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恋爱脑的世界做女帝+番外(183)

作者:橙汁感谢 阅读记录

如果沈珉玥说的是别的事,这些大臣有一百句话来等着她,反驳她。

她若自辨,这些大臣也能找出一百个借口来给她泼脏水。

但她提了前朝。

前朝灭国,本朝方能建立,当以史为镜,自查自省,如果重蹈覆辙那就是后人太过蠢笨了。

而佞臣之名,无一个臣子敢担,他们只能赶紧请罪,先把沈珉玥反手泼给他们的罪名洗净。

看史书还是有用处的,沈珉玥见这些大臣服了软,心里松了口气。

“臣等不敢!”

态度最激进的那一批大臣已经服软了,他们不可能此刻还顺着沈珉玥的话去说,只能跪地请罪。

第91章

朝堂上最不缺的就是一波又一波的人,有人倒下,自然就会有人站起来。

而且再来发难的,就不是那些乌合之众了。

既然是有关田地改革,必定是要牵扯到户部的,户部尚书蔡有志率先开口,他的态度很谨慎,没有上来就反对或赞同,而是想请沈玉耀将折子给他看看。

因为这两个政策并不是沈珉玥自己想起来的,那折子是昨天晚上,沈珉玥对这两个政策的想法。

她就像是拿着答案想过程,写出来的解题过程有些地方过于想当然。

蔡有志为官数载,沈珉玥的折子到他手时,他粗略看一遍就能挑出不止一个毛病来,可无论毛病再多,这份国策,亦是上上之选。

大庄百废待兴,各地百姓急需休养生息,这种情况其实和摊丁入亩政策实行时的清朝有的一拼。

而一条编法,又名一条鞭法,本质上只是给摊丁入亩来打基础的,此刻沈玉耀让沈珉玥一起拿出来,无非是为了为骨架填充血肉,让它变得更加具体,难以反驳。

蔡有志这一看就看的时间有点儿久,在他身侧的于数已经非常的好奇了。

真的很想看一眼!蔡老头你到底看完没有啊!

于数几次欲言又止,他如此客气,自然有不客气的人。

“无论是什么国策,也应先与尚书和国相们商量,随后再呈给殿下,六公主此举,不合规矩。”

陈明很想看看上面写的什么,也好让他尽快找到可以攻击的点,但是他不敢从蔡有志手里抢东西。

于是开始没事儿找事。

沈珉玥简直不想搭理陈明这个老混账,但是对方目前还是一个高位官员,堂堂御史,不搭理对方显得她心虚了似的。

沈珉玥皮笑肉不笑的看了陈明一眼,“请殿下降罪于臣,臣见诸位大人吵嚷不停,为国心切,未免耽误政事,在早朝上直接将折子拿了出来,太不合规矩了。”

沈珉玥的话,看似是在请罪,实际上是在嘲讽群臣不务正业。

能站在朝堂上的大臣没有一个傻子,他们都能听懂沈珉玥的言下之意,只是有人装疯卖傻,假装听不懂,有的则两耳不闻窗外事,只当沈珉玥在说别人。也有如陈明这种,明明吵架的人里没有他,却偏偏要对号入座,认为沈珉玥是在侮辱他的奇葩。

陈明冷哼一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殿下,臣要参六公主嚣张跋扈,昨日将一国子监学士扔出学堂,那位刘学士考中进士后便入国子监教书育人,十几载光阴,没有功劳亦有苦劳!六公主不分青红皂白,便将人直接从学堂中扔了出去,让刘学士成为京城笑柄,羞愧欲死,还请殿下为刘学士做主!”

陈明本来不太想今日弹劾沈珉玥,沈珉玥的举动究竟是因为什么,还待详查,毕竟是宗室女子,名声重要,不能轻易攻击。

但谁曾想到,沈珉玥在早朝竟然拿出什么摊丁入亩之政,听听那政策是什么内容!丈量土地,将丁税并入田赋!

家中田地多的要多缴税,家中登记在册的人口多的要多缴税。

在朝堂上站着的这些大臣,哪个家中田地不多,哪个家中人口不多?

这就是伸手从他们的口袋里往外掏钱!他们能同意才怪了!

