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院月+番外(61)

为什麽他们父子一样的可怜?为什麽都这麽倒楣,永远不知道什麽是「兄弟之情」?但他真不敢再生个儿子…皇室裡是没有亲情这回事的。一母同胞的四皇兄从来没有正眼看过他,对他只有敌意。

明明他有个好侄儿,烨哥儿会有个好哥哥。

他终究还是个穷鬼。

「那个热血笨蛋会很伤心。」芷荇从屏风后面走出来,轻轻的叹气,「再说,你只剩下他这个叔父了。」然后就…举目无亲。

不能因为他举止很成熟就忘记了,莫望还没满十三岁…一个孩子。她的确是很敌视慕容皇家,也很想揍这个流氓。但她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难得的,最有人模样,慕容皇家的人。

「…嗯。」莫望轻笑,「我很喜欢十叔叔。不讲的话我都不知道他是皇帝…就像是,叔叔,十叔叔。我相信他会对我很好…说不定把南都封给我,还会把我留在京城裡,捨不得让我走…烨哥儿也很可爱,我的脸变这样了,他都不害怕,笑咪咪的跟我讲东讲西…」赤鸾观外殿儘可随喜参拜,不论富贵贫贱,男女老幼。但是内殿却严令不准男子进入。皇帝那次是例外中的例外,之后就恕不招待了。但终于满五岁的小皇储,却让女冠们实在狠不下心轰他,被流氓皇帝发现了这个漏洞,逢三差五的就把小皇储塞来探望。

如果他点头,那他就不是孤儿了,他终究有亲人。

但他被迫长大了,知道了很多他不想知道,不该知道的阴谋诡计和真相。

「我早就下定决心,要跟我爹一样,镇守边关一生,当个真正的大丈夫。」莫望的笑转苦,声音更轻,「现在更要这样。因为我很喜欢十叔叔和烨哥儿…所以我不愿意姓慕容,也绝对不可以姓慕容。荇姐姐…拜託不要医我的脸。就这样吧…谁也认不出我了。等我好了…我要去幽州,从军。」「说胡话!」芷荇怒斥,「你现在还小不懂事,将来一定会后悔的!…」「不管是安北军的哪个伯伯认出我来…就会有另一个『襄国公』,或者很多个。」他攒紧被褥,「幽州离华州很远,我的脸又成了这样…等我长大了,就更难认出来。荇姐姐,燕云就是我的『南都』,我生于此也一定要死于此,马革裹尸!妳等着,请你们都等着!我终究会磨练好,跟我爹一样!我绝对不会忘记…也无法忘记…」他的眼泪一滴滴落在被褥上,晕出一点点渍印。褐色的被单,点点泪渍像是乾涸的血。

芷荇很轻很轻的叹了口气,良久没有说话。

「好吧。」芷荇澹澹的说,「既然你要割捨得这麽彻底,也不能用原来的名了。我给你取个字,你以字为名吧。」她写了「莫师期」三个字给他,「事实上应该是『莫失期』。不要忘记你的初衷。」之后,莫望痊癒,坚持要走时,芷荇给了他一些盘缠和马匹,掩护着让他走了。只是慎重的将一叠药方交给他,告诉他这些药材都很平常,幽州甚至盛产。他若不想因为旧伤发作成为废人,就乖乖按时服药,一旬一次,可早不可晚。

