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效应+番外(10)

作者:任不然 阅读记录

“不会有人什么都不需要。你放心,如果她什么都不需要,她不会活在这个世界上。”

说完扬长而去。

国庆假期最后一天,赵略接到孟寿堂的电话,说是请她一叙。她拿不准“叙”的是什么。孟家像一口潭,深不见底。孟寿堂是这口潭的缔造者。

到了孟家,照例是先吃饭。

饭桌上只有孟沛霖和孟沛旻,以及孟家的女主人梁佩佩。以往来孟家吃饭,梁佩佩都是一个点缀,这是赵略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看到这位女主人。

她是一个像湖水一样的女人,又轻又柔,无声无息,又带着只可远观之感。梁佩佩大概五十岁出头,保养得很好,只是整个人都涂上了一层深深的憔悴感。见到赵略,她只是冲她点点头,又嘱咐厨房做一道清炒虾仁,又对她说:“上次见你蛮喜欢吃这道菜,这次多吃点。”

赵略笑笑,感到一种压力。

饭桌上并不轻松,孟沛霖吃饭很挑剔,一会儿嫌菜有油嚆气,一会儿指挥做饭阿姨为她多做一道甜点。孟沛旻早熟的眼神掠过她,对他说:“大哥,我也想赵姐姐吃的甜点。”

梁佩佩制止住小儿子:“不可以,牙齿会坏掉。”

趁着母亲和哥哥不在饭桌上,孟沛旻问她:“赵姐姐,你以后会住我们家吗?”

赵略觉得别扭,她看着小孩的眼睛,道:“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住在你家。”

孟沛旻眨几下眼睛,恢复了小孩子样的眼神,嗲声嗲气地说:“赵姐姐你还吃吗?不吃的话这些好吃的可都归我了哦。”

孟寿堂的秘书请赵略去书房。即使没看到孟沛旻,她也感到小孩儿的眼光黏着她上了楼。

孟寿堂的书房是孟氏实际上的“总裁办”。屋子阔而空,一面窗正对着竹林,窗边是一张硕大的桌子。孟寿堂坐在桌子后的太师椅上。赵略拿不准自己要坐在屋子中间的沙发上,还是桌对面的那把和孟寿堂一样的太师椅上。秘书已经为她指明了去处:“赵小姐,这里。”

赵略只能硬着头皮坐在那把太师椅上。椅子大,她的后背靠不到椅背,感觉空落落的。

孟寿堂颇慈爱地看着她:“回来还习惯吗?”

赵略点点头:“习惯的,国内这些年发展很快,研究环境和在外面时没什么差别。”

秘书给她端来茶,孟寿堂示意她喝:“尝尝,沛初新送给我的茶,说是明前的。”

赵略依言喝了一口,斟酌道:“我不太懂茶,好茶给我喝就是暴殄天物。”

孟寿堂话锋一转,道:“你觉得我这三个孙子怎么样?沛霖最不像我,像他奶奶,性格宽厚,人都说慈不掌兵,但是企业发展到了一定的体量,是需要一个这样的掌舵者。沛初像我,好的地方像我,不好的地方也像我。沛旻还是个小孩,但应该也是个好苗子。”

赵略心里“腾”地跳了起来。孟寿堂身上自带一种压力,这种压力令她喉咙发紧。她硬着头皮说:“您教出来的,都不差。”

孟寿堂突然眯起眼睛,隔着桌子看她。秘书已经出去了,屋子里有钟表的声音,滴答滴答滴答滴答。

赵略把眼睛放在茶杯上,生出一股想摔门走人的气来。就在她忍无可忍之时,孟寿堂开口道:“沛初跟我说想收购普渡,想做原研药,你学这个专业,又在国外的大厂工作过,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屋子里钟表的滴答声好像变弱了,赵略轻咳一声,道:“我们国家的原研药比例较低,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校。但是随着药企实力的增加,国内已经有一些企业开始投入和研发,而且目前在国外市场已经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其中百济神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其实当下发展原研药对中国药企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首先是政策支持,其次,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当前已经非常成熟,能大大缩减研发时间和投入。就像君石生物的研发,他们就是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来做的。普渡先前有一定的基础,创始人田总有计算机基础,手底下的人在计算机辅助药物方面也有优势,普渡有一款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已经在进行理化特性研究,后续再进行体内外筛选,然后进行临床实验就能进入市场。”

