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恋爱脑的世界做女帝+番外(171)

作者:橙汁感谢 阅读记录

其实柳暗花那么贵,一般的百姓,根本碰都碰不到,倒是那些达官显贵,更容易被找上门。

毕竟贩卖这些东西的,都是要赚钱的。

可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达官显贵,都是大庄的子民,身为皇帝,有护佑子民,让他们免受此等苦难的责任。

所以皇帝这话说的还是非常真情实感的。

接下来就是细数先帝当时是怎么拔除恶疾,一点点为这片土地恢复清明,让百姓们过上安稳日子的。

反正就是一顿夸,等百姓们都开始感激先帝的时候,再说了一下石炳生他犯的罪。

如果没有他,石晓晓不可能嫁入王府,自然不可能接触到申王。

而且如果没有他,石家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即将没落的寒门,怎么可能会有人提供柳暗花给石家人?

再说了,有句话说得好,子不教父之过,石炳生乃是石家的家主,他岂能在族人做错事的时候,独善其身。

这些话其实落在沈玉耀眼中,都有点儿强词夺理。

但是落在古代人眼中,就是合情合理,因为他们就是如此的看重宗族,看重一家这个概念。

一家就是一个整体,荣辱与共。

被贬官的石晓晓亲生父亲,反倒从这件事里隐身了,甚至都没记得,他还活着。

最后皇帝给石炳生的判决,是革职,永不录用。

之前还嚷嚷着要让皇帝将好官石炳生给放了的百姓,在听完圣旨后,话锋一转,直接开始歌颂皇帝真的十分的仁德。

石炳生犯了那么大的错,皇帝没有杀他,只是将他革职。

却不知道,这件事里,石炳生已经失去了所有,他没了功名,也没了名声。

因为皇帝将他直接钉死在了耻辱柱上,他没有管理好石家,没能做到明察秋毫,给整个石家带去了难以磨灭的耻辱。

圣旨下达的第二天,之前在京城中到处宣扬的声音就不见了。

以后也不会再出现。

短短四五天,舆论大反转,沈玉耀看了一场皇帝布置的杀局,皇帝的对手,想要捞一把石炳生的人,输的遍体鳞伤。

石采文用去合川为代价,求她不要让石家沦落到郑家一样的下场。

沈玉耀做到了,当时她还觉得石采文想太多,石炳生犯得那点儿事,怎么可能跟郑家比。

她同样想过皇帝可能会鸟尽弓藏,但她没想到,后续会发生这么多事。

沈玉耀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朝堂上的大臣,他们是被裹挟着前进的。

很多时候,他们做的事情不是他们自身意愿,而是一个利益群体的意志。

就好像此次石炳生的事情,若光是石炳生自己,他肯定不会煽动百姓。

他既然选择直接将石晓晓爆出来,那就是已经做好一切准备,不打算挣扎了。

是外面的人在自作主张想要帮他,结果弄巧成拙。

一切尘埃落定,沈玉耀再次站在了皇帝面前,皇帝又问她,“这件事,你打算如何处理?”

皇帝希望沈玉耀能明白下手要狠,手下留情会后患无穷的道理。

“按照父皇的旨意便是。”

“你觉得不好?”

皇帝有些惊讶,他还以为看到有人煽动民意,逼迫君主的时候,沈玉耀会很不高兴。

没有人喜欢被别人教做事,更不要说还是被别人强逼着按照他人的想法去做事。

为帝者更是如此,说一不二的皇帝,更不可能任由一群不敢露头的鼠辈指挥。

但是沈玉耀一点儿都不生气,甚至还觉得他做的不太对?

