事直说。”

“杜邑侯妃与国舅近日曾进宫觐见太后,太后还召见了太傅。”

“是吗,杜邑侯妃与太傅原就是太后的人。”皇帝点点头。“暂且无妨继续盯着。”

“遵命。”

“善尚,准备妥当了吗?朕要出宫。”眸中神色晦涩,看不出表情。

第4章(1)

更新时间:2017-06-07 20:00:04 字数:6681

“把这些柴薪搬到柴房,那几担豆子跟干果子还有米粮则搬到厨库去。小心点,豆子都掉出来了。”院中一副小厮装束,约莫十四、五岁的少女,一边抬起手臂擦拭额头上的汗,一边指挥着几名面带菜色的汉子,小脸上还残留一些稚气,脸上肌肤因为日晒而闪现蜜褐色泽。

几名汉子听着少女的指挥,卖力干活。少女转头,看到坐在堂檐下捡理菜叶的两名丫头正把菜梗丢到一旁,赶忙走过去,蹲下身,说道:

“哎呀,小荷,这样太浪费了。把菜叶摘了后,这些菜梗用剪子剪成一小段,哪,像这样,都可以吃的,怎么可以丢掉?”

“可是,小姐,莫愁小姐不爱吃这些菜梗,每次都让丢掉。”小荷说道。“是啊,若然姐,那么省做什么。这些菜梗又硬又涩又不好吃,反正莫愁小姐也不爱吃,丢了省事。”对殷若然的节俭,坐在小荷身旁的小红甚不以为然。

“莫愁姐不吃,给我吃。”殷若然鼓着腮帮子,说道:“你们知不知道一斗米都要多少钱了?”

“小姐!小姐!”小红不服气,还待回嘴,听到大门外有人呼叫着。

殷若然转身,快步走过去,就见两名衣衫褴褛的妇人,各带着两个小孩站在那里。

“求求您!小姐!帮帮忙!家里米缸没米,孩子已经两天没饭吃了!”两名妇人一见殷若然,立即扑跪到她脚下,磕着头,拚命哀求道:“我们什么都做!只要一袋不,半袋米就好!求求您,小姐!可怜可怜孩子!”

仆妇赶紧过去要拉开她们,却是怎么拉都拉不动,无奈道:“若然小姐,这两人想找活干,我都跟她们说没有、不行了,却就是怎么都不肯走,一定要见小姐。”

林如是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