一口气说了很多,赵略觉得自己有些上不来气,她喝了口茶,接着道:“而且随着人类寿命增加,癌症慢慢成为一种慢性病,更多患者依赖药物而非放化疗。更主要的是,很多国外药企已经不再把中国市场当成是增量市场,而国外的药企也遇到一定程度的融资寒冬,这种时候,中国药企走出去寻找新的增量市场可能是一个出路。”

“当然,我就是一个普通的研究员,后面两点是我的一个感受而已。”

孟寿堂没说话。赵略心里轻快不少,心说自己的任务算是完成了。侧耳凝神,听到窗外竹林的萧萧声。房间大,风过竹林的声音被放大,赵略几乎沉醉在这竹林声里。

第十二章 我们这样的人

孟沛初知道了孟寿堂已经找了赵略,但他不知道怎么开口问她。张璧影的那句“我们这样的人”多少有点令他黯然。

张璧影说的是事实——“我们这样的人就是因为什么都没有,只有钱,所以把钱看得什么都重。”

他不这样认为,但也无力反驳。至少目前,他所拥有的,也只是一点点钱。他能看出来赵略对他们“这样的人”的轻视。这和她的经历有关,也是她的性格。尽管他和她相处的时间不长,但他已经认识了她好久。

普渡的田凯文发来微信告诉他孟氏让他准备资料,接下来可能要评估收购可能。

孟沛初看着屏幕上的“好事将近”四个字,有些愣怔。他打了几通电话,索性抽出办公桌底下的小床,蒙头睡了起来。

午间是他雷打不动的午睡时光。虽然电话里都不是什么好消息,但真的为了这件事而难过,他也做不到。类似的事情多了,孟沛初多少已经有些平静。

一觉醒来,手机里先乱了套,有心腹下属的电话,有田凯文,还有孟寿堂的秘书。孟沛初心里大概有了数,先给孟寿堂的秘书去了电话,又给心腹下属交代了几件要做的事。

晚上六点,田凯文和普渡的几个创始人都被请到了大学城附近的那家火锅店。

田凯文一进门,看了一圈坐着的人,对孟沛初道:“赵师妹没来?她不是在这儿上班?”

田凯文手下的人已经起了哄:“还没见过田总对什么人这么上心。”

孟沛初心里泛起一点微妙的不快,又看到田凯文已经出门打起了电话。

隔着雕花屏风,孟沛初只能看到田凯文的嘴在动。一会儿之后,田凯文才回来,同屋里的同事解释道:“我一个师妹,也是Z大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同行,和孟总家是世交。”

“她人很文静,来了你们可别瞎起哄。”

一伙人不免更加嬉闹起来,一个说:“以后田总和孟总是一家人。”另一个说:“不用以后,现在就是。”话题从男女关系渐渐过渡到收购。普渡拿到了钱,孟氏收获了声誉和可预见的未来,所有人都乐意看到双赢的生意。输的只有孟沛初。

下午孟寿堂的秘书打来电话,说是让孟沛初一周内交接好收购的前期资料,总部要进一步评估。

赵略进来的时候,一行人已经吃的七七八八。

孟沛初看到赵略站在包厢门口,走廊的灯照亮她的脸,黑而幽深的眼睛。饭桌上有人看到她,目光像被烫了一下。孟沛初不动声色地挡在众人的目光前,拉她到过道,道:“实验室忙完了。”

不是疑问句。

赵略怀疑自己进错了包厢,但看到孟沛初,心里定了,说:“对。正好我这里有一个肿瘤药物靶点实验的申请书,可以给你和田师兄看一下,可能和普渡的方向很一致。田师兄说见面说,收购的事儿敲定了?”

上一篇:当时别后 下一篇:立海修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