沈玉耀点点头,“利用百姓的人,不止是对方。”

皇帝不也在煽动民意吗?只不过他用的方法更加光明正大。

从始至终凑没有人真的在乎过百姓的想法是什么,贵人们只知道,自己需要百姓们想什么。

如此肆意妄为的操控百姓,让百姓如同傻子一样,在他人划出的范围里打转,沈玉耀看了很不舒服。

皇帝眯着眼,看了沈玉耀一会儿,最后叹口气,“玉阳,你会被百姓拥护,但你永远不是一个好皇帝,也不会成为让人交口称赞的皇帝。”

因为沈玉耀的想法,和大多数高官显贵格格不入。

她竟然,会将自己放在百姓的位置。

要不是确定沈玉耀没被人冒名顶替,皇帝几乎都要以为站在他面前的不是真正的沈玉耀,而是一个原本是平民的人。

沈玉耀沉默了,如果将百姓视作棋子,视作可以随意摆布的宠物,才能做一个好皇帝。

那她确实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也永远不可能成为合格的皇帝。

“但父皇很欣慰,玉阳,你很好。”

皇帝笑了,如果每一个继任者都只走前人走过的路,那就是无能之君。

因为没有自己的脑子,那迟早会被大臣架空,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清楚的人,如何拥有明确的目标,去治理整个国家。

“但你要记得,治大国如烹小鲜,一定要谋定后动,逐步施为,切忌急躁冒进,不然则如空中楼阁,毫无根基,轰然倒塌。”

皇帝什么都不担心,就是担心沈玉耀步子迈得太快,沈玉耀的脑海里有太多新奇的东西了,她对这个国家有很多很多的期望,恨不得马上实现。

但这么大一个国家,哪儿能说动就动啊。

每一次大动作,都意味着死亡与新生。

沈玉耀直视皇帝满是期待的眼眸,重重点头,她已经明白了,为君之道究竟该怎么走。

皇帝欣慰的笑了,他眼角的皱眉已经很明显,眉间门更是有了深深的两道印记,整夜不眠导致他眼下青黑一片,食欲不振让他变得瘦弱惨白。

他身上已经有了沉沉暮气,就像是生命力即将耗尽的朽木,很快就会失去最后的光泽。

新阳元年,四月初一,新船建成,工部侍郎朗沪宁上书,请太女莅临造船厂,观海船出海。

沈玉耀允,初三日,携禁军三百余名,宫人数十人,以及属官一人,至芦苇县。

自从被沈玉耀带到京城,就在石家成日里读书习字的邢三娘,一直到石家骤然轰塌都还处于懵懂状态中。

等她适应了京城一个大官被革职的消息后,突然摇身一变,成了东宫属官。

她竟然就从一个乡下土匪,变成了人人艳羡的东宫属官,直接效命于太女殿下了!

那位曲七姑娘是真的没有骗她,她到京城去,有大造化啊!

出行第一日,邢三娘就耐不住的炮去找曲七姑娘,她想着曲七姑娘上次就负责去造船厂,这次肯定也会去!

然后就被一脸无语的元石陆,带到了太女车辇前。

“殿下,邢教习寻您,末将已经将人领来了。”

东宫一个平平无奇的武学教习,从七品,这就是现在邢三娘的官位。

若不是因为邢三娘是沈玉耀看重的人,再加上曾经教过邢三娘几日,元石陆肯定会直呼其名,而非以职位相称。

毕竟从七品到正三品,中间门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的多。

于三打开车门,掀开车帘,看了眼一脸迷茫的邢三娘,点点头,“殿下让她上来。”

于三怎么在这儿?难道于三其实是殿下的婢女,上次跟着曲七姑娘,是殿下的意思?

邢三娘脑子有些转不过来了,因为她想到了一个让她不敢相信的可能。

那就是,曲七姑娘就是太女殿下!

而她,入京一个月,丝毫没有发现此事!

等邢三娘上车,发现熟悉的“曲七姑娘”坐在软塌上看着她时,邢三娘心里一惊。

她是真的傻!

邢三娘可算明白,为什么每次她跟石二小姐打听曲七姑娘的事时,石二小姐都是用很奇怪的眼神看她了。

可恶!就不能有个人提前告诉她吗!

也怪她一心就知道努力学习,早日入太女殿下的眼,竟然完全没有想过去外面打听一下,曲家有没有七小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