他戒慎恐惧的按时服药,吃足了三年。

然后才哭笑不得的觉得被那个润美斯文的命妇姐姐给耍了。

明明答应他不治脸上的伤疤,结果三年过去,他日渐长大,疤痕也跟着澹了,到他十八岁的时候,调到华州为某营守将时,面容光滑,看不出一点曾受过重创的痕迹。

害他上阵杀敌还得戴面具,不然会被小看。不过安北军的军头伯伯们,却没人认出他过。

或许是他将达弱冠之年,面容与少时迥然不同。也可能是荇姐姐动了什麽手脚…虽然她坚决不承认。但也可能是,一个小小的守将,不值得注意。

但的确如他所愿,镇守燕云,累积战功直到成为镇国大将军,被称为「小莫将军」或「玉颜将军」。

他倒是老要人叫他鬼面,对自己太好看的容颜很不满意。没事的时候,擦完自己的武器,还会仔细擦拭那个挺威武狰狞的恶鬼面具,很是爱惜。

可惜谁也都当没听见,从来没人这麽叫过。

深院月 之六十八

御驾亲征的政德帝即将班师回朝。

他来得乾脆,去得更乾脆。探完莫望后,还红着眼睛的皇帝立刻宣佈三天后回京,什麽宴都不要,只和燕云诸将领立饮了一杯酒,就赶他们各自回驻地。

只给人三天时间准备回朝,他带来的御林军和京军脸都黑了。当初政德帝把家底淘乾,京城大唱空城计,全让他拉来了。四五万的大军,当初整备好出发,花了十天。

现在还有伤兵和敞开来佈防的问题,皇帝只给三天收拢部队。

只有暗卫营泰然自若,早被耍惯了…他们老早就把行李打包得差不多。这就是老人(不是说年纪老)为什麽可以摆老的缘故…太了解头子了,早已未雨绸缪耳。

这人说风就是雨。三郎无奈的暗歎,平静的报告和北蛮交涉的过程。这事没这麽简单,烦琐複杂。北蛮诸部各有各的意见,自己还在打架吵嘴,他还得居中调停。

他暗忖没有这麽快就能回京,反正他那个暂时了好久好久的钦差御史就没卸下过,名分上是可以继续留在燕云处理,看皇帝这麽颓丧,想来莫小公子是不肯认了…这个热血流氓大概也会希望他多留些时候,好让荇儿一併留下,将莫小公子治好。

不知道为什麽,他对皇帝生气总是气不长。

皇帝眼眶还有点红,无精打采的扔了一个折子给他,「喏,任书。」三郎狐疑的看他,打开折子…然后睁大眼睛。

皇帝将他任命为「燕云节度使(代)暨钦差御史」。正三品。

这个任命很微妙,最微妙的点就是两个都是临时职。大燕朝不轻封节度使,因为这是个军政民政一把抓的职位。大燕传世至今,是最容易出毛病的职位--太容易养人野心了。

后来即使封了节度使,也是三年一任,必定升降,连任是不可能的。通常是有天灾人祸后需要一个够份量的总坐镇才会封节度使。

但皇帝封给他的这个节度使,却是「代」,也就是暂替,可皇帝不可能派其他人来接这个「燕云节度使」。这个「代」的微妙就是,代多久是皇帝说了算,跟吏部没有关係。

对三郎而言,资历上却是「翰林外放」,不管是知事郎还是总知事,名位上都隶属翰林院。

也就是说,他在燕云不但军政民政一把抓,还可代天巡狩,权力简直是无限大了。而且会待很久,等回京时,他恐怕立刻就得入阁拜相。

「皇上,您确定吗?」三郎皱起眉,「这任令不妥…」「这是最妥的任命了。」皇帝叹气,「三郎,不差啦。你好歹还有个缓刑,燕云儘可让你鬆快几年…难道你想回京去跟老冯家打交道?北蛮交涉、燕云军政民政统合…你会很忙,但会忙得舒心快意。这是咱们国门,三郎你先看好了。试着淘摸几个不错的苗子,不要管门第了…会打的老军阀只会拥兵自重。有本事就拿自家钱养兵去自重,不要花大燕的军饷。

「制度、律法。算了…我跟你讲这干嘛?这你比我还讲究。燕云崩大燕就没了…不託给你我託给谁?这次是救急,但哪能救得长久?」三郎皱眉考虑了一会儿,「皇上,节度使真不能轻封。咱们早商议过了不是?襄国公之前逼那麽紧我们都没鬆口。这个口儿开下去将来就难办了…会出毛病的。顶多您让微臣『代参军议』,臣早领有御史钦差,其实也…」「份量太轻了。」皇帝摇头,「这样你累积资历根本就没什麽意义。我想通了。王熙那种货色都能当首辅,凭啥你不行?开玩笑。反正他妈的我就是昏君,你这佞臣的名儿也跑不掉。乾脆干发大的!趁机把天高皇帝远的燕云给料理好了。北蛮子这问题你也得抓紧,燕云咬着回纥尾巴,必要的时候围魏救赵,懂?」这样就能一次性的把两个缺口补起来。给他争到更多时间,好好的把内政理一理。

染香群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