“殿下,刘学士此次去女子学堂教书,亦是受人之邀,他一时好心,赴约前往,大概是做梦都没想到,自己毕生名声会毁于一旦!六公主直言他不配为人师表,若是任由六公主一言断人未来,那怕是要寒了天下有名之士的心啊!”

“没错,还请殿下明察,替民做主!”

沈珉玥想过她拿出这个折子会受到一波波的攻击,但她没想到,这攻击会来的如此之快,一波接一波,根本不给她喘息的机会。

这群人,看到三言两语不能扳倒她,就开始想着法子的挑毛病了!

沈珉玥眼底闪过一丝冷光,张嘴又要为自己辩白。

沈玉耀抬手制止了。

“闹够了吗?闹够了,就好好看看摆在你们面前的国策,告诉孤,此策是否能实行,会遇到什么困难,又该如何解决,最后会给大庄带来什么改变。”

沈玉耀是真的不想听这群人在这里说一大堆废话,那些废话除了攻击别人以外,有任何作用吗?

陈明没想到沈玉耀会直接避重就轻,他们在弹劾沈珉玥!不是在胡闹!沈玉耀怎么能用如此轻慢的态度对待御史言官!

“殿下!六公主此举不妥,若不加以惩戒,恐会有损皇室威名啊!”

“陈御史。”

沈玉耀起身,这个动作让心不在焉的大臣们不自觉的看向她。

想要看看太女究竟要干什么。

沈珉玥同样看着沈玉耀,在众目睽睽之下,沈玉耀拿起放在一旁的宝剑。

那是皇帝佩剑,挂于朝堂之上,名为镇国剑,寓意震慑四方,镇国安邦。

相传高祖的剑便是镇国剑。

高祖的那把剑已经被葬入皇陵,但是这个名字,却给一把平平无奇的剑,赐予了不同的含义。

“殿下!”

余柳不禁开口喊了一句,想要阻止沈玉耀,那剑不能随便乱摸啊!

沈玉耀冲他摇摇头,表示她心中有数,并非胡闹。

“高祖是从马上得来的天下,靠手中三尺青锋,拼来的天下,这才是皇室的威名!而你们,一个个站在朝堂上,靠的是寒窗苦读多年,是脑子里的智慧,不是靠一张巧舌如簧的嘴!”

沈玉耀反手抽出宝剑,多年未曾用过的宝剑,剑锋依旧寒光凛凛。

一看便知锋利非常。

朝臣们不禁放缓了呼吸,那把剑抽出的瞬间,就像是高祖皇帝站在他们面前。

一些老臣还能记得高祖的模样,不禁泪湿眼眶。

“建国三十载,大庄历经风霜严寒,方有今日之景,但这远远不够,大庄现在还没有前朝盛年一半强大,我们的人口,国税,增长速度十分缓慢,你们想过是因为什么吗?难道是因为你们还不如前朝的蠢材佞臣?”

沈玉耀说罢,剑尖直指陈明,“陈大人,你来说,我大庄到底为什么追不上前朝?”

陈明还是第一次在早朝上,被人拿剑指着说话的!

他知道沈玉耀不会杀他,也知道那把剑没有任何的危险,但他还是会害怕。

那是人暴露在危险之中,本能的惧怕。

他惧怕那把剑会将送他上路。

同时也在惧怕持剑之人,他不够信任持剑者,认为自己答得不好,持剑者可能真的会给他一下。

这真是太荒唐的一幕,满口为国为民的大臣在剑下瑟瑟发抖,年轻的储君在百官面前,拿剑指着他们的良心,问他们为什么大庄的步伐会变慢。

而满朝文武,竟无一人能给沈玉耀答案。

他们其实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他们清楚的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他们还是选择去走错误的路,因为他们心中的欲望。

片刻的寂静让人的呼吸声都变得沉重刺耳,沈玉耀嗤笑一声,归剑入鞘。

“孤相信诸位大臣不会让高祖失望,亦不会让孤失望,蔡尚书,你觉得这张折子上的国策,能否被采纳?”

一直在反反复复看折子的蔡有志面对询问,经过深思熟虑,点了点头。

同类小说